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螺内酯从造模开始每日1mL 100mg@kg-1灌胃,共7wk.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组胶原面积比Ⅰ型胶原分别为:2.84±0.86,5.41±2.08,Ⅲ型胶原分别为:2.95±0.82,5.35±2.30.螺内酯组Ⅰ/Ⅲ型胶原增生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螺内酯可使肝组织Ⅰ/Ⅲ型胶原沉积明显减轻,提示螺内酯可明显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ALD在肝纤维化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肝煎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00mL@L-1四氯化碳(CCl4)sc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将80只(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和益肝煎剂组(D组)各20只.后两组于造模的同时开始给药,观察10 wk.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Picric acid-Sirius red)染色显示Ⅰ,Ⅲ型胶原.偏振光显微镜下区分Ⅰ,Ⅲ型胶原.用半定量评分方法判断细胞变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益肝煎剂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脂肪变性积分分别为2.00±1.36和3.17±0.75(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少于模型组,纤维化程度积分分别为1.32±0.57和2.33±0.82(P<0.01).结论益肝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益肝煎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00 mL·L~(-1)四氯化碳(CCl_4)sc制备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将80只(雌雄各半)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和益肝煎剂组(D组)各20只,后两组于造模的同时开始给药,观察10wk。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Picric acid-Sirius red)染色显示Ⅰ,Ⅲ型胶原,偏振光显微镜下区分Ⅰ,Ⅲ型胶原。用半定量评分方法判断细胞变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益肝煎剂组大鼠肝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脂肪变性积分分别为2.00±1.36和3.17±0.75(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少于模型组,纤维化程度积分分别为1.32±0.57和2.33±0.82(P<0.01)。结论益肝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研究螺内酯对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形成的动态变化.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正常饮食,皮下注射花生油;肝纤维化模型组(42只)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和螺内酯预防组(40只)造模方法同模型组,螺内酯每日100mg/kg灌胃.分别于第2、4、6、8周随机处死8只大鼠,取肝组织测定胶原面积和胶原定量,眼球采血检测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含量.结果螺内酯预防组较模型组同期肝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 05),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螺内酯有明显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大鼠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评价螺内酯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1)肝硬化模型组(A、B组各10只)体积分数40%的四氯化碳(CCl4,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皮下注射,3 ml/kg,每周2次,其中A组注射10周,B组注射13周;(2)螺内酯组(C、D组各10只)CCl4注射的同时给予螺内酯20 mg/(kg·d)灌胃,其中C组灌胃10周,D组灌胃13周;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饮水.分别于第10周末处死A、C组大鼠,13周末处死B、D组及对照组大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第10周末时,螺内酯组d1(Ⅰ)、α1(Ⅲ)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5).第13周末时,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血清Ⅰ型前胶原(proeollagenⅠ.PCI)端肽.Ⅱ型前胶原(PCⅡ)端肽含量的影响,探讨螺内酯能否抑制AMI后胶原合成以及阻抑AMI后早期左室重塑。方法:44例AMI未经静脉溶栓或溶栓未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1例.螺内酯组17例,卡托普利组16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44倒患者发病后1周、4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Ⅱ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NP)含量.超声心电图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问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室重量。结果:①AMI后4周.螺内酯组血清PINP,PinNP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Ⅰ/Ⅲ高于常规治疗且与卡托普利组无明显差异;②螺内酯组治疗21天后其血清PⅠNP,PⅢNP及左室重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下降.而Ⅰ/Ⅲ比值升高(P〈0.05);③AMI后28天血清PinNP含量与左室重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711、P〈0.01.r=0.480、P〈0.01)。结论:螺内酯可以抑制AMI后PCⅠ、PCⅡ合成,从而减轻左室重量.抑制一已、室腔扩张,阻抑AMI后早期左室重塑,其效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相近。  相似文献   

11.
