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差热分析法(DTA)、以氮或空气为气氛,研究固体青霉素钠的热降解反应,按Kissinger(1956)法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59.7kcal/mol)、反应级数(n=1)及频率因子(A=7.4×10~(25)/s)。用DTA求固体药物热降解动力学参数甚为简便,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资料,而且重复性良好,是研究固体药物稳定性的有效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是一类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树皮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研究表明,紫杉醇具有一定的微管毒性,在纺锤体装配期发生作用,可以抑制有丝分裂的进行[1].目前,由紫杉醇开发的制剂作为一种化疗辅助药物广泛的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肺癌等发病率较高的癌症.本文从结构及构效关系、提取分离方法、合成路线和抗癌作用机制几个方面阐述紫杉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初均速加速试验法研究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协同影响规律,并获得相关降解动力学参数.方法: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探讨加速试验方法、含量误差、药物降解程度、温度和湿度组数、温湿度差、平均温湿度等因素对初均速加速试验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然后以维生素C为模型药物,采用初均速加速试验法获得药物的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均速加速试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经典恒温恒湿加速试验基本一致,且实验工作量明显减小.结论:初均速加速试验可以应用于考察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协同作用,预测药物有效期.  相似文献   

4.
探讨热驱动自组装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形成机制、细胞摄取、细胞摄取动力学与降解动力学等进行考察。通过测定巯基、氨基与羧基的浓度揭示白蛋白纳米粒的形成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纳米粒的细胞毒性,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摄取行为,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测定白蛋白纳米粒在细胞内的摄取与降解动力学,并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考察其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结果表明,热驱动自组装法制得的白蛋白纳米粒依靠分子间二硫键与酰胺键而稳定,安全无毒,易于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在胞内降解。载药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粒对紫杉醇有较高的包载。因此,热驱动自组装法绿色环保、操作简便,制得的白蛋白纳米粒可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长春瑞滨及其脂质体的稳定性与降解动力学.方法:考察光和热对长春瑞滨溶液及其脂质体中药物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并拟合模型.结果:长春瑞滨溶液及其脂质体光降解均符合零级动力学;40℃热降解过程溶液组符合一级动力学,脂质体组符合零级动力学;60℃溶液组和脂质体组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结论:脂质体可显著提高长春瑞滨的光和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SN存不同pH乙醇溶液和不同药用基质中的降解动力学特征,探求丹参酮ⅡA(TSN)在纳米载药和释药技术新剂型中的药物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溶解在不同pH乙醇溶液和不同药用基质中的TSN于不同时间的浓度,以剩余百分率(Cr)对时间(t)作图,分别按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方程进行拟合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室温条件FTSN在酸性和中性乙醇中稳定,随着pH值增加其稳定性逐渐下降,降解速率加快,除25℃的pH10~11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外,其余均符合二级动力学特征.结论:TSN在不同载体基质中的降解速率不同,并随温度升高降解速率星不同程度加快,与其它载体基质相比较,中链甘油酸三醑(MCT)中的TSN在不同温度下均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将其作为TSN纳米制剂研究的首选辅料载体基质.  相似文献   

7.
