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刊现有1994~1995年、1996年合订本,每本40元;1997年、1998年合订本,每本50元;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合订本,每本60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合订本,每本80元(均含邮费)。欲订购者,  相似文献   

2.
吴蔚然男,外科学家。1920年10月江苏省常州人。1946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参加工作。华西大学医学院普外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研究员。1938年至1941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学习。1941年至1942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学习。1942年至1943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1943年至1946年在华西大学医学院学习。1946年至1948年任北平中和医院外科住院医生。194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建国后至1974年,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外科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本刊现有1994~1995年、1996年合订本,每本40元;1997年、1998年合订本,每本50元;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相似文献   

4.
臧旺福  田海 《器官移植》2010,1(4):197-199
2009年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至2008年6月,全球已经完成心脏移植84740例。通过对1982年至2007年2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982年仅完成心脏移植189例,以后逐年增加,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的4460例,以后逐年下降,2004年后又有所增加,自2005年至2007年每年完成例数稳定在3350例左右。  相似文献   

5.
傅传刚     
傅传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2年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1994年10月~1995年5月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皇家总医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9月~1997年5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1997年5月~7月赴澳大利亚Flinda大学做访问学者。1984年毕业后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工作,历任普外科副主任和肛肠外科主任。2015年3月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肛肠外科主任.  相似文献   

6.
消息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6):506+520+530+573+584
欢迎邮购《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合订本本刊现有1994~1995年、1996年合订本,每本40元;1997年、1998年合订本,每本50元;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容医学》2014,(9):F0003-F0003
<正>展望,1963年5月生,安徽藉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安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在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安徽医科戈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及海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1997年晋升副教授,2002年晋升主任医师,同年晋升整形外科研究员。2003年一2004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及西北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高龄胃癌患者外科个体化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65例高龄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根治性手术34例,1年存活率73.5%,3年存活率41.2%,5年存活率23.5%;非根治性手术31例,1年存活率77.4%,3年存活率45.2%,5年存活率22.5%;术后辅助化疗38例,1年存活率71.1%,3年存活率42.1%,5年存活率23.7%;无辅助化疗27例,1年存活率81.5%,3年存活率48.1%,5年存活率22.2%。结论对高龄胃癌患者且存在耐受差、合并症多及晚期患者应强调治疗个体化,而不主张为求根治而扩大手术范围及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退休干部,原解放军第141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吉波同志因病于2011年1月1日在青岛逝世,享年66岁。王吉波同志系山东省莱州人,1945年10月出生。1963年入伍,1965年入党,1968年毕业于济南军区卫校,1991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1976年从事矫形外科,先后在解放军第146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我国多中心心脏移植近况.方法 对2010年以前来源于24个中心的回顾性数据(共438例)以及2010年和2011年中国心脏移植网络注册系统的数据(2010年来源于15个中心,共149例;2011年来源于19个中心,共148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国共有15个中心进行心脏移植,其中大规模的中心1个(手术量60例/年),中等规模的中心(10~30例/年)有3个,小规模的中心(2~8例/年)有6个,其余5个中心仅进行1例手术;2011年全国共有19个中心进行心脏移植,其中大规模的中心1个(手术量52例/年),中等规模的中心有3个,小规模的中心有5个,其余8个中心仅进行1例手术.2010年心脏移植受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2011年心脏移植受者的平均年龄为42.9岁.2010年和2011年患者接受心脏移植的原发病病因主要均为心肌病.2010年和2011年供者平均年龄为30.2岁和30.8岁.2010年供心平均冷缺血时间为3.9h,2011年为4.4h.2010和2011年心脏移植免疫诱导治疗的应用率分别为99.3%和97.3%.2010年心脏移植受者出院时死亡率为10%,2011年为6%.结论 虽然2010年和2011年心脏移植总体手术量较少,但受者出院存活率与国际同期存活率相似.  相似文献   

