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义与方法。方法 2014年11月随机抽取本院大一学生9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获取急救知识主要来源是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73.29%和63.36%);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火灾83.33%、犬类咬伤69.43%、触电61.70%、地震60.04%;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率只有0.33%、眼球穿通伤9.16%、扭伤10.49%、止血方法 11.92%,基本医学知识及处理知晓率均在50%以下。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急需开设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高职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某高校325名在校理工科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并进行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于培训教育后再次调查,并将2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被测试大学生的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堪忧.经培训,学生的心肺复苏及其他急救知识水平提高明显,急救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学习前的29.7%上升至培训教育后的69.0%(P<0.01).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心肺复苏知识现状,评估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普及急救技能,提高应急急救能力。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144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前后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2次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调查显示不同年龄、职称、内外不同科室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39岁年龄段知识掌握较好(90.41%~98.63%)(P0.05);中级职称人员知识掌握较好(95.00%~100.00%)(P0.05),内科人员知识掌握较好(88.24%~98.53%)。而外科人员、≥50岁人员、初级职称人员知识掌握相对较差(64.70%~75.00%)。培训后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较培训前优秀率明显上升,由19.44%、15.97%分别上升至31.94、30.56%(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急救的主战场,对社区卫生人员定期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应急急救能力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校初中阶段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识情况, 寻求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心肺复苏的认识与操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某校初中285名初一~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心肺复苏(CPR) 知识认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识水平普遍较低;社区、学校此类的宣传和讲座比较少;学生愿意参加专业的培训。结论 初中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低,学校、社区及网络等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健康教育和培训,普及初中阶段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5.
了解中小学生家长灾害急救知识水平现状,为提高中小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朝阳区分层抽取6所中小学生家长共1 465名,进行灾害急救知识知晓水平的问卷调查.结果 96.86%的家长认为应对学生进行灾害事故及急救知识的培训,52.49%的家长认为应通过学校教育对孩子进行培训.家长对地震应对、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消防用具的使用、流鼻血的处理、拨打急救电话后应告诉工作人员信息和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的知晓率较低.<30岁和职业为农民的家长对于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职业为医生和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结论 大部分中小学生家长期望子女通过学校得到灾害急救知识,家长的急救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对于常识性问题知晓率普遍高于专业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急救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两所医学类院校在读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分析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738名大学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7%。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12.87±3.02)分,及格率为71.1%。大学生对黄金四分钟、搬运交通伤员的方法、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39%、85.47%、85.10%。但对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和心肺复苏的流程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5.33%和32.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52,95%CI=1.368~2.224)、年龄(相对于≥23岁,17~岁OR=2.692,95%CI=1.809~4.004;20~岁OR=1.835,95%CI=1.316~2.558)、学校(OR=1.576,95%CI=1.136~2.187)、专业(相对于非医学专业,护理专业OR=4.057,95%CI=2.362~6.969、临床医学专业OR=...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程度和培训意愿。方法对陕西省宝鸡市1005名居民进行心肺复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知晓程度、培训状况、现场抢救意愿和心肺复苏基本知识4个方面共19个问题,并将调查对象分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对比研究。结果 702名(69.9%)居民知晓心肺复苏,前3位知晓途径依次为互联网、其他人员说起和书本报刊,学生与社区居民了解心肺复苏的主要途径不同(P 0.01);心肺复苏基本知识总体得分(2.34±2.046)分(满分6分),学生得分高于社区居民(P0.01);只有5.8%的居民不愿意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社区居民接受心肺复苏培训的意愿较学生更强(P0.01);有多种原因制约着民众现场心肺复苏急救的实施,绝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只做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结论宝鸡市居民心肺复苏知晓程度较高,接受培训意愿强,建立有效的心肺复苏培训体系有利于提高全民心肺复苏急救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长春市城区300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心肺复苏状况,并从中选取180人,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人,实验组社区居民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人教学、医院急诊室参观等教学模式。对照组社区居民给予宣传手册并接受知识讲座后,组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评估不同培训方法的效果,继而通过分析探讨,形成切实可行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优化方案。结果:实验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以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良好,提高了社区公众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西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CPR)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群体的居民共4160人.进行CPR问卷调查与技能培训.结果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普及率低(0.82%).居民经过短时间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后,心跳骤停的判断、气道打开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按压与通气比例操作正确人数达95.9%,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普遍缺乏.需培训学习.人体模型操作培训可明显提高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0.
