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其中最严重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50%表现为大出血,其 特点是突然发生、出血量较大、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休克、死亡.是肝硬化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我院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硬化8例.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来势凶猛,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我院采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岳绍林 《疑难病杂志》2007,6(2):101-102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第二位,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此,我们将丽枝雪与施他宁进行对照,了解丽枝雪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消心痛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戎二  陈力 《浙江医学》2004,26(12):911-912,95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大约1/3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是:出血量大,再次出血发生率高,每次出血均可使肝功能恶化,病死率高,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本文对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的136例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善得定、垂体后叶素,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药物。我科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此两种药物治疗食管和/或胃底,静...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是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1,3] 。因此 ,对食管和(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及时控制出血 ,并防止复发 ,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近年来用善得定和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共 68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我科收治的经急诊胃镜或止血后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68例 ,男性5 8例 ,女性 10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 4例 ,余为肝炎后肝硬化。三腔二囊管 :上海新亚医用橡…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急性大量失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而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大部分系由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肝硬化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为30%~50%,幸存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0%。近来也有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续彦青  曹毅  赵芳  李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84-108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多为肝硬化所致)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约有40%-70%的肝硬化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约1/3会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首次静脉出血其病死率高达1/3.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目前主张使用内镜下组织胶、套扎、硬化、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受环境及经济的影响,内镜下治疗不能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胃镜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 46例效果良好,治愈出院;5例转外科;1例死亡.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并发症和饮食护理,对治愈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内镜下硬化套扎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急性大出血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注意监测和稳定生命体征,输血或做好输血准备是急诊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及止血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止血治疗的研究。方法:结合临床12年来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的回顾分析。结果: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尽量内科综合治疗,首先气囊压迫止血,同时用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常见急症 ,出血量大 ,病情来势凶猛 ,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传统方法用垂体后叶素。在降低门脉压力的同时还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胸痛、腹痛等副作用 ,甚至可引起脑血管意外等。 1986年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报道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 4h止血成功率 70 %~ 80 % ,比垂体后叶素效果更优 ,且无显著副作用。我们自 2 0 0 2 - 0 1~ 2 0 0 4 - 0 6间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亦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首选内科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大都具有出血快,失血量多,止血难度大,病死率高的特点.我们采用奥曲肽为主的新治疗方法,并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我院1995年-1997年以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为主的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998年至今以奥曲肽治疗为主的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2组治疗前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出血次数及出血量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  相似文献   

16.
赵建红  程相超 《中国医疗前沿》2011,6(6):61+77-61,77
目的探讨内科药物结合内镜下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6例经我科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结果 86例患者中经内科药物或配合应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出血停止,治愈78例,其中内镜下成功止血23例,成功率90.7%,经内科治疗后止血效果差或再出血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因肝功差、出血多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内科药物结合内镜下止血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花费低,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朱美娟 《吉林医学》2012,(30):6700-67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3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门、脾静脉的内径减小、流速增快、门静脉血流量增加。32例患者24 h内出血停止18例,25~72 h内出血停止13例,死亡1例。结论: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护理可以让患者得到尽快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周戎二  陈力 《浙江医学》2009,31(9):1274-127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和最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大约1/3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原因[1].在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时,使用痔环状切除吻合器可以在不切断食管的情况下达到阻断贵门周围反常血流的目的,且安全、简便、止血效果好.现将笔者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根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不同病程,治疗的步骤分为预防首次出血、治疗活动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现代治疗手段包括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在不同病期,依据病情、病人的状况及对治疗的反应和医院的条件来选择治疗手段.本文参考国外目前达成的共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各个阶段的治疗措施,即所谓"内外科程序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朱丽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92-1293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奥曲肽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对照组。结果:奥曲肽治疗组72h内有效止血率高,不良反应少。结论:奥曲肽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