11.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2005年本治疗组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所治疗的伴有颈性眩晕的颈椎病患者32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片和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通过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X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现象,单节段不稳者9例,两节段者13例,三节段者7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者10例,两节段者15例,三节段者7例.所有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获10~4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7.5%,症状和功能评分分值有明显提高(均数由术前13.89提升到术后23.98),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伴有颈性眩晕颈椎病中对颈性眩晕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Posterior cervical fixation using lateral mass plates and screw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sed and accepted.Advantages include increased rigidity, ability to be used in cases where the lamina or spinous processes are deficient or missing, use across the occipito-cervical or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and need for less postoperative bracing. Safe placement of lateral mass screws requires complete exposure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boundaries of the lateral masse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screw placement is 1 to 2 mm medial to the center of lateral mass. The screws are angulated outward 10 to 20 degrees and cranially 20 to 30 degrees to be parallel to the facet joints. An adjustable drill guide facilitates safe drilling and tapping techniques. All 102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ervical spines treated with AO reconstruction plates and autogenous bone graft had healed fusions based on 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s. The reductions achieved postoperatively were maintained at follow-up. Two patients had transient radiculopathies secondary to screw placement. The indications for lateral mass fixation include cases where the lamina or spinal processes are deficient or missing, multilevel or rotational instabilities, when extension to the thoracic spine or occiput is required or when decreased bracing is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3.
14.
Posterior cervical plate-screw fixation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versatile fixation technique. It offers clear advantagesover other posterior cervical fixation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neoplastic, or degenerative disorders in which the spinous processes, laminae, or facets are fractured, deficient, or absent. Because the occiput, C2 pedicles, C3-C7 lateral masses, C6-T4 pedicles, and T1-T4 transverse processes represent potential sites for screw fixation, i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when fixation across multiple levels or across the occipitocervical or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is required. Familiarity with the bony anatomy of the potential sites for screw fix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is anatomy to the anatomy of adjacent neural and vascular structures is essential for safe, biomechanically effective fixation. With careful preoperative planning and meticulous performance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arthrodesis rates of approximately 90% to 100% without substantial loss of alignment may be expected. The small but finite incidence of clinically significant screw malposition (approximately 0.8%/screw) even in the hands of surgeons familiar with the technique suggests that its use should not supplant the use of posterior cervical wire techniques unless a specific indication for its use exis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更好地维持椎体和融合节段高度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的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方式。方法 外伤性及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共 10 2例 ,采用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 (A组 ) ,与以前所做的未保留椎体终板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的 78例 (B组 )进行比较。平均随访 2年 6个月 (6个月到 3年 )。术前及术后 1w内 ,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 ,记录融合时间 ,测量其融合节段高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全部病例都骨性融合 ,未发生不融合者。B组发生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19例。A组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 ,B组为 3.9个月 ,经t检验 ,两组骨性融合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术后 3个月内融合节段高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 6个月、1年、2年、3年 ,A组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B组 ,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平均融合节段高度明显低于术后 1w平均融合节段高度 (P <0 .0 5 ) ;术后 1年、2年和 3年的融合节段高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保留终板的颈前路植骨融合术能较好地保持融合节段高度 ,并有效防止融合节段前方塌陷。  相似文献   

16.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早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缓解颈椎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方法]对19例23个椎间盘的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了随访.随诊时间8~76个月,平均29个月.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5例,其他4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5~52岁,平均40.5岁.单节段置换16例,双节段2例,3节段1例.[结果]术中或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JOA评分从平均8.6分增加到15.8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前屈和后伸活动范围是4.68°(3.6°~6.1°);左右侧屈的活动范围是3.51°(2.5°~4.6°)、3.42°(2.6°~4.3°).CT和MRI随访表明2/23节段的假体偏移<1.5 mm.颈椎的生理弧度没有明显的丢失.置换节段假体周围没有骨化.[结论]19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最大的不同点是患者恢复快,没有颈椎活动受限的缺陷.但至少需要5年的长期随访来评价假体的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应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6例,获得满意疗效.文中介绍了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作者认为,本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大,操作易行,对颈髓和神经根减压较彻底等优点,是治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V. Seifert 《Acta neurochirurgica》1995,135(3-4):105-121
Summary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myelopathy due to 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sis (MSCS) is currently performed by either anterior or posterior approaches.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underlying disease involving more than one cervical segment, as well as the patho-bio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spondylotic cervical spine, adequate de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 and correction of hypermobility should be achieved by surgery in one stage, in order to achieve positive immediate and long-term benefit for the patient suffering from progressive myelopathy. Recently, anterior decompressive surgery, consisting of single or multi-level vertebrectomy, microsurgical epidural decompression and osteosynthesis has emerged as an aggressive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MSC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a series of 92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cervical myelopathy due to MSCS operated on using the above described combined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 results from a limited number of clinical studies of anterior decompressive surgery in MSCS patient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onsiderations, surgical indications, surgical technique as well as clinical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anterio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SCS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颈髓受压而引起的综合征,常伴脊髓功能异常。手术治疗是解决颈髓受压最确切而有效的手段。该文结合颈椎常见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并发症,简要探讨颈椎常见手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度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重度颈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20例,分期后路-前路联合手术1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并计算术后3、6、12、24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改善率,定期复查MRI了解脊髓神经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50(36.5±4.0)个月。JOA评分:术前6.1分±2.1分;术后3个月为6.5分±2.4分,改善率为4%±2%;术后6个月为7.1分±3.2分,改善率为9%±4%;术后12个月为10.7分±3.5分,改善率为42%±15%;术后24个月为11.3分±3.6分,改善率为48%±18%;末次随访时为11.9分±3.8分,改善率为53%±17%。末次随访优2例,良18例,可9例。定期复查MRI可见手术节段脊髓减压充分,椎管通畅程度进行性好转。结论重度颈椎病手术治疗有效,但脊髓神经功能恢复难以达到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