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 例患儿分成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组(SKF 组,n = 30 ) 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组(KM组,n = 30) ;记录手术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两组氯胺酮用量、清醒时间、精神症状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切皮时SKF组的BP、HR,明显低于KM 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KF 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KM 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效果优于KM 组.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牟虹  王光辉  殷雁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426-2427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分为实验组(氯胺酮+丙泊酚)和对照组(氯胺酮),分别观察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儿的MAP、SpO2相比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及手术开始后实验组HR升高的幅度明显比对照组要小,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RR在手术开始后下降,对照组的RR在手术开始后上升,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氯胺酮麻醉相比,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具有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神经系统副作用少,苏醒快且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分为复合骶管阻滞组(1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2组)。1组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后行骶管阻滞,2组单纯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视情况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效果。分别记录两组在麻醉前(T0)、手术后20分钟(T1)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SpO2、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2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2组(P〈0.05),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辅以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116例择期手术患儿,在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诱导下行骶管阻滞,术中丙泊酚维持.记录患儿在入室时(T0)、静脉诱导时(T1)、骶管阻滞后5min(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116例患儿在T1-T5时间点的MAP、HR及RR均低于T0,SpO2高于T0(均P<0.05),T1-5时间点的MAP、HR、RR及SpO2无明显改变(P>0.05).术中无一例发生屏气、呛咳、喉痉挛及体动,均在停药(8±3)min内苏醒,苏醒时安静、无哭闹.结论 骶管阻滞辅以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有很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其具有诱导苏醒快、静脉麻醉药用量少、不良反应少,对BP、HR、RR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在氯胺酮-丙泊酚小儿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的心率(HR)、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 O2)和术后苏醒的情况,同时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评估患儿术后24 h的疼痛情况。结果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两组患儿的RR、HR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均P0.05),而麻醉前后Sp O2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清醒、能遵医嘱咳嗽、肢体可有意识活动的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无痛的比率为56.41%,术后6 h无痛的比率为46.15%,术后24 h无痛的比率为38.4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丙泊酚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对患儿的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小儿静脉全身麻醉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先天性心脏病幼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T0时,两组的SBP、DBP、MAP、RR、HR、SpO2无显著差异(P>0.05);T1~T8时,观察组SBP、DBP、MAP、RR、HR、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T6~T14时,观察组的FLACC、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运动阻滞、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幼儿腹部手术中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效果优于单纯全麻,可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王敬秋  吕清香 《临床医学》2010,30(11):84-8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患儿使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疝气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四组,每组12例:I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IPR组4~7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IPK组和ⅡPK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h)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I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注射异丙酚6 mg/(kg.min)和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雷米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μg/(kg.min),直至0.2μg/(kg.min)。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四组SBP、DB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IPK组和ⅡPK组比较,I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I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K组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IPK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沈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29-2830
目的:探讨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在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辅助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A)]和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B)]。A组用0.2%罗哌卡因1 mg/kg骶管阻滞,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B组以肌内注射氯胺酮4 mg/kg,同时给以0.04~0.06 mg/kg咪达唑仑,根据睡眠深度及应激反应追加氯胺酮。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HR、RR明显优于A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镇痛的安全实用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儿童短小手术中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40例8—12岁行择期短小手术(手术时间不超过1h)的患儿,将其按麻醉方法分为2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时(T。),麻醉后5min(T2)、麻醉后30min(T3)各时间点SBP、DBP、MAP、HR、RR、Sp02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研究组SBP、DBP、MAP在T1、T2、T3时无明显升高或降低,HR无明显增快或减慢;对照组SBP、DBP、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均P〈0.05);各时间点2组患儿RR、Sp0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多于研究组,苏醒慢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均P〈0.05)。结论氯胺酮、丙泊酚二者复合使用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减轻了麻醉时循环方面的不良反应,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增加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徐慧 《临床医学》2008,28(3):77-78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对小儿短小手术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并与单纯用氯胺酮作比较.