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48 h首次换药对预后并发症、穿刺点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广东省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首次换药时间为PICC置管后24 h,研究组首次换药时间为置管后48 h。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渗血情况及穿刺点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穿刺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局部渗血情况优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48h换药的安全性更高,对降低患儿穿刺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穿刺点愈合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鼻咽癌患者行B超引导PICC置管穿刺口渗血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行B超引导PICC置管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加预见性护理,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PICC穿刺口有无渗血、渗血程度。对两组PICC置管穿刺口渗血发生率、渗血程度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渗血发生率36.6%(11/30),观察组13.3%(4/30),观察组置管后穿刺口渗血发生率、渗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B超引导PICC置管鼻咽癌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穿刺口渗血的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7例,分为观察组(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32例和对照组(按传统PICC置管)35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静脉、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选择贵要静脉比例高,头静脉比例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需通过深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女性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组(TIAP组)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每组120例。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例数、总穿刺次数,操作失败例数;统计两组患者置管维护费用、导管保留时长;比较两组穿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视手术下放置TIAP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PICC组(P0.05),总穿刺次数、置管失败率远低于PICC组(P0.05)。与PICC组比较TIAP组置管维护费用较高(P0.05),但导管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通过专业技术及护理团队的规范化操作,TIAP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了解输液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12月本科336例行IVAP植入术患者和214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对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IVAP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无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PICC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安全有效,简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何彬  郭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46-2847
肿瘤患者接受静脉化疗药物治疗时,由于化疗药物的渗透压、pH值等原因,容易破坏血管的通透性,如造成外渗则引起局部皮肤坏死[1],故临床上推荐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我科自2007年开展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常规使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无大量渗血的发生,但2010年3,7月收治2例确诊为肺癌行化疗的患者,行PICC置管后穿刺点大量渗血,经采用明胶海绵、弹性绷带等治疗后仍渗血明显,我们改用立止血湿敷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C)在中医肿瘤科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1年1月-2014年11月住院患者188例,随机分为CVC组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各94例,CVC组给予CVC术,PICC组给予CVC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期间患者不适感、导管相关性感染、误穿动脉、堵管、脱管、气胸、穿刺点渗血或渗液、静脉炎等情况。结果 CVC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PICC组为9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17.96±3.93)min,置管留置时间为(15.63±9.92)d,治疗期间18例(19.1%)患者发生不适;PIC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32.22±6.23)min,置管留置时间为(121.39±86.57)d,治疗期间12例(12.8%)患者发生不适;CVC组的置管操作时间、置管留置时间短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期间患者不适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堵管、脱管、气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C组误穿动脉、穿刺点渗血或渗液的发生率高于PICC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易于掌握,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方便管理。CVC可保障中医肿瘤科多种治疗目的的实施,置管方便、安全、患者痛苦小,CVC对中医肿瘤科患者的各种输液治疗及静脉内营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股静脉穿刺置管在结直肠癌患者持续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穿刺置管,实验组采用经皮下隧道右贵要静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置管有无药物外渗、导管内回血、管道堵塞、部分脱出、血栓形成、生活不便感、静脉炎的发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药物外渗、导管回血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管阻塞、导管脱出、不便感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与传统股静脉穿刺置管相比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并发症,需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确诊乳腺癌需行静脉化疗的老年患者85例,分为VAP组(39例)和PICC组(4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VAP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2%(34/39),低于PICC组的93.5%(4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1%(2/39),低于PICC组的21.7%(10/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略低于PICC,但其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痛苦少,耐受性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使用VAP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的理想通路.  相似文献   

