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7±0.11)L,而治疗后1 d及治疗后4 d分别上升至(3.22±0.21)L、(4.10±0.25)L。常规组中治疗前的TLC肺通气指标为(1.46±0.13)L,而治疗后1 d及治疗后4 d分别上升至(1.85±0.17)L、(2.41±0.23)L,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从PO2肺换气指标来看,联合组治疗前的PO2(59.86±6.36)L,治疗后1 d及治疗后4 d分别上升至(72.32±7.25)L、(79.68±7.36)L。两组的PO2肺换气指标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1 d和4 d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4 d、1 d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慢阻肺呼吸衰竭症状,强化肺部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驱动(P0.1)及呼吸肌力(PImax、PEmax)、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普通治疗组(30例)与无创通气干预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呼吸中枢驱动、呼吸肌力及血气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均存在高中枢呼吸驱动、低呼吸肌力情况,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2)普通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0.1、P0.1/PImax、PaCO2下降,PImax、PEmax、pH、PaO2上升,但FEV1.0(%)、FEV1.0/FVC无改善;(3)无创通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0.1、PaCO2、P0.1/PImax、PImax、PEmax、pH、PaO2有改善,且较普通治疗组FEV1.0(%)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无创通气干预组较普通治疗组改善PaO2、PaCO2更为明显,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0.1、PImax、PEmax的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干预治疗对AECOPD呼吸驱动、肌力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手动抗阻呼吸肌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且符合相应标准的AECOPD患者69例。患者入院后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主动抗阻呼吸肌训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吸气压(MIP)与最大呼气压(ME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短期主动抗阻呼吸肌训练联合NPPV等常规治疗能进一步缓解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与呼吸困难,改善通气与肺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将56侧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普通治疗组(30例),与无创通气干预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均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存在Ⅱ型呼吸衰竭,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普通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PaCO2下降,pH、PaO2上升,但FEV1.0(%),FEV1.0/FVC无改善。(3)元创通气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PaCO2、pH、PaO2均有改善,且较普通治疗组,还出现FEV1.0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差值比较,元创通气干预组比普通治疗组在短期治疗后对于PaO2、PaCO2的改善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FEV1.0(%),FEV1.0/FVC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干预治疗能够改善PaO2、PaCO2及FEV1.0(%)指标,较普通治疗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同压力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功的影响.方法 1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不同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 (1)与自主呼吸(SB)相比,常规压力支持(PS)和高压力支持水平(H-PS)时的潮气量(VT)(P<0.05)、分钟通气量(VE)(P<0.01)均显著增高.高呼气末正压(H-PEEP)时的VT和VE无显著增高(P>0.05).(2)SB时的吸气肌肉做功与呼气肌肉做功分别为0.89±0.24和0.03±0.04 J/L,3种通气方式时的患者吸气肌肉做功均明显减少(P<0.01),PS、H-PEEP、H-PS分别为0.22 0.17、0.26±0.23和0.22±0.19J/L;但呼气肌肉做功也均显著增高(P<0.01),PS、H-PEEP、H-PS分别为0.29 0.29、0.35±0.42和0.58±0.26 J/L.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NIPPV可减轻患者的吸气肌肉负担,PS、H-PEEP和H-PS时患者吸气做功分别减少75%、71%和76%;但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过高可呼气肌肉做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IPPV治疗,并将其分为NIPPV治疗成功组和NIPPV治疗失败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RR)、心率(HR)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56例患者经NIPPV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血气指标迅速改善,最终获得康复出院,NIPPV治疗成功率为82.4%。12例经NIPPV治疗48后呼吸困难和血气指标无变化或进行性恶化,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NIPPV治疗失败率为17.6%。改用有创通气的12例患者,7例死亡,5例最终获得康复出院,总的抢救成功率为89.8%。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及早使用NIPPV治疗,如经NIPPV治疗48h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恶化,应及时转换为有创通气,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的生理学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患者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9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感觉最舒适通气压力水平时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1)患者感觉“最舒适”的IPAP为(1311±289)cmH2O,EPAP为(433±050)cmH2O。(2)与自主呼吸(SB)相比,NIPPV时的潮气量(VT)从050L升到057L(P<005),分钟通气量(VE)从1013L上升到1286L(P<001);(3)与SB相比,NIPPV时的跨膈压(Pdi)、压力时间乘积(PTP)和患者吸气做功均明显减少,分别减少74%、78%和73%(P<001)。(4)NIPPV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中采用适应性逐渐增加吸气压力,寻找患者感觉舒适的最高压力的方法设定吸气压力水平,可减轻患者的呼吸肌肉负担,改善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处于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每天接受经鼻/面罩NIPPV治疗,共3月,观察患者使用前后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接受NIPPV治疗的患者运动能力、血气、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家庭NIPPV能改善处置缓解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Ⅱ型呼衰的效果。方法:将82例COPD急性Ⅱ型呼衰患者分为A1、A2、B1、B2四组,A1组予以常规治疗,A2组在A1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泵入。B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B2组在B1组基础上泵入呼吸兴奋剂。相互比较各组血PO2、PCO2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结果。结果:对于COPDⅡ型呼衰患者,A2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等较A1组有所改善。