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胸腔积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早产儿;例1为26~(+5)周分娩,出生体质量800 g,于放置PICC后8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片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右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并胸腔闭式引流6天后胸腔积液治愈;例2为29~(+3)周分娩,出生体质量1240 g,于放置PICC后3天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床旁胸部X线片提示为双侧胸腔积液,予以拔除PICC、行双侧胸腔积液穿刺抽液后治愈。根据胸水常规和生化指标,结合病史,例1符合乳糜胸诊断,例2考虑为液体外渗。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胸腔积液较少见,但病因不一且进展迅速;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例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时,使用肺部超声诊断为气胸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新生儿,出生40分钟后出现呻吟、气促等呼吸窘迫症状,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通气。入院20分钟(生后1小时30分钟)后行肺部超声检查提示存在气胸。停用NCPAP改为气管插管、高频震荡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约2小时(生后3小时10分钟)患儿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听诊右肺呼吸音略低,急查肺部超声示气胸加重。予紧急胸腔穿刺,抽出气体约100 mL后患儿呼吸困难缓解,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住院10天痊愈出院。结论肺部超声诊断新生儿气胸具有准确、方便、快捷、无电离辐射,可作为诊断新生儿气胸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430753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X线分析尤静生重庆医药13(6):32~34,1984 作者介绍1例新生儿呼吸困难的X线变化,生后6小时胸正位片见两肺野除左侧肋隔角外,有广泛的,互相融合的斑片状影,右侧密度较高,隐约可见条纹状影。右心缘不清。沿两侧胸壁下部有带状胸腔积液征。隔肌位置较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脓气胸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脓气胸,虽不多见,但易误诊。本文报告5例并分析讨论诊疗体会。临床资料本组患儿除1例系过期产儿生后2小时诊断为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外,其余4例发病时间在生后5~26天,5例均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诉症状。病程3~20天不等。入院前诊断为上感或肺炎。血、脓液及分泌物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葡球菌(金葡萄)4例,大肠杆菌1例。其中2例由挑板牙后感染所致,2例有脓疱疹或脐部化脓感染史。全部病例均用2种以上抗生素(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Ⅱ、利福平等),激素及支持疗法等。治愈3例均采用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而未用胸腔闭式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乳糜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乳糜胸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方法、疗程、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7例新生儿乳糜胸患儿,生后40 min至13天起病,其中1例于产前超声即提示有胸腔积液。患儿均有气促、发绀、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患侧胸廓饱满及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5例有肺部湿啰音。经胸部X线、胸部CT或胸部超声证实胸腔积液,左侧4例,右侧2例,双侧1例。胸水白细胞(150~72 000)×10^6/L,乳糜实验均阳性,血总蛋白、白蛋白均明显降低。7例均予胸腔闭式引流,部分患儿予奥曲肽、红霉素、沙培林治疗,疗程7~48天。5例患儿完全吸收出院;1例好转出院,3个月后随访完全吸收;1例因败血症、肺炎死亡。结论新生儿乳糜胸应早期予以胸腔闭式引流,并联合使用红霉素针胸腔注射和奥曲肽针静脉滴注。难治性乳糜胸经家属同意后可用沙培林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创伤性膈肌破裂少见 ,而合并肾脏损伤所致的胸腔积尿 (尿胸 )更罕见 ,因此常被误诊。回顾 1 981~ 2 0 0 2年收治的 2 1例儿童创伤性膈肌破裂 ,发现创伤性膈肌破裂并尿胸 3例 ,报告如下。例 1 :男 ,6岁。 2 2d前被载重拖拉机轧伤右胸腰部。当时出现呼吸困难并出现血尿 ,外院诊断为“胸部外伤 ,右侧血胸 ,右肾挫伤”并保守治疗。 5d后血尿消失 ,但呼吸困难无改善 ,并胸痛、发热 38℃~ 39℃。反复 5次胸腔穿刺 ,每次抽出血性胸水 30 0ml左右 ,胸水逐渐变淡至黄色。穿刺后呼吸困难减轻 ,不久又复加重。遂转我院。体检 :胸廓对称 ,气管…  相似文献   

8.