10.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ICC导管置管后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60例PICC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4Fr导管,总长度为65cm(可修剪)。置管选择贵要静脉38例,正中静脉10例头静脉12例,留置时间8d~170d,置管长度30cm~55cm。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发生穿刺点感染发生率3.4%,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2%,导管堵塞发生率8.6%,管腔内返血发生率6.9%,穿刺点渗血发生率5.2%,穿刺点渗液发生率3.4%,导管脱出发生率3.4%。其余患者均顺利拔管。结论:PICC导管穿刺留置导管后,需要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化疗中经我科多年临床应用,各有优势。我们对20例PICC 插管和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成功率、导管存留时间、滴速和并发症发生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享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的护理经验并分析原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73例,其中68例行PICC置管。患者年龄17~56岁,平均(37±14)岁,男性27例,女性41例。所有患者具有PICC置管适应证,具有穿刺部位感染、严重出血倾向、导管材质过敏、静脉炎或静脉血栓形成等禁忌证的病例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患者仰卧于操作床上,选择肘部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测量穿刺部位距离上腔静脉的长度。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单,操作者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45~48 cm,妥善固定,利用放射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24 h内穿刺点无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并且出血量不能完全浸润一块小方纱,判定为无渗血。24 h内穿刺点出血量能够完全浸润一块以上纱布为渗血。渗血情况≥3 d,为持续性渗血。结果 68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24例,占全部病例的35%;发展为穿刺点持续性渗血15例,占全部病例的22%。经过相关治疗后,持续性渗血病例于7 d内,渗血情况消失。全部病例无感染、静脉炎、血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PICC以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输液穿刺的痛苦,减少外周血管损伤,减少日常护理工作量的优势而得到化疗患者大规模的应用。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后面临持续渗血的高风险,护理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对高风险患者,建议使用两种以上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凡兰桂 《哈尔滨医药》2013,33(3):185-18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化疗与静脉留置针化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结果 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患者舒适度则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化疗,是肿瘤患者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盲穿技术细节化对预防和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及减少渗血持续时间的效果。方法女性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前行PICC置管患者108例,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盲穿技术,观察组采用盲穿技术细节化。比较两组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分级以及渗血持续时间。结果穿刺点渗血:观察组0级8例(14.3%),1级38例(67.9%)均高于对照组的2例(3.8%)和26例(50.0%),总体渗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穿刺后的0.5小时与2小时内穿刺点渗血率分别为31例(55.4%)和20例(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5.4%)和29例(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盲穿技术细节化能有效减轻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量及渗血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30例长期化疗患者,以常用的外周静脉血管在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条件下进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52~160d,平均(84±12)d,24例置管24h内有不同程度渗血,经处理后能够继续化疗;1例置管52d后脱出;未见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结论外周静脉PICC化疗,置管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可减轻浅静脉反复穿刺化疗引起的疼痛及静脉炎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肿瘤晚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经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89例患者PICC置管术后,发生PICC侧手臂水肿103例,静脉炎12例,导管感染10例,导管堵塞8例,穿刺点渗血1例,心律失常1例,导管脱出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2.5%。结论 PICC置管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静脉通道,对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正确处理,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为病人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7.
探讨改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预防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选择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G组)、常规组(C组),每组各80例。G组置入导引钢丝后不使用扩张子,直接沿钢丝放置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置管成功后“五点法”缝合固定CVC;C组使用扩张子扩皮后再置入CVC,置管成功后“三点法”缝合固定CVC。比较2组穿刺点出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发生率。G组59例、C组61例纳入统计学分析,渗血发生率和持续时间G组显著低于C组(P<0.01、P<0.05),皮下出血和(或)血肿、导管意外脱落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G组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不采用扩张子直接置入CVC和“五点法”缝合固定CVC可有效预防CVC置入后穿刺点渗血、导管意外脱落或移位。  相似文献   

18.
谢玉清 《安徽医药》2011,15(4):522-52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穿刺点换药的最佳敷料,减少局部感染并发症,使患者舒适。方法将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试验组以自粘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以透明贴换药,对两组局部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61%,对照组局部感染发生率为16.1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自粘伤口敷料对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点的换药优于透明贴。  相似文献   

19.
陈庆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89-2190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病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insertion central catheter,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68例PICC选择贵要静脉48例,正中静脉15例,头静脉5例,留置时间7~270 d,置管长40~53 cm.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穿刺部位渗血6例,发生穿刺点感染2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堵塞2例,管腔内反血2例,导管脱出3例,接触性皮炎2例.其余病人均顺利拔管.结论:PICC留置导管后,需要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痊愈妥薄片对预防经外围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CV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PICC、CVC穿刺点感染情况,依据穿刺点护理操作不同分为观察组(痊愈妥薄片组)和对照组(常规贴膜组)各30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和隧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留置时间、患者经济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痊愈妥薄片覆盖深静脉穿刺点可预防或减少深静脉穿刺点和隧道的感染,延长深静脉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