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小鼠血液中紫杉醇含量的HPLC方法,研究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PTX-PM)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样经乙醚提取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4.6mm×25mm,4.6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28∶36∶36),检测波长为227nm,地西泮为内标。小鼠尾静脉给药,特素(市售紫杉醇注射液)给药剂量为20mg/kg,PTX-PM给药剂量为50mg/kg(以药液中紫杉醇含量计)。采用3P87程序计算紫杉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考察PTX-PM给药剂量分别为30,40,50mg/kg时,剂量与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种制剂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特素和PTX-PM的cmax分别为(60.37±17.16)μg/mL和(84.17±12.29)μg/mL,AUC分别为56.02μg/mL.h和56.64μg/mL.h,t1/2(β)分别为1.31h和1.06h。在3种给药剂量下,PTX-PM的AUC0-8h与剂量之间有线性相关性。结论:PTX-PM给药后,紫杉醇迅速地分布于组织,血液中药物浓度低,降低了血液毒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豆杉Taxus的培养细胞作为提取抗癌新药紫杉醇(Taxol)的原料来源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大进展。到目前已知对红豆杉属的10个种或变种进行过细胞培养的研究,有些种培养细胞的紫杉醇含量高于原植物。通过加入生物合成前体和/或真菌诱导子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的含量。紫杉醇酶标免疫含量测定的研究成功标志着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的微量含量测定可以快速进行,为快速筛选高产紫杉醇细胞系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红豆杉的毛状根培养、固定化培养及胚培养等均已研究成功,为生产紫杉醇提供了多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热重、差热分析法研究药物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重(TG)、差热(吣)分析技术在药物配伍禁忌研究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试验选用了维生素C片与氨茶碱片,葡萄糖酸锌片剂与头孢氨苄胶囊四种药品,并粉碎成一200目的粉末后,先将每种药物进行TG、DTA扫描,然后将葡萄糖酸锌和头孢氨苄胶囊各占50%进行混合,维生素C和氨茶碱各占50%进行混合,并分别对这两种混合物进行热重、差热分析。结果实验分析表明葡萄糖酸锌和头孢氨苄胶囊混合及维生素生C和氨茶碱混合都发生相互作用,特别是从它们的DTA曲线看,两组药物配伍后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结论热重、差热分析法的研究结果与通常的考察结果相一致,而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HM—GMS)的热解动力学,初步探讨其热力学稳定性。方法:用差示热分析法(DTA)比较原料、空白做球及HM—GMS的DTA曲线,计算热解活化能、频率因子。结果:HM—GMS热解活化能为93.37 kJ/mol,频率因子平均为2.304×1013/min,说明做球可发生热解反应,但温度不高时速率较低。结论:去氢骆驼蓬碱明胶微球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taxol)是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最早从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得到[1]。紫杉醇能与细胞微管结合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2],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绒毛膜癌、子宫癌等多种人体恶性肿瘤。当前紫杉醇全部从红豆杉的树皮提取得到,由于树皮中紫杉醇含量极低(约0.02%),且红豆杉树林分布较少,生长缓慢,造成该药物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化学合成步骤繁琐,产物复杂[3]。利用真菌发酵合成紫杉醇是一个颇有发展前景的方法,1993年首次从短叶红豆杉的韧皮部中分离到一种能发酵合成紫杉醇的内生真菌[4],目前已经从红豆杉中分离了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杉醇作用于人宫颈癌细胞系HCE1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 以紫杉醇作用于人宫颈癌HCE1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紫杉醇处理前后的HCE1细胞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差异蛋白质.使用western 免疫印迹对其中2个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 : 通过对紫杉醇处理前后宫颈癌细胞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找到差异蛋白质点42个.选择表达量差异较明显的21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15个蛋白质得到鉴定.这些蛋白质包括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 A)、α-烯醇化酶(α-enolase)、角蛋白8(keratin 8)、热休克蛋白90(HSP90)以及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1A)等.结论 :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紫杉醇处理前后宫颈癌细胞系HCE1差异蛋白质15个,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参与紫杉醇对宫颈癌细胞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紫杉醇纳米脂质体(PTXN)动物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紫杉醇(PTX)药物浓度,测定动物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该试验采用的高效液相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在血浆浓度为0.51~25.6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有良好的相关(r=0.9996),回收率RSD<9%.紫杉醇和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房室模型,紫杉醇和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t1/2β分别为(1.301±0.213)h、(0.516±0.228)h;t1/2β分别为(34.361±5.981)h、(11.223±1.191 )h;Vd分别为(0.621±0.078)L、( 0.823±0.079)L;CL分别为(0.038±0.017)L/h、(0.098±0.012)L/h;K10分别为(0.044±0.011)h、(0.136±0.018)h;K12分别为(0.238±0.041)h、(0.768±0.251)h;K21分别为(0.332±0.056)h、(0.589±0.189)h;AUC0→24分别为(341.123±19.342 )mg/(h·L)、(198.124±23.857 )mg/(h·L);AUC0→∞分别为(735.201±168.260)mg/(h·L)、(269.298±35.435 )mg/(h·L).结论 紫杉醇和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均符合二室房室模型,但紫杉醇纳米脂质体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大,有效作用时间延长,有利于抗肿瘤,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改善紫杉醇的体内分布,提高其安全性和抑瘤作用.