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肠道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收治的100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接受肠道益生菌治疗,均治疗60 d。记录治疗前后肝肾代谢指标(转氨酶、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脂肪肝指数(FLI)<30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42/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I<30发生率为66.00%(33/50),对照组FLI<30发生率为42.00%(21/50),观察组FLI<30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治疗NAFLD能有效改善患者肝肾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秀  龙辉 《医学综述》2021,(1):136-140,145
由于肥胖症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也是慢性肝损害的主要原因,而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NAFLD发病的原因之一.除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肠道黏膜屏障损害、肠上皮通透性改变以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增加外,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使人们对益生菌补充剂作为NAFLD潜在的治疗方法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鲍中英  邵淑君 《循证医学》2016,16(4):212-213
肥胖是二十一世纪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据WHO报道,截止到2014年,全球有19亿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其中包括6亿肥胖个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与很多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以及几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尽管有许多预防和治疗肥胖的策略,但有效的手段非常有限,大多数患者难以坚持、疗效甚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寻求新的方法来降低肥胖的流行和随之带来的疾病负担[1],新近研究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3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肝功能异常者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联合常规益生菌,对照组只单纯予常规护肝药或随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功能预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6.
陈怡文  王磊  唐斯伟  曾鹏  钟万 《广东医学》2021,42(11):1360-1363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NAFLD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低脂饮食、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有氧运动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两组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血清脂质过氧化指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氧化脂质(LPO)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TC、TG、ALT和γ-GT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ox-LDL和LPO水平显著下降,血清T-AOC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值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23%较对照组80.95%更佳(2=4.09,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NAFLD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肝功能,调节脂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亢进,对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现已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的增高,对其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相关的研究逐年增多.本文将对肠道菌群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领域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8.
尹昕茹  陈东风  文良志 《重庆医学》2018,(21):2765-2767,277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硬化是NAFLD演变的终末期阶段,是临床上隐源性肝硬化最为常见病因.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无典型临床表现,亦无特异性无创性实验室检查可用于明确诊断,临床上常常漏诊、误诊.此外,在治疗上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可用于NAFLD相关肝硬化(NAFLD-LC)治疗.因此,重视NAFLD-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文章旨在通过检测NAFLD患者的粪便钙卫蛋白(FC)及粪便菌群多样性,探讨NAFLD患者肠道炎症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8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12例健康对照(HC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粪便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  相似文献   

10.
魏新朋 《黑龙江医学》2021,45(7):722-72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9年2月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NAFLD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常规治疗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牙周基础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伴牙周炎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牙周科就诊的30例NAFLD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对牙周临床指标、肝功能水平及血脂进行检测,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与牙周基础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从(3.76±0.46)mm下降至(2.30±0.37)mm,临床附着水平从(4.90±0.48)mm下降至(3.90±0.49)mm,全口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从(88.93±5.05)%下降至(20.47±5.98)%;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从(61.60±12.07)U/L下降至(45.82±11.8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从(54.71±11.20)U/L下降至(44.87±11.36)U/L;此外,总胆固醇从(5.63±0.24)mmol/L降低为(5.23±0.24)mmol/L,三酰甘油从(1.90±0.10)mmol/L下降至(1.63±0.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从(2.78±0.30)mmol/L降至(1.78±0.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从(1.25±0.05)mmol/L升高至(1.39±0.06)mmol/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NAFLD伴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牙周状态明显好转,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牙周基础治疗可能是NAFLD伴牙周炎患者的治疗管理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菲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患者的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代谢正常无NAFLD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1) NAFLD组B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NAFLD组FPG、2hPG、HbA1c、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无明显差异(P>0.05).(3) NAFLD组ALT、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GG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伴有超重/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情况及对肠道菌群的潜在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高糖(high-fat and high-sugar,HFHS)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治疗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治疗组。采用HFHS饮食喂养制备大鼠NAFLD模型,给予人参皂苷Rg1灌胃干预治疗4周。麻醉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计算肝重/体质量的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四跨膜蛋白8(TSPAN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其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n=15)和高脂饲料组(HFD,n=15)。Western blot检测1、3、6月末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PAN8的表达水平。HepG2细胞分成6组:完全培养基培养,无其他处理的命名为对照组(CON);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以构建NAFLD细胞模型的命名为FFA组;TSPAN8过表达细胞命名为PCDNA-TSPAN8组,其对照为PCDNA3.1 组;FFA处理后的PCDNA-TSPAN8命名为PCDNA-TSPAN8+FFA组,其对照为PCDNA3.1+FFA组;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和FFA组细胞中TSPAN8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CDNA-TSPAN8+FFA和PCDNA3.1+FFA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qRT-PCR检测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同喂养时间ND组相比,HFD喂养3、6月的小鼠肝组织中TSPAN8的表达下降(P<0.05)。q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与CON组比较,TSPAN8在FFA组中的表达下降(P<0.01)。与PCDNA3.1+FFA组相比,PCDNA-TSPAN8+FFA组中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01)。qRT-PCR示,与PCDNA3.1组比较,脂肪酸转运蛋白 5(FATP5)在PCDNA-TSPAN8组中表达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FATP5在FFA组表达上调(P<0.001)。结论 TSPAN8参与NAFLD的脂质代谢,细胞过表达TSPAN8可能通过降低FATP5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内脂质的沉积,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肝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可被分为以糖原累积为特征的糖原性肝病和以脂肪累积为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本文主要讨论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介绍了载脂蛋白等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脂质在肝脏沉积;介绍了脂质对肝内信号通路、巨噬细胞极化等方面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NAFLD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及其前体代谢物水平,及肠道中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表达量,探讨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在NAFLD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118例受试者,分为NAFLD组86例和健康对照组32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TMAO及其前体代谢物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粪便中目标细菌DNA的表达量。结果 NAFLD患者血清TMAO、三甲胺(TMA)及胆碱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含量与TMAO的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NAFLD患者粪便中乳酸杆菌、直肠真杆菌表达量增加(P <0.05),双歧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减少(P <0.05);血清TMAO水平与粪便中直肠真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r=0.280,P<0.05),与双歧杆菌的数量呈负相关(r=-0.332,P<0.05)。结论 血清TMAO水平与NAFL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AFL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失衡,且与TMAO存在关联,推断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生成TMAO在NAFLD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率在中国居民中呈迅速上升趋势,但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手段依旧缺乏.由于肠道与肝脏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在NAFLD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可造成肝脏受损.目前,多项动物实验结果支持益生菌对NAFLD的预防和抑制作用,采用益生菌对NAFLD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量较少,但现有数据均显示服用益生菌可改善患者症状.今后需开展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24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组,喂普通饲料。剩余16只喂高糖高脂饲料构建NAFLD模型,6周末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每组8只。雷帕霉素组用2.8 mg/(kg·d)雷帕霉素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肝组织TC、TG水平。检测并比较各组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Ⅱ/LC3B-Ⅰ、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肝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大多数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油红O染色可见大多数肝细胞内含有脂质被染成橘红色。雷帕霉素组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可见脂肪空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儿童精神分裂症(COS)患者糖脂代谢、肝功能及泌乳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8例COS患者(13~17岁)进行为期至少2周的奥氮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质量、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GLU)、泌乳素(PRL)的变化.结果 服药治疗后患儿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0±1.90) kg(P<0.01).治疗后患儿的ALT、AST、TC、TG、PRL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是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治疗前后体质量的变化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r=0.366、0.377,P<0.05);而治疗前、后患儿的PRL与体质量的改变则呈负相关(r=一0.432,P<0.01).结论 奥氮平可以导致COS患者的体质量增加,ALT、AST、TC、TG、PRL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