乳糜胸(Chylothorax)为乳糜液积存在胸膜腔内,造成呼吸困难,心排出量减少和循环血量不足等,临床上出现气短和呼吸困难。X线胸片见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可抽出大量乳白色液体。我院新生儿病房成立以来共收治2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新生儿乳...  相似文献   

9.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四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是成人及儿童危重病之一。从理论上推测危重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ARDS ,但少见报道。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1 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 4例足月新生儿ARDS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选择胎龄 >37周、有青紫、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的足月新生儿 38例 ,经严格筛选 ,符合新生儿ARDS诊断的共 4例。 3例顺产 ,1例剖宫产 ,1例胎儿宫内窘迫伴羊水Ⅲ度混浊。临床资料见表 1。2 方法 :(1 )诊断参照标准 :1 994年美国和…  相似文献   

10.
宫内发现胎儿胸腔积液 生后呼吸困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乳糜胸是新生儿先天性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常由多种原因导致胸导管及其分支淋巴管破裂,乳糜液在胸腔内蓄积所致。恶性肿瘤所致新生儿乳糜胸极为罕见。该例为国内首例新生儿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合并乳糜胸。男性患儿宫内即发现左侧胸腔积液,出生时窒息,生后以呼吸困难、全身发绀为主要表现。根据胸腔积液常规和生化诊断为左侧乳糜胸。该患儿经过持续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对症支持等多种治疗,左侧胸腔引流量达90~180?mL/d,考虑为新生儿难治性乳糜胸。生后13?d复查胸片提示左上肺野病灶,胸部CT平扫增强提示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可能。尸检证实为后纵隔巨大神经母细胞瘤(低分化型),侵犯C7~T6椎管及附近竖脊肌,肝脏及双侧肾上腺有少量肿瘤组织。考虑纵隔肿瘤为乳糜胸的根本病因。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气胸45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总结1999年1月-2002年4月治疗新生儿气胸45例资料;采用胸腔穿刺,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气胸。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38例,胸腔穿刺6例。静脉留置针停留时间3-10d,胸液引流量0-130ml,复查胸片,被压缩的肺叶基本能复张。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住院时间1h-174d,乎均20.4d。结论 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手段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儿损伤大,容易引起感染。应用静脉留置针头作为胸管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损伤小、不出血、不遗留伤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以下简称G( )球菌)为主,据国内报道葡萄菌始终占首位,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以下简称表葡球菌)有增加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将我院自1981~1984年收治的408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1)具有败血症的症状体征,且血培养为G( )球菌者。(2)一些机会菌,如表葡球菌等,需2次以上血培养为同一病原菌或血与脑脊液或病灶培养为同一病原菌者。二、临床资料 1.发病情况:4年共收治新生儿8792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并非少见,但临床常易误珍。我科新生儿室1978~1986年误诊的新生儿胸腹裂孔疝5例,男3例、女2例,入院日龄3~20天。典型病例:例1,女3天。紫纣2天,足月顺产,哭声响。P140次,R45次。唇组、气促、左肺呼吸音低,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外0.5cm第4肋间。无杂音,腹平软。诊断肺炎、右位心。经吸氧改善心功能抗炎等治疗,症状无缓解。X线胸片见胸腹外下方一椭圆型上线光滑高密度影与隐下腹腔相连,左隔角肠管理人胸腔。心脏右移。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胸腹裂孔M。例2,男15天,呼吸困难4天入院。吮奶时青紫。T37℃、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急性危重症患儿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住院治疗并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的63例危重症患儿相关临床和超声检查资料作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急诊床旁彩超检查直接确诊呼吸困难病因的有45例,协助病因诊断6例,通过鉴别明确病因12例。结论在急性危重症患儿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超声检查对心脏疾病、胸腔积液、腹水、纵隔肿块及咽后壁脓肿等可以作出直接的病因诊断,可协助临床作出心力衰竭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胰腺胸膜瘘引起大量血性胸腔积液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报道1例胰腺胸膜瘘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方法.