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施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机械通气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机械通气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提高行机械通气救治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择取某院行机械通气救治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感染率以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感染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行机械通气救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ICU收治的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从患者ICU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病情况两个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我院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韩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3,(24):234-235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对于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本院ICU病房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20例,本实验研究采取的是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对照组6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两组患者手术之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发现,对照组的患者ICU入住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的实验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在术后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值得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小云 《中国医药指南》2023,(11):142-144+148
目的 分析在为重症监护室(ICU)人工气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范围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人工气道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5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模式所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为ICU人工气道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在缩短患者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的同时避免了并发症出现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获得了患者与家属相对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86例昏迷意识障碍并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拔管、肺部感染、医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预防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拔管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以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12月111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179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二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11例发生腹泻44例,发生率39.6%,观察组179例发生腹泻34例,发生率18.9%,二组比较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集束化护理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减少通气时间和入住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213例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PH、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 ①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钾水平明显下降,PH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明显减少,MAP明显上升,HR明显下降(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血钾水平明显下降,PH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明显减少,MAP明显上升,HR明显下降(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③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99±1.08)d和ICU时间(10.60±1.08)d明显比对照组短,穿刺点感染率(18%)、堵管发生率(13.27%)和VAP发生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血氧饱和度(SpO2)、空腹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CPIS评分、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糖尿病ICU机械通气患者VAP,还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改善血氧饱和度及空腹血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集束化护理对于预防呼吸机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为VAP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院ICU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与采用常规对症护理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VAP发生率为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此外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某院86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局部感染、血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2.3%,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局部渗血、导管脱落及堵管、血栓形成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防止堵管、血栓形成,大大降低脱管的发生风险,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集束化护理是否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意外的发生。方法将120例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由60例糖尿病患者构成的对照组和60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预防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常规知识普及,给予观察组的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根据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次数从而了解集束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综合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集束化护理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糖尿病足意外的发生率,使患者关于糖尿病足健康的问题有更深的了解,提高患者生活水平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人工气道的集束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法。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机械通气≥5d、采用传统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法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机械通气≥5d、采用集束化的人工气道管理方法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痰病原学检查结果,采用t检验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人丁气道的集束化管理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1%vs51%,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11.35±5.32vs15.13±6.07,P〈0.051,ICU住院时问缩短f14.03±7.54vs17.59±8.12,P〈0.05)。结论人T气道的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在ICU病房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住ICU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磁性化护理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模式(简称集束化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中, 男33例, 女27例, 年龄(59.03±8.66)岁,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57.78±9.52)岁, 采取集束化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57±0.71)d、(5.75±1.20)d, 对照组分别为(8.23±0.92)d、(6.83±1.14)d,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 观察组HAMA评分为(9.30±2.65)分, 低于对照组的(11.01±3.32)分,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人工气道管理和集束化人工气道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接受人工气道管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李萌  彭明琦  陈清秀  夏小媛 《安徽医药》2015,19(11):2231-2232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缩短镇静镇痛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谵妄发生率、减少认知损害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134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ABCDE Bundle)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VAP和谵妄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随访出院3个月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VAP发生率、死亡率、谵妄发生率分别为23.5%、13.2%、11.8%,对照组分别为40.9%、39.1%、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应用于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患儿可降低VAP和谵妄发生率,降低死亡风险,进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优化患儿疗效、改善预后、提高远期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78例在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插管时间超过24h,且无严重精神及意识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比研究,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UEX发生率及原因,并对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行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住院时间(110.25±12.30)d、机械通气时间(40.5±12.5)h均短于对照组(162.35±20.5)d、(53.6±13.20)h,在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40例患者,仅1例出现UEX,发生率为2.5%;对照组38例患者,6例出现UEX,发生率为15.8%,实验组UEX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了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了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从而促进了疾病恢复,值得进一步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的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中利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利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拔管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6.67%.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集束化治疗能够获得满意镇静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180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