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腰椎小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CT检查及传统X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近年收治的339例腰腿疼患者的临床症状、CT资料及X线片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CT显示腰椎小关节异常134例,X线显示61例.CT对本病的显示率比X线高1.2倍.结论CT能有效地显示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面改变、关节脱位及半脱位、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关节囊钙化及关节"真空"征,较传统X线CT易于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及其并存症,对腰腿痛患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6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片、过伸和过曲侧位片,并行腰椎不稳节段CT扫描。[结果]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椎骨质增生、双侧小关节突肥大及椎间隙狭窄,46例腰椎生理曲度改变,23例正位棘突序列明显异常;68例腰椎过屈或过伸侧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CT显示不同程度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突增大内聚、病变节段椎管狭窄等。[结论]X线、CT检查对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腰椎退行性滑脱的影像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的X线平片、CT扫描以及MRI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2005~2009年8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病例患者的X线、CT、MRI图片资料.结果:3种方法均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作出定性诊断.X线对诊断滑脱的程度价值较大,CT能直观地反映出滑脱后椎管的形态,还可显示硬膜囊在椎体后弓之间受压及侧隐窝狭窄、关节突增生、硬化、椎间关节积气及黄韧带肥厚、间盘突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滑脱症的发生部位和滑脱程度;能显示椎弓峡部裂,能有效显示滑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异常,还能显示滑椎的椎间盘变性、膨出、脱出及椎管的形态变化.结论:影像诊断,CT可以作为必要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诊断补充检查手段,而普通X线平片则可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腰椎小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CT检查及传统X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近年收治的339例腰腿疼患者的临床症状、CT资料及X线片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 CT显示腰椎小关节异常134例,X线显示61例。CT对本病的显示率比X线高1.2倍。结论 CT能有效地显示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面改变、关节脱位及半脱位、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关节囊钙化及关节“真空”征,较传统X线CT易于显示腰椎小关节病及其并存症,对腰腿痛患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等征象.结论:CT可以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直观、充分的影像学根据,可作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与CT表现,探讨早期影像学特征,比较X线片与CT对早期AS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确诊的40例AS患者,摄取骶髂关节正侧位平片,其中30例做骶髂关节至腰椎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的表现、病理改变及临床分期,并对X线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为:X线Ⅰ级2例,仅表现为关节面不清,间隙存在;Ⅱ级(诊断为早期病变)9例,表现为髂骨侧关节中下部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破坏.CTⅠ级2例,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Ⅱ级12例,软骨下局限性硬化,骨质模糊不清,斑块脱钙侵蚀及微小囊变,骨质硬化.对Ⅲ-Ⅳ级AS病变,X线与CT诊断基本相同,但对AS早期病变CT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 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糜烂,斑片脱钙侵蚀、小囊变、骨质硬化是AS早期征象.CT更能准确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扫描资料.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为小关节增生肥大硬化、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关节面改变、关节囊钙化、真空、小关节半脱位、侧隐窝狭窄、退行性脊柱滑脱等.结论:CT是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21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柱滑脱的X线、CT影像表现,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定诊断为腰椎滑脱的病例21例,全部病例行腰椎正侧位片摄影,其中17例行腰椎过伸、过屈位摄影,16例行腰椎双斜位摄影,11例行腰椎CT扫描,采用与椎间盘平行的角度,自病变椎体的上一椎体下缘扫描至下一椎体上缘,层厚5 mm,间隔5 mm.结景21例病例中真性滑脱9例,其中X线腰椎双斜位摄影7例,确诊6例,腰椎过伸过屈位摄影8例,5例显示有椎体移位程度的改变,CT扫描5例,确诊5例;假性滑脱12例,其中X线腰椎双斜位摄影7例,确诊4例,腰椎过伸过屈位摄影10例,椎体移位变化均不明显,CT扫描6例,确诊6例,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椎小关节及间盘退变.结论 腰椎双斜位摄影更容易直接显示真、假性滑脱的存在;过伸过屈位摄影对于判定滑脱腰椎的稳定程度有重要意义;CT扫描对显示病变区椎管形态、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退变及软组织状况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X线片与螺旋CT对腰椎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腰椎退变X线片与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在显示腰椎骨质增生方面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即X线片优于CT.在显示椎间小关节退变方面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X线片优于CT.在发现许莫氏结节方面CT与X线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CT优于X线片.在发现椎间隙变窄方面,X线片优于CT,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突出关系密切,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膨出关系不密切.结论 腰椎X线片能发现并诊断腰椎退变;CT检查能发现X线片不能或不易显示的某些退变征象.当需了解椎间盘本身病变情况及周围软组织与神经改变时,行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改变,关节囊改变以及伴随的椎间盘膨出、突出,椎间孔、侧隐窝和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钙化、关节脱位及半脱位等征象。结论CT可以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直观、充分的影像学根据,可作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