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1983年3月-1991年12月对115例原发性肺腺癌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占同期肺癌手术例的27.3%,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0%,5.4%;21.8%;全组无手术死亡,作者分析讨论了其独特的临床特点与影响预后的因素,认为肺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为了提高远期疗效,应重视早期确诊,尽早手术,N2淋巴结的彻底清除以及术后配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1978年3月至1988年3月我院共收治宫颈腺癌患者50例,Ⅰ期18例,Ⅱ期30例,Ⅲ期2例,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6.7%、0。采用放疗与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48.3%,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70.6%,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病理分级,有无盆腔淋巴转移均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术中化疗对贲门腺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1980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手术治疗贲门腺癌404例,切除342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3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38.5%和20.8%;1987年以后随机选取贲门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化疗4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46.8%和29.8%;术中化疗5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3.0%和38.9%。结果显示:术后化疗的3、5年生存率虽高于单纯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化疗的3年、5年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临床病理分期研究显示:对临床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腺癌,术中局部注射加全身化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手术治疗的肺鳞癌与腺癌预后差异的原因。方法1990年12月~1994年12月间以根治性放疗为主的非手术治疗177例肺癌(鳞癌125例,腺癌52例),采用Kaplan-Meter计算方法和Cox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鳞癌和腺癌的生存率、肿瘤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年和2年生存率,肺鳞癌为80.3%和44%,显著高于腺癌的55.4%和17.2%(P<0.001);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肺鳞癌为79.5%和43.4%,肺腺癌为54.3%和27.6%(P=0.007);1年和2年无远处转移率,肺鳞癌为86%和73.9%,腺癌为62.8%和22.9%(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类型在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三项指标中均有显著差异(产均<0.01)。结论在非手术治疗中,肺鳞癌较腺癌患者预后好;预后差异的原因在于鳞癌局部控制率高而远处转移率低。  相似文献   

5.
肺部罕见恶性肿瘤——癌肉瘤:附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79年11月~1992年9月间共收治肺部恶性肿瘤病人4251例,其中癌肉瘤15例,仅占同期肺部恶性肿瘤的0.35%。15例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9岁~76岁,平均年龄55岁。手术方式:全肺切除6例,肺叶切除8例,行剖胸活检1例。15例中,鳞癌混合纤维肉瘤4例,鳞癌混合软骨肉瘤1例,鳞癌混合多形细胞瘤1例,腺癌混合纤维肉瘤7例,腺癌混合软骨肉瘤1例,未分化小细胞癌混合软骨肉瘤1例,均经病理切片证实。手术并发症:15例中1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出现持续性高热,经积极治疗,2例均痊愈,无手术死亡。随访结果:1年生存率66.7%(10/15),3年生存率53.3%(8/15),5年生存率42.9%(6/14),7年生存率2/7,术后生存最长时间达8年1个月。作者对肺癌肉瘤的组织来源、病理与临床表现关系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全肺切除治疗肺癌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肺吕的手术疗效,对61例全肺切除术治疗的肺患者进行了分析,占同期肺癌外科手术治疗的18.2%,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38例,占62.3%。。手术死亡率1.6%,术后并发症6.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29.1%、10.3%,9列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无1例生存3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7例经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5%、51.9%和22.2%,治疗后5年内约有76.9%的病人死于肿瘤局部未控、复发或远处转移,影响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其临床分期、肿瘤外侵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根据本文结果,笔者认为食管腺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肺腺癌基本相似;其发生与Bsrrett's食管可能无明显关系;对于较早期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后如何配合有效的放疗和化疗仍是提高原发性食管单纯腺癌疗效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自1990年5月 ̄1995年4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肺癌123例。鳞癌4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16例,其他12例。手术切除110例(89.4%),术后并发症24例(19.5%),死亡1例(0.8%)。5年生存率32.3%(10/31)。体会: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肺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自1990年5月~1995年4月,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肺癌123例。鳞癌47例,腺癌43例,小细胞癌16例,其他12例。手术切除110例(89.4%),术后并发症24例(19.5%),死亡1例(0.8%)。5年生存率32.3%(10/31)。体会: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老年人肺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6例宫颈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45.3%、28.6%、20.4%、18.8%。临床分期、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及治疗方法对预后影响明显,手术范围对预后无影响。作者认为:宫颈腺癌的治疗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且手术方式宜选择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后配合根治性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ROS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immunohistochemical, IHC)检测332例肺腺癌组织和55例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ROS1蛋白的表达,分析ROS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ROS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332)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S1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肺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吸烟史及TNM分期有关( P<0.05),ROS1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和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年复发率分别为30%和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OS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ROS1对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和复发转移有一定影响,检测肺腺癌患者ROS1蛋白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联合奈达铂(nedaplatin,ND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93例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疾病进展时间(PFS)、1年及2年生存率,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9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0.0%),部分缓解48例(51.6%),稳定26例(28.0%),进展19例(20.4%),客观有效率(RR)为51.6%,疾病控制率(DCR)为79.6%,中位无进展时间(mPFS)为6.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为1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2%、2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有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肺腺鳞癌54例外科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赫捷  张汝刚  汪良骏 《癌症》2000,19(5):458-459,467