结果 4岁男孩,间断发热、咳嗽、胸闷和胸痛1个月,胸腔闭式引流3次均为血性胸液,腹部无阳性体征,腹部B超提示胰腺回声粗糙,血和胸腔积液胰淀粉酶分别为495 U/L和35 938 U/L,开胸探查发现有一瘘管从胸腔通向胰腺,经全胃肠外营养、静脉滴注生长抑素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胰管内放置支架治愈.结论 胰腺胸膜瘘患儿早期以呼吸症状为主,缺乏腹部症状,易造成诊治延迟.胸腔积液中胰淀粉酶显著增高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本病如保守治疗失败需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思路及实验室方法。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6年5月56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血培养及外周血D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4%,其中早发型败血症32.2%,临床症状重,常有中毒症状及并发症。(2)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77.6%为葡萄球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大肠杆菌。(4)血培养及外周血CRP检测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新生儿败血症20.7%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他还有骨髓炎、眼内炎等。结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危重症.并发症较多;血培养及外周血CRP可协助早期诊断,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方法  总结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治疗新生儿气胸45例资料 ;采用胸腔穿刺 ,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气胸。 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3 8例 ,胸腔穿刺 6例。静脉留置针停留时间 3~ 10d ,胸液引流量 0~ 13 0ml,复查胸片 ,被压缩的肺叶基本能复张。死亡 5例 ,自动出院 4例。住院时间 1h~ 174d ,平均 2 0 4d。 结论  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手段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儿损伤大 ,容易引起感染。应用静脉留置针头作为胸管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损伤小、不出血、不遗留伤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80—2011年诊断的新生儿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腹部立位X线片提示消化道穿孔或B超提示阑尾穿孔者为穿孔组,其余为非穿孔组,总结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研究期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急性阑尾炎患儿20例,其中非穿孔组12例,穿孔组8例。患儿表现为发热15例,拒乳、反应弱13例,腹胀10例,呕吐7例,血便3例;临床表现结合腹部超声诊断16例,入院后剖腹探查明确诊断4例,其中3例入院诊断消化道穿孔,1例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腹膜炎。穿孔组胃肠外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穿孔组[(12.5±5.1)天比(6.0±3.3)天,(20.3±5.8)天比(14.0±5.0)天,P<0.05],两组胎龄、性别、体重、发病日龄、发病至诊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儿中经内科保守治疗11例,经手术治疗9例,17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阑尾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结合腹部X线、B超检查或剖腹探查明确诊断。穿孔患儿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脓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9例脓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儿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3.4)岁。常见症状为发热、呼吸急促和咳嗽。血培养阳性11例,胸水培养阳性17例,血和胸水培养均阳性3例;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49例患儿均予全身抗生素及胸腔闭式引流,26例加用尿激酶胸膜腔内溶解纤维蛋白治疗,6例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脓胸以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常见;全身抗生素加胸腔闭式引流、尿激酶治疗有效,部分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下简称RDS)是新生儿期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病理学上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本文回顾分析79例新生儿RDS肺病理改变,探讨其发病机理。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一、临床资料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为:特发性RDS(38例),表现为出生后6小时内(个别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其余为宫内窘迫,产时窒息或羊水吸入等(41例),也表现为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患儿曾分别给予持续正压吸氧(CPAP),呼气未正压吁吸(PEEP)和间歇正压呼吸(IPP 病例资料均来源于1980年1月至1985年12月间本院收治后死亡的新生儿RDS患者,共79例,占同期死亡尸解的446例新生儿的17.7%,其中男44例,女35例(1.25:1)。其简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