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施治”是担国医学的特点人一,“辨证施法”是整骨手法的关健,如何辨证施法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自治多效”,又说“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由于患者年令有别,遭受暴力有所不同和骨折有轻重之分。所以术者和助手必须熟悉,全身各部位,特别是四肢骨骼,关节解剖特点和肌  相似文献   

2.
陈德全 《中外医疗》2009,28(3):118-119
泌尿系统结石属于中医“腰痛”、“砂淋”、“尿血”范畴。本文探讨了泌尿系统结石的辨证施治,从三方面进行辨证施治:一辨急性期和慢性期;二辨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三辨结石的性质。从而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提供详细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 或谓,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只有一字之别,意义略同,似乎没有什么需要深究的。果然是这样吗?不,我认为这一字之别,含义大相径庭,值得推敲。试作比较分析如下。论治的“论”,它具有思维、分析,判断、如何决舍等含义,意境比施治要广阔的多。辨证论治的“辨”和“论”,具有同等重要的性质,虽然论治要根据辨证,但有其一定的独立性,辨证施治则不然——施治即是直接施予,“施”之与“辨”只是一种从属关系,施治依附辨证,不体现有何独立  相似文献   

4.
我院中医骨伤科专家李堪印教授认为:“辨位施法”是中医伤科外治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介绍了“辨位施法”的含量及其与“辨证论治”原则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辨位施法”的基本方法以及李堪印老师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头痛的辨治     
头痛是一个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发作过程中,情况非常复杂,辨治并非简易。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位有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证候有寒热虚实之辨,既涉及脏腑、经络,又与五官有联系。今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大概情况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分析清楚,辨证施治才能确切。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其位最高;脑为元神之府,其用最灵。五脏精华之血,六  相似文献   

6.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最大特色之一。它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综合应用于临床,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普遍原则,也是诊断治疗的根本方法。辨证施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是辨证施治的简略说明。辨  相似文献   

7.
针灸临床上,要在明辨病位、病因、病性、病机、证候等基础上,才能依据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的原则确定腧穴;要在辨明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针灸方法和刺灸技术。而各种不同的辨证方法对这些辨证要素的辨别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因此从"治"谈"辨",各种辨证方法均适宜于针灸临床。在各种辨证方法中,经络辨证至关重要,辨病位是核心,并可以兼辨病性。经络辨证适合于几乎所有的病症甚至是一些疑难病、复杂病的辨治,尤其对肢节、官窍、皮外科病等病位较明显、局限的疾患最为适宜。脏腑辨证不可或缺,在确定脏腑病位基础上辨证候是关键,脏腑辨证适合于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脏腑病、无明显局限病变部位的疑难病,以及一些官窍病等。八纲辨证执简驭繁,辨病性是根本,对于表里、寒热、虚实证错综复杂者,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使用范围较广。另外,病因辨证在针灸临床中对于辨病位、辨病性、选穴和选择刺灸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气血津液辨证常与辨经络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指导针灸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因此,从"辨"谈"治",诸种辨证方法各有所长,针灸临床要择宜而用,针灸临床中虽然以经络辨证为基本辨证施治的方法,但应与其他多种辨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责任制护理深入对’展的形势下,如何发挥中医特色,写好中医护理病历,笔者就此谈谈肤浅的体会。1资料调查,找出护理诊断1.1收集资料的内容及方法:中区以辨证施治为特点,它既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辨病治疗。根据辩证施治的观点,中医护理工作也应以“辨证施护”为特点。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必须以四诊为纲,除通过望、闻、问、切及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等资料的搜集外还应与患者亲切交谈,从中了解其情志,活动并参阅医师的病历,了解医师对病情的辨证。此外,应向病人家属了解其饮食习惯,家庭情况,尤其是病人发病前…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郭子光关键词心律失常,脉诊,气虚血瘀,辨证施治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异常。由于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我主要以脉象为依据,通过对脉象“形、势、位、数”的分析,并脉证合参,确定其阴阳寒热虚实之...  相似文献   