目的:总结探讨肺腺鳞癌切除术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SPSS软件建立肺癌病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中54例肺腺鳞癌的统计资料作进一步的理论及预后分析。结果:54例肺膛癌中,周围型42例,占77.78%,有淋巴移者26例,率为48.15%(26/54),切除淋巴总数579枚,有转移淋巴结115枚,转移度为19.89%(115/579)。根治性切除者42例,姑息性切除者12例。5年生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5例经放疗和化疗方案为"TP"或"GP"治疗无效或失败的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250 mg次/,口服,1次/d;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10例,进展9例,有效率24%,疾病控制率64%,中位生存期5.2个月(1~18个月),1年生存率52%;主要毒副反应是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腹泻和恶心,多为Ⅰ~Ⅱ度。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有一定疗效,安全易耐受,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膀胱腺癌(附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效果。方法 12 例脐尿管腺癌中,7 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15 例原发膀胱腺癌中,11 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膀胱腺癌总的5 年生存率25 .9 % 。脐尿管腺癌中,7 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者,无一例局部复发,12 例中有4 例生存5 年。原发膀胱腺癌的治疗主要为膀胱部分切除术,生存5 年者3 例,局部复发4 例,均在原肿瘤部位。1 例原发膀胱腺癌皮下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和2 例脐尿管腺癌肺转移患者经化疗 放疗后分别生存24 ,28 和60个月。结论 脐尿管腺癌宜采用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原发膀胱腺癌宜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对复发转移患者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吉非替尼治疗放化疗失败晚期肺腺癌患者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单药治疗放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Ⅲb或Ⅳ期的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单药25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23.5%。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和恶心呕吐。[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放疗或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对晚期肺鳞癌与肺腺癌治疗疗效差别,为临床上晚期肺癌的化疗药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肺鳞癌组36例与肺腺癌组34例分别接受吉西他滨(1000 mg/m2)加顺铂(75 mg/m2)化疗,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鳞癌36例和腺癌组34例均能进行临床评价。鳞癌组中部分缓解(PR)14例(38.9%),稳定(SD)16例(44.4%),进展(PD)6例(16.7%),有效率(RR)为38.9%,疾病控制率(DCR)为83.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5.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7.2%(17/36))。腺癌组中PR 11例(32.4%),SD 18例(52.9%),PD 5例(14.7%),RR 32.4%,DCR 85.3%,中位TTP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32.4%(11/34)。结论吉西他滨对肺鳞癌与肺腺癌的疾病控制率相近,但对鳞癌表现出比腺癌更高的生存时间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培美曲塞维持化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始至今收治的伴有EGFR基因19或21外显子敏感突变的IIIb-IV期肺腺癌患者,一线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后同药维持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EGFR基因19和/或21外显子敏感突变的IIIb-IV期肺腺癌患者一线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药维持治疗,完全缓解(CR) 0例,部分缓解(PR)6例(60%),稳定(SD)4例(40%),疾病控制率(DCR)10例(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12.0个月(95%可信区间:7.60~16.30),1年生存率100%。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疲劳乏力、神经毒性,安全可耐受。结论: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培美曲塞维持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肺癌术后行肺动脉灌注化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肺动脉灌注化疗与外周静脉化疗用于中、晚期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90年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PAI组于肺叶切除后行选择性肺动脉灌注化疗;Ⅵ组则于手术后行外周静脉化疗。结果:PAI组共化疗215疗程,平均4.8疗程;VI组化疗195疗程,平均4.3疗程。PAI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77.8%和47.4%,VI组则为82.2%,53.3%和20.5%,两组间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AI组根治手术病例3年局部复发率为12.8%,VI组为35.0%(P<0.05)。PAI组1、3、5RH TLD TF LFTQTJT V YX O 17.8%、20.0%和26.3%,VI组为15.6%,35.6%和51.3%,两组间3、5年血行转移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肺动脉灌注化疗用于肺叶切除后的肺癌患者,能够杀灭和抑制局部微转移灶,减少局部复发和远期血行转移的发生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最主要的肺癌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年轻男性肺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5年生存率不高。本研究结合临床,探讨青年男性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青年男性肺腺癌110例,分析发病年龄、吸烟、p-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手术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男性肺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4.5%,吸烟与非吸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0%和42.6%(P〈0.05);p-TNM各期5年生存率Ⅰ期68.8%,Ⅱ期35.7%,Ⅲ期14.3%,Ⅳ期0(P〈0.01);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与≤3个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和48.1%(P〈0.01)。结论:吸烟、p-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与青年男性肺腺癌的生存情况关系密切。控制青年人群吸烟,术中彻底清扫淋巴结,对青年男性肺腺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