B1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较A2组有所改善,B2组相对B1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呼吸兴奋剂对无机械通气存在Ⅱ型呼衰的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氧水平,减轻PCO2储留,改善临床症状,但对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未见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韩文慧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5):656-657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不断发展,其适应证越来越广,可辅助抢救治疗许多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等。COPD是我科的常见病,2005年以来,我们对我科部分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该技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了解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失败相关因素,探讨NIPPV治疗失败需转换为有创通气时机。②方法 对67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病人进行NIPPV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为NIPPV失败组和NIPPV成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变化,分析其与NI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③结果 NIPPV失败组25例(37.31%),入院初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低于NIPPV成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NIPPV成功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13~6.8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O2〈6.0kPa,PaCO2〉10.0kPa,pH〈7.10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NIPPV失败组治疗后6h内动脉PaO2、PaCO2和pH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而成功组则显示有明显改善(t=3.49~6.35,P〈0.05)。④结论 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病人显著异常的PaO2、PaCO2和pH是导致NIPPV治疗失败相关的因素。NIPPV治疗初期(6h内)动脉血气有无显著改善亦可作为预测NIPPV治疗成功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BIPAP呼吸机对43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h、1d、3d的动脉血气及临床变化。结果43例患者中8例在治疗过程中改为有创机械通气,其余35例经NIPPV治疗后,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pH明显升高(P〈0.01),意识逐渐恢复,均成功脱机。结论BIPAP对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医学研究》2016,(12)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及氧代谢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0、TLC、PEF25、PEF50优于对照组,氧代谢指标ERO2、Sv O2、VO2、Ca O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氧合状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气体交换及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价值,分别对60例此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pH,PaO2,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无创通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十分明显,而常规治疗组除PaO2升高明显外,其他均明显改善。患者恶化需气管内插管的百分率无创通气明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法能明显纠正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内插管常规机械通气的百分率,是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近期入院的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采用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NIPPV)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结果:采用结合方法治疗的病人,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好转,呼吸频率与心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NIPPV结合传统治疗方法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不同压力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做功的影响。方法:对17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应用NIPPV治疗,分别在低吸气压力支持(IPAP)、“最舒适”IPAP和高IPAP三个压力水平通气15分钟以上,比较不同压力水平下患者呼吸做功的改变。结果:自主呼吸相比,NIPPV增加分钟通气量(VE)的同时,总的呼吸做功(Wtot)明显增加(P〈0.05),而吸气肌做功占总吸气做功百分比(Wi,p/Wi)明显减少(P〈0.05),最舒适IPAP为13.11±2.8cmH2O,呼气压力支持(EPAP)为4.33±0.50cmH2O;在最舒适IPAP时,Wi,p/Wi降低到基础值的(15±14)%。结论:MPPV可以显著降低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吸气肌肉做功。吸气肌做功减少的比例与IPAP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预后。方法本次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均为急性发作期,有Ⅱ型呼吸衰竭合并。随机分组,就吸氧、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 H、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7.39±0.02)mm Hg、氧分压(48.4±5.6)mm Hg、p H(91.5±6.2)、血氧饱和度(71.4±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7.34±0.03)mm Hg、氧分压(54.4±6.3)mm Hg、p H(85.1±4.8)、血氧饱和度(65.3±5.3)%(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缓解临床症状,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COPD并呼吸衰竭病例,使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共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为治疗组,共40例,观察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在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NIPPV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不同压力上升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呼吸功的影响。方法 11例AECOPD患者接受NPPV治疗,压力支持水平设置为试验前感觉舒适的水平,压力上升时间设置为0.1、0.3和0.5 s(分别称为T1、T2和T3),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①与自主呼吸(SB)相比,NPPV时T1、T2和T3呼吸频率稍增快,但无显著差异;SB时吸气时间(Ti)为(0.97±0.04)s,T2和T3时Ti均显著增高,分别为(1.08±0.05)s和(1.14±0.06)s(P<0.05);与SB时的潮气量(VT)和分钟通气量(VE)相比,NPPV的VT和VE稍升高,但无显著增高(P>0.05)。②SB时的压力时间乘积(PTP)与跨膈压(Pdi)分别为(19.02±1.86)cm H2O.s和(12.21±2.56)cm H2O,3种不同压力上升时间时的患者PTP均明显减少(P<0.01),分别为T1(7.09±1.04)cmH2O.s、T2(10.43±2.04)cmH2O.s和T3(12.94±1.72)cmH2O.s;NPPV时的Pdi也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NIPPV(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予鼻导管吸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可以迅速减轻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缓解呼吸困难,避免或减少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