10.
辨证施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辨证施治的学习和应用,有以下几点体会。辨证和施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祖国医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治,而辨证则不同于“对症”或“辨病”。对症治疗是因为对某些病因诊断不清,或已做诊而又无法进行病因治疗而采取的一种针对病人症状的暂时性的措施和表面的治疗。如见咳治咳、见热退热、头痛医头的治疗方法,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笔者过去下乡巡回医疗,正值流感流行,有医生就将流感的药物包了很多包,不加辨证,不按病程长短,不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感邪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王永辉  唐宾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145-146
整体性正骨正体法是整体观人、待人和施治的一种方法。在认识论上,强调人一身而天地,人既独立于天地时空,又联系于天地时空。故在方法论上,凡诊断、施治,外则要观气候、地理、时令,要因地、因时而辨证施治,内则要观人察心,因人而异、因心理而异辨证施治。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身心整体而成人,没有孤立的人体,没有孤立于人体之外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三、辨证与诊法1.“辨证”一词导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如“辨痉湿暍脉证”、“辨太阳病脉证”等等。“证”是人体有病而表现出来的病象,根据这些病象可以推知人体的病情,所以古人说:“证者证也”,意思是说“证”是医生看病的证据。“辨证”就是根据病象来辨别病情的意思,也可以说就是根据许多症状的综合表现来辨别疾病的意思。在治疗之前,必须首先明了疾病的本质,所以“辨证”在医疗的实施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关于发病学的概念,既把疾病理解为人体自卫机能和外来病因作斗争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辨治慢性肝病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的根本,治疗慢性肝病,应辨证结合辨病。对证型重叠交杂者应分清主次;当无证可辨时,应遵循“有证辨证、无证辨病”的原则。肝病的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要考虑“病”和“期”的动态变化;对于临证用药,主张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同时治肝不忘和胃、益肾,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对病情复杂者,要善处治疗矛盾,灵活掌握药味和比重,做到“正邪兼顾,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14.
总结朱长庚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经验,其提倡辨证、辨病、辨位相结合,在临床施治时将本病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湿热蕴结、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四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煎剂配合膝部局部外用中草药,临床疗效显著,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比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膝痹病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医骨伤内外兼治,筋骨并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临床辩证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5.
对湿热病的治疗,医家们多宗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湿热病之专著(湿热病篇)(下称《湿篇》),其对湿热病的辨证治疗,除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内容外,更有依病邪侵犯的浅深层次而进行辨证施治的内容。探讨(湿热病篇)的湿热病辨证规律,既能加深了解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在湿热病辨证施治中的作用,又能开拓、启迪湿热病辨治的思路。1对湿热病邪馒犯的浅深层次的认识“湿热之邪,不自表入里,故无表里之分”,言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的途径不是由表入里,是与伤寒相比较而言的,但虽说湿热病邪侵犯人体“无表里之分”,却正如…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向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运用中药治疗疾病要注意结合辨证施治,祖国医学几千年来逐步形成了“辨证施治”的医疗体系,它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临床用药要组织处“方”,组织处方要符合治疗“法”则的要求,治疗法则的确立,有赖于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所以理、法、方、药,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总结李飞教授治疗面瘫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李飞提出诊治面瘫时应遵循“初病审因,次探病机,再明病证,辨证论治”,以祛风通络、疏调筋经为基本治疗原则。临床治疗时,以“重视解剖,依症施治”为基本方针,贯通中西理论,结合表情肌解剖结构,动态化判断神经、肌肉恢复情况,依据症状选取相应经验组穴。重视整合理论,总结理法辨证、分期辨证、症状辨证之“辨证三重”法则,调经、调筋、调神之“治疗三调”理论,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表里证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八纲辨证中,表和里是作为辨别疾病病位的纲领。什么是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等,这些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却每易给人以概念上的某些错觉,兹辨析如下。一、表证辨在解剖位置上,“表”,一般是指皮毛、腠理、肌肉等组织结构。因而“表证”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放射性损伤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从化”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高度概括了病机变化的特征规律,是中医病机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放射线快速、高能、杀伤力强的特点,符合中医学毒邪的特性。毒邪具有明显的“从化性”,放疗毒邪侵袭人体后,根据人体体质差异和侵犯部位的阴阳属性,分别从化为阳毒或阴毒以致病,这可能是放射性损伤演进的关键环节。放疗毒邪侵犯阴虚、燥热体质或阳腑、表位,易从阳化为“热毒”“燥毒”“风毒”,若侵犯阳虚、寒湿体质或阴脏、里位,易从阴化为“痰毒”“瘀毒”。因此,在治疗放射性损伤时,应分清体质阴阳偏颇、脏腑表里部位、病程缓急阶段,辨明各类毒邪导致的病理状态,谨守病机,辨证施治。本文基于“从化”理论的内涵,结合放疗毒邪的致病特点,探讨放射性损伤的病机演变和病证变化规律,以期为放射性损伤的临证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察"肌肤"在中医外科的诊治中必不可少。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色,在中医外科的诊疗中同样至关重要,历代中医古籍中通过辨肿痛、辨脓、辨痒等体表肌肤情况,来判断中医外科疾病的特点,正确指导施治。尤其在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中,《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3本书对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进行了更详细的论述,把体表肌肤的情况和辨证施治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医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