方法 选择2~6岁择期下腹部会阴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氯胺酮4~6 mg/kg,肌肉注射;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 氯胺酮2 mg/kg,肌肉注射,入睡后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其苏醒时间和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苏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苏醒期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用于短小手术术后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用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低体重新生儿手术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对照组单纯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生命体征、七氟醚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开始5min(T2)、手术开始10min(T3)时的HR、SBP及DBP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HR、SBP及DBP较T0时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七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静吸复合联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隐睾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术后苏醒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患儿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警觉/镇静(OAA/S)评分,Ⅰ组高于Ⅱ组(P<0.05).术后发生躁动哭闹、恶心呕吐,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以提高隐睾手术患儿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在尿道下裂患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94例尿道下裂患儿,依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情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较少,术后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较低(P<0.05)。T1、T2、T3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时,而观察组T1、T2、T3时MAP、HR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后静脉全麻复合骶管神经阻滞用于尿道下裂患儿,能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减少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及局部麻醉在眼科手术中的序贯应用效果.方法:8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为单纯局部浸润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序贯组(M组),比较入室时、局部浸润时、手术开始时及术后5、30、60、120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镇静评分(S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局部浸润时和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BP、HR较入室时升高(均P<0.01),且S组较M组高(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段两组BP较入室时均降低(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术后各时间段HR较入室时均升高(均P<0.01),且均高于同期的M组(P<0.05或P<0.01).M组术后各时间段HR较入室时均升高,但仅术后5 min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局部浸润时至术后120 min,M组SS评分较S组高,VAS评分较S组低(均P<0.01).不同时点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静脉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后行局部浸润麻醉可有效减少注射局麻药时的疼痛反应,减少局部浸润阻滞时穿刺疼痛造成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局部浸润阻滞质量、减轻术后疼痛,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记录2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观察2组患儿诱导前、诱导后、切皮后1 min及清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结果 A组和B组诱导后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诱导前后和术中的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均P>0.05),A组术中肢体活动例数、清醒时间、清醒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B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喉痉挛和气道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阴茎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清醒快而完全,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组(A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40例,保留自主呼吸,至手术结束前2 min停药.观察两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肢体活动情况,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较B组术中肢体活动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儿SpO2均>95%,无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发生,清醒快,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术中更平稳,术后小儿烦躁情况少,优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下髂腹部神经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小儿斜疝手术,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用氯胺酮+髂腹部神经阻滞,对照分两组,一组单用氯胺酮,另一组用氯胺酮+骶管阻滞。结果:实验组在切皮时及术中与单用氯胺酮组比较患儿MAP、HR升高更不明显(P<0.01),SPO2下降也更小(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明显低于单用氯胺酮组,与用氯胺酮+骶管阻滞组比较患儿MAP、HR、SPO2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是骶管阻滞操作难度大。可致阻滞失败,也可致阻滞平面过宽引起并发症增多。结论:基础麻醉下髂腹部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斜疝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20例。A组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B组行氯胺酮肌内注射基础麻醉加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MAP)、HR的变化及麻醉苏醒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A组骶管穿刺均为一次成功,阻滞平面固定于T8~T10以下,无一例发生全脊麻或局麻药中毒。2组MAP均有波动,但波动值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波动值显著小于B组(P〈0.05);A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提高了小儿腹股沟斜疝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孕4~8周)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丙泊酚+氯胺酮组,每组5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2.5 mg·kg^-1,丙泊酚+氯胺酮组给予丙泊酚2.0 mg·kg^-1、氯胺酮0.5 mg·kg^-1,2组均静脉缓慢推注至患者意识消失(以睫毛反射消失为意识消失开始)后实施手术.观察2组孕妇SBP、DBP、HR及SpO2的变化,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总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体动、梦幻、呼吸抑制)等.结果 丙泊酚组术中SBP、DBP、HR及SpO2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均P<0.05);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氯胺酮组术中及术后DBP、SBP、HR、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氯胺酮组丙泊酚的首剂量、总剂量低于丙泊酚组,意识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均P<0.05).2组术中知晓、疼痛,梦幻及恶心呕吐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玢+氯胺酮组术后肌阵挛、呼吸抑制病例数低于丙泊酚组,术后发生头晕头痛病例数高于丙泊玢组(均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使丙泊酚用量少、呼吸循环抑制较轻微、镇痛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骶管腔内注入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对于小儿脐以下手术围麻醉期的麻醉效果。方法:69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脐以下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行骶管阻滞。第一组(R组,n=23)骶管腔给予罗哌卡因0.2%1mL/kg;第二组(K组,n=23)给予氯胺酮0.5mg/kg;第三组(RK组,n=23)给予罗哌卡因0.2%1mL/kg加氯胺酮0.25mg/kg。使用视觉类比量表行疼痛评分,若疼痛评分大于3即静脉给与镇痛药芬太尼0.5~1μg/kg。记录骶管阻滞所引起的相关副作用及额外镇痛药芬太尼的需要量。结果:RK组病人的麻醉无痛时间长于R组和K组(P〈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延长麻醉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