方法 以新型半乳糖化胆固醇,(5-胆甾烯-3β-氧基)4-氧代-4- [2-乳糖酰胺基乙氨基]丁酸酯(CHS-ED-LA)为肝靶向辅料,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和物理性状.构建肝癌细胞HepG2的荷瘤裸鼠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商品名为泰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分析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抑瘤作用.另外,分别将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秦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观察各药物的最大耐受量(MTD).结果 成功构建主动靶向肝癌组织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2%以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观摹本呈圆整状且均匀分散,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78.5±27.8) nm和(88.6±32.5) nm.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剂型相比泰素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组织分布检测显示,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肿瘤组织靶向效率较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均有提高,而其他器官中药物分布相对降低.紫杉醇脂质体2个剂型的最大耐受量均高于泰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以相同的紫杉醇剂量给药,半乳糖化脂质体相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其抑瘤作用更明显(P<0.05);且半乳糖化脂质体以低剂量给药或延长给药间隔,均能达到优于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的抑瘤作用.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酵传统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提高了紫杉醇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若 《微创医学》1999,18(3):05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1982年由法国Rossel-Uclaf公司成功研制的的抗孕激素药物,经10多年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在基础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的热点课题,而且扩展应用范围更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米非司酮的药物动力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荧光标记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光标记这种非放射性标记技术已成为现代分析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将此技术应用于药物研究并不广泛。荧光染料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选择性等特点,目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量子点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荧光染料的一些缺点,更有利于荧光标记技术在药物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和动力学研究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绿原酸A在水溶液中,于不同pH值、温度、光照、初始药物浓度等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UPLC)法考察不同环境下异绿原酸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计算不同条件下的降解半衰期(t1/2)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结果]异绿原酸A在多种条件下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速率呈现pH和温度依赖性;金属离子Fe~(3+)、Fe~(2+)的引入以及紫外光均会使异绿原酸A的降解反应速率加快,而初始药物浓度及氧化的变化对其降解速率影响不明显。在25℃,中性条件下异绿原酸A的降解活化能为96.71 kJ/mol,t1/2为1 381.9 h。[结论]异绿原酸A在酸性,低温环境中较为稳定,高温、强碱、活波金属离子及紫外光均可加速其降解。异绿原酸A在中药材及中成药中广泛存在,此类药物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含铁容器,应选择在低温、避光环境下保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材料作为制备生物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PLGA与紫杉醇(PTX)混溶于二氯甲烷中,制备生物可降解载药PTX-PLGA膜.将制备的膜片置入磷酸盐缓冲液(pH=7.4/4.0)中进行体外降解及药物释放测试.用PTX-PLGA膜的浸提液培养提取的兔食管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选多烯紫杉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提高多烯紫杉醇的体外溶出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溶剂法制备不同载体,不同溶剂和不同药物载体比例的多烯紫杉醇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了体外溶出实验和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同时采用XRD,DSC,ESEM法鉴别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 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对多烯紫杉醇增溶的效果优于PVPk3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且溶出实验2 h时,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10:90)的累计溶出百分率接近于原料药的4倍;XRD,DSC、ESEM显示多烯紫杉醇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态或分子状态存在;高、低剂量大鼠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1%和35.1%.结论 固体分散体能明显提高多烯紫杉醇的体外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改善长春西汀(VIN)的体外溶出特性.方法 分别以PEG6000、PVPK30为载体,用熔融法、溶剂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和体外溶出度试验,考察载体的用量、载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 VIN-PEG6000固体分散体中药物部分以分子状态分散,部分以微晶分散;VIN-PVPK30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VIN-PVPK30的药物溶出好于VIN-PEG6000,但稳定性不如VIN-PEG6000;载体的用量、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溶出介质对药物溶出有一定影响.结论 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VIN-PEG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1∶6∶0.8)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