付敏 《山东医药》2006,46(29):53-54
将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32例、B组30例和C组32例,三组均予常规治疗并加用螺内酯。螺内酯用量为A组60mg/d,B组240mg/d.C组480mg/d,均分3次口服,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血清醛固酮、Na^+、K^+、BUN、Cr及24h尿Na^+变化。结果治疗3周血清醛固酮水平A组无变化;B组、C组血清醛固酮明显降低,24h尿Na^+明显增加,水钠潴留减轻,腹水减少。C组3例出现低钠血症、1例高血钾、BUN、Cr升高。认为60mg/d螺内酯对血清醛固酮无影响;240mg/d及480mg/d螺内酯均能显著降低血清醛固酮水平,但后者副作用较大;治疗肝硬化腹水时螺内酯的理想剂量为240mg/d。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前壁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 2 5mg ,bid。两组均在入院后第 1、7、2 8、6 0天采血检测PⅢNP含量。结果 :AMI后血清PⅢNP增加 ,与正常人PⅢN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4± 2 .13)∶(2 .12± 1.78) μg/L ,P <0 .0 5 ]。治疗第 2 8天后 ,治疗组PⅢ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4 .78± 2 .0 1)∶(5 .98± 2 .6 5 ) μg/L ,P <0 .0 5 ]。结论 :在AMI后早期使用螺内酯治疗可以降低PⅢNP含量 ,减少Ⅲ型胶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扁桃甙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桃仁有效单体扁桃甙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注大鼠肝脏,以11%Metrizamide分离出贮脂细胞,传一代培养后分别加入10-4-10-9mol/L浓度的扁桃甙液温育72h,分别作细胞增殖和细胞产生胶原的测定.结果低浓度药物能减少[3H]胸腺嘧啶核苷细胞内掺入量及抑制[3H]脯氨酸掺入于细胞分泌的胶原酶敏感蛋白和细胞层胶原酶敏感蛋白中,其中尤以10-8mol/L浓度最为明显,其对贮脂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250%,培养液和细胞内胶原产生的抑制率分别为242%和268%.结论扁桃甙能抑制活化贮脂细胞的增殖和产生胶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组织 型胶原 ( - C)、层粘蛋白 (L N)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 2 5 0 m l/ L CCl4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 ,并同时给于秋水仙碱、抗纤软肝颗粒小和大剂量治疗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 - C、L N。结果 :抗纤软肝颗粒能有效抑制 - C、L N的生成和沉积 (P <0 .0 1) ,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P <0 .0 1) ,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 :抗纤软肝颗粒能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IFN-α治疗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0 引言IFN-α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的有效抗病毒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注意到 IFN-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临床报道较少,且临床观察结果意见不一致.为此,我们动态观察了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 IFN-α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疗程、疗效、转归的关系,旨在探讨IFN-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8.
螺内酯对老年人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老年人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轻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67例为观察组,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螺内酯组(34例);另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半端肽(PⅢNP)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超测定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PⅢNP和血浆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螺内酯组血PⅢNP和BNP均明显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亦明显下降(P<0.05,<0.01)。结论:在老年人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DCM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4组:DCM对照组、螺内酯干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量分别为生理盐水10ml/(kg·d),螺内酯10、20、40mg/(kg·d),并于给药8周后处死取心肌观察胶原含量,测定胶原容积百分比,取血清检测BI型前胶原氨端肽(PmNP)。多组均数比较用q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比较:螺内酯干预中剂量组(12.13±0.45)%、高剂量组(11.30±1.10)%与DCM对照组(24.33±0.92)%比较减少(P〈0.05)。血清PIHNP水平比较:螺内酯干预中剂量组[(131.95±9.20)ng/ml]、高剂量组[(226.08±22.10)ng/m1]与DCM对照组[(234.17±26.60)ng/ml]比较下降(P〈0.05)。结论予以DCM大鼠螺内酯20ml/(kg·d)或40mg/(kg·d)治疗8周可改善胶原沉积,一定程度上逆转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