9月29日,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姚主任等应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为该单位80余名员工进行了现场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培训。
  姚力主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相关知识,而后现场进行操作演示和指导,便于该单位员工理解和掌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培训,大家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要领,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银川地区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摸底调查分析,制定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急救培训课程及培训模式。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 112名中学生培训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培训后采用同一问卷再进行培训效果测试。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使中学生在急救场景设计、技能操作、同学互动中学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对急救技能操作进行培训前后的效果考核。在2 112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2、13、14岁的学生各300名,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合格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伤、狗咬伤、心肺复苏、烧烫伤、溺水、气道异物阻塞这6个知识点知晓率培训前后在性别、年龄、地区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84%的学生很喜欢"游戏"培训形式,70.52%的学生很喜欢"分小组练习操作"培训形式,63.19%的学生很喜欢"角色扮演"培训形式。结论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中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东莞部分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及需求的情况。 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方式抽取东莞市4个企业员工2 000名,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员工的急救知识培训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 结果 高达79.0%的员工没有接受任何急救知识培训,19.6%的员工接受一般急救知识常识的培训,仅有1.4%的员工接受了心肺复苏培训;企业员工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渠道为电视、广播(约占38.5%),其次为报刊、书籍(约占31.0%);94.0%的企业员工希望学习有关急救知识,87.0%的企业员工表示会接受急救知识培训,高达81.0%的企业员工认为接受急救知识培训非常有必要;94.0%的企业员工希望学习一般急救知识,高达79.2%的企业员工希望学习现场心肺复苏培训;42.4%的企业员工希望通过模拟演练的形式学习急救知识,38.0%希望以急救知识讲座形式,13.6%希望以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形式,6.0%希望以急救知识小册子形式学习。 结论 目前,该市企业员工急救知识极度缺乏,且对急救知识学习愿望热切,故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急救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卫生类高职学生现场急救能力现状,探索普及卫生类高职学生现场急救能力培训提高的有效途径。方法在2013年应用问卷对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药学、医学影像、康复治疗技术专业972名在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于正确拨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气道梗塞等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知晓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年级各专业学生各项急救能力知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年级各专业学生对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气道梗塞三个项目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项目知晓率护理专业分别为84.62%、81.66%、50.30%,药学专业分别为18.95%、28.42%、24.21%,医学影像专业分别为17.72%、27.85%、18.99%,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分别为15.85%、24.39%、20.73%;年级比较中,二年级学生四个急救项目知晓率95.29%、44.24%、48.71%、32.94%均明显高于一年级的91.59%、7.31%、21.02%、1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校学生现场急救能力总体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多种形式的宣教培训,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各年级、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 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的知晓率最高,为91.1%;知晓率最低的是“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仅为9.2%;总知晓率为3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和专业的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46,0.190,2.250,1.075,P值均>0.05),而是否受过急救培训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7,P<0.05).看电视是被试者获取现场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占62.2%.文科生为“社会急救培训班”(79.6%),理科生为“自己亲身经历”(90.7%).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亟待普及相关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院前急救知识培训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深圳市福田区抽取两个人口较稳定的社区为研究现场,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教干预,对社区居民干预前后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干预后,居民核心急救知识知晓率由30.53%上升到60.15%,急救行为形成率由10.39%增长为41.31%,健教干预前后居民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间隔与最终培训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居民现场急救技能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徐俊 《现代保健》2010,(21):18-19
目的了解乡镇医师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培训现状,探讨提高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32名乡镇医师在CPR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合格率低,对CPR专题培训需求率高(92.4%),通过CPR专题培训,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后对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01)。结论乡镇医师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应加强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建立一个CPR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的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急救技能知晓情况及施救意向。方法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延边地区某综合大学7个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在校生475名进行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术、海姆利克急救法及外伤处理)知晓率及施救意向的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心肺复苏术、海姆利克急救法及外伤处理等急救技能的总体知晓率依次为14.9%、9.5%及11.6%,除心肺复苏术中"判断意识状态"知晓率在2组大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项目医学专业学生知晓率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1);研究对象获得急救技能知识的途径由高到低依次为电视、互联网、学校课程及书籍;74.5%的研究对象有施救意向。结论大学生的急救技能掌握情况偏低且不全面,学生获得急救技能的主要途径为媒体,但学生有较高的施救意向,学校应加强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全面、系统的急救技能培训,从而满足高校大学生获得急救技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桂林市某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相关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开展老年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桂林市某县2个乡镇50岁及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及饮酒情况,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等;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 006名农村5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35.1%;男性(46.8%)知晓率高于女性(27.6%),年龄70岁老年人(48.6%)的知晓率高于≥70岁老年人(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006名调查对象中,知道艾滋病检测地点的仅占21.1%,曾做过艾滋病检测的老年人占2.4%,老年人临时性行为的发生率为5.8%,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近半年81.5%的老年人没有发生过性行为,而每月发生性行为1~4、≥5次的老年人分别占16.4%、2.1%;在556名(占18.5%)近半年曾发生过性行为的老年人中,仅有4.3%每次发生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而高达83.5%的老年人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桂林市某县农村老年人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危行为发生率偏高,农村地区仍是艾滋病防治的薄弱地区,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和提高急救意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通过匿名自填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1 0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9±1.8)分,大学生对急救电话号码、生活常见伤处理等知晓率均超过60%,而对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止血带使用等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6.7%和24.5%;不同年级、专业、生源地,亲友是否患病和3年内是否参加急救培训等不同特征的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急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急救能力自评结果无相关性(P0.05);急救态度平均得分为(23.44±3.2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急救行为、急救能力自评得分、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其影响因素;急救行为平均得分为(22.19±3.46)分,急救态度得分、亲友从事医药行业、最近3年是否参加急救培训是其影响因素;大学生中未参加急救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课程开展少(48.2%)。结论广州市大学生急救态度和行为积极,但急救知识掌握不理想,高校应探索多种普及方式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急救意愿。  相似文献   

20.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并探究适合的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的安徽省6所大学的1 132名学生分组后,分别施予同伴教育培训、多媒体课堂教育、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和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急救知识展览4种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共180 d,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安徽省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大学生急救知识得分为(65.01±17.42),其中“正确处理酒精中毒”急救行为的知晓率最高(1 040人,91.87%),“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的知晓率最低(304人,26.86%);在施予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多媒体课堂教学及同伴培训教育的培训方式后,急救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培训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亟待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为最佳普及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