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和测定了厨房空气中烹调油烟的浓度及厨师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无脱排油烟机的8间家庭厨房油烟平均浓度为8.23±4.67mg/m3,11间有脱排油烟机的厨房油烟浓度为2.75±2.46mg/m3;44家宾馆、饭店的厨房均装有脱排油烟机,空气中油烟的平均浓度为1.29±0.65mg/m3。从上述44家宾馆、饭店的厨师中随机抽取115人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厨师微核率和微核阳性(微核率≥4‰)率分别为3.25±5.44‰和33.91%(39/1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51±1.21‰和4.60%(4/8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厨师组微核率和微核阳性率增高可能与接触烹调油烟有关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混苯对工人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0名混苯接触工人及基本条件均衡而无混苯接触的对照工人,进行健康状况初步调查,并分析其口腔粘膜上皮脱落细胞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混 (苯TWA为8.52mg/m^3)、甲苯32.82mg/m^3及二甲4.51mg/m^3),可相起接触工人神衰症状增加,口腔粘膜脱细胞微核率有增高的趋势,多元回归统计结果显示,苯浓度与微核率成正相关。本调查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对工人的健康存在一  相似文献   

3.
石油沥青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石油沥青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以沥青供应站接触石油沥青者为接触组,以既不接触石油沥青又不接触其他毒物者为对照组,进行环境监测和两组人群的遗传学效应、免疫功能、肺功能的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苯并(a)芘和苯溶物平均浓度接触组分别是0.27μg/m3和0.15mg/m3,对照组分别是0.0035μg/m3和0.054mg/m3;接触组生活环境则分别为0.0088μg/m3和0.026mg/m3。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和微核率(LM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数和T、B细胞数,IgA、IgM含量以及接触组男性的FEV1.0、FEV1.0%、MMFR、PEFR、V75、V50、V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石油沥青可引起接触者DNA、染色体和大、小气道的损伤以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甲醛接触人群细胞遗传学效应及个体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甲醛接触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及微核形成率的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学生组、服务员及工人组接触甲醛浓度(TWA)分别为0.011mg/m3、0.508mg/m3、0.017mg/m3、和0.747mg/m3,与对照组相比,工人组的SCEs和MN都有显著性增高,而其他两组的差异则无显著性;工人组的SCEs与MN之间未见有相关性,解剖实验课学生接触甲醛前后,组内的SCEs和MN波动范围更在,SCEs和MN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提示接触较为高浓度的甲醛可诱发人群淋巴细胞实变。并受到接触剂量与遗传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接触环氧丙烷工人的遗传毒理学效应的改变,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了50名接触环氧炳烷工人(其中包装车间20人,车间空气PO浓度122.8mg/m^3;酸化等车间30人,车间空气PO浓度16.6mg/m^3)和42人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接触组SCE(5.68次/细胞)略高于对照组(5.39次/细胞),两组结果差异,P〈0.05。接触组的  相似文献   

6.
丙烯腈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低浓度(1.040mg/m3)丙烯腈(Acrylonitrile,AN)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24名AN作业工人(接触组)和224名不接触毒物工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①AN作业人群可有类神经症和咽部刺激等症状,其中头昏、记忆力减退、胸闷、食欲不振等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②血清 -GT、USC N平均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③接触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吸烟与AN遗传效应之间有某种协同作用。结论认为 AN在低于国家最高容许浓度(2 mg/m3)下,对接触人群仍会发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改良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对接触混苯的工人及非接触的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测定。结果,混苯接触组的微核率,微核阳性率及微核细胞率分别为1.548%、45.16%及1.194%;对照组分别为0.56%、13.33%及0.433%,两组的三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均有做显著性差异。两组白细胞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两组工作环境空气中混苯测定结果表明,混苯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体内微核的改变比白细胞敏感。  相似文献   

8.
对郑州某纺织机械厂铬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作业环境铬酸雾浓度不超标(X=0.03mg/m3)的情况下,观察组淋巴细胞微核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工龄6年以上工人的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接触工人中尿铬超标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亦显著高于尿铬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长期低剂量铬接触,可造成人体遗传物质的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长期接触低浓度环氧丙烷(PO)对职业人群的遗传毒性。方法对PO作业现场进行环境监测的同时,采集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的血样.对染色体畸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DNA加合物(1-HP-腺嘌呤)和血红蛋白加合物(HP-缬氨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PO车间两个岗位作业工人PO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分别为2.6mg/m^3和6.9mg/m^3;PO接触组工人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DNA加合物、血红蛋白加合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染色体畸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PO对职业人群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调查和测定了厨房空气中烹调油烟的浓度及厨师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无脱排烟油机的8间家庭厨房油烟平均浓度为8.23±4.67mg/m^3,11周有脱排油烟机的厨房油烟浓度为2.75±2.46mg/m^3,44家宾馆,饭店的厨房均装有脱排油烟机,空气中油排烟的平均浓度为1.29±0.65mg/m^3。上述44家宾馆,饭店的厨师中随机抽取115人测定了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厨师微核率和微核阳性(微  相似文献   

11.
铬铁合金生产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价铬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方法∶28名男性铬铁合金生产工人和22名男性不接触毒物者检查了血清铬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结果∶接触空气中三氧化二铬平均浓度为0.24~0.65mg/m3(折成CrO3)的车间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微核率及分裂指数与血清铬水平呈正相关,但与工人年龄、工龄无显著相关。结论∶一定浓度三价铬也可诱发细胞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2.
对接触低浓度己内酰胺(caprolactam)的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岗位己内酰胺粉尘平均浓度为3.795mg/m3。结果表明:①己内酰胺暴露人群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并且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出现率升高,但无阳性体征发现。②血清ALT,γ-GT,ALP,CRE,BUN及尿γ-GT等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但接触组人群中BUN与工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③接触己内酰胺女工痛经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④接触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升高,但提示吸烟与己内酰胺的遗传效应之间存在某种协同作用。认为己内酰胺在较低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对接触工人的健康仍会发生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评定苯低浓度污染有毒危险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心理功能测试、胞质阻断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血清唾液酸含量水平测定和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率,对低于32mg/m ̄3苯的作业工人健康早期不良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工人出现情绪激惹,有24%的异常微核细胞率和血清唾液酸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可客观反映职业性苯危害的灵敏指标。方法:测定苯作业车间空气苯浓度和33名苯作业工人及4名非苯作业工人志愿者苯接触后呼出苯浓度、血苯含量及尿酚排出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苯浓度(4.5~348mg/m3)与血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苯含量与尿酚排出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低浓度苯接触时,血苯是一个与毒性相关联的特异性敏感苯吸收指标;尿酚排出量可用作高浓度苯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苯作业对工人外周血液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作业对接触工人外周血液的毒性作用。方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观察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症状与体征、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和淋巴细胞微核率(MN)。结果苯接触组工人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与出血倾向,外周血WBC、Hb、Pt下降人数分别占9.7%、12.5%和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微核率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从事苯作业可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并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对丁苯橡胶作业172对夫妻的自然流产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染色检查,并以包装工154对夫妻做对照组。自然流产率分别为9.3%和3.4%,P〈0.1;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8%和0.6%,P〈0.1;对接触组流产胚胎9例、对照组5例的绒毛进行检查,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67%及未检出,P〈0.01。另对橡胶车间空气中主要毒物苯、苯乙烯的浓度做了测定,苯浓度为12.3-42.4mg/m^3,苯乙烯为29.4-7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接触CS2的危害及其容许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低浓度长期接触CS2的危害及其职业接触容许浓度的研究。方法定点、定时(1990~1995年)检测车间作业环境CS2浓度。对CS2接触工人和对照人群进行神经行为、脑地形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测试。结果CS2接触水平约5mg/m3,其中超过最高容许浓度(10mg/m3)的样品数为15.90%。在此环境中长期接触CS2的工人视野缩小和眼底视网膜有变化者明显增多。连续工龄10年以上者的神经行为、脑地形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试及眼底的检查结果说明低浓度接触CS2仍可影响大脑功能,而对外周神经的影响相对较小;眼底视网膜有渗出灶的检出率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有增殖的新生血管,个别眼底见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结论综合国情,全面权衡,车间空气中CS2的最高容许浓度(暂)仍维持原值,建议CS2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3。  相似文献   

18.
接触甲醛人群鼻粘膜上皮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微核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接触甲醛人群鼻粘膜鳞状上皮细胞微核(NMN)试验和淋巴母细胞微核(LMN)试验发现:NMN率阳性的接触甲醛时间平均加权浓度(TWA)是0.508mg/m38周,比呈现LMN率阳性的TWA0.985mg/m3小1倍,比接触时间364周缩短45倍;连续接触甲醛5年以上工人的NMN率反而低于5年以下者(P<0.05);个体间的2种MN率未见有任何联系。结果提示:鼻粘膜鳞状上皮细胞是甲醛遗传毒作用的靶细胞;高浓度长时间接触甲醛后的NMN率下降可能与甲醛对异粘膜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苯的两种生物标志物现场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年华  宁教中 《卫生研究》1996,25(5):268-270
选择了86名苯接触工人进行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苯浓度的几何均值为31.86mg/m3时,代谢物粘康酸的几何均值为3.153mg/g,尿酚则为31.027mg/g。接触的空气苯浓度分别与代谢物粘康酸和尿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2、0.7301。接触低浓度苯的人群尿酚与外接触的苯水平相关性较差;但粘康酸无论是在接触高的或低的苯浓度情况下,二者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粘康酸在对照组检出水平极低。提示:粘康酸可替代尿酚作为苯的生物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慢性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细胞与微核形成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慢性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液与遗传毒性作用。 [方法 ]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 ,检查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 (Pt)和淋巴细胞微核率 (MN)。 [结果 ]苯接触组工人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与出血倾向 ,外周血WBC、Hb、Pt下降人数分别占 10 1%、13 %和 2 9%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苯接触组微核率 2 64‰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长期慢性接触苯作业可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并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