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的1 717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胃炎、充血/渗出型胃炎、扁平糜烂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胆汁反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70.00%,49.72%,48.86%,47.37%,41.94%,38.1%,34.48%,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71.11%,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0.83%。男性病人HP感染率为47.8%,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3.7%。这表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者更为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及年龄段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C-UST)对660例中老年体检者进行检测HP。其检测值<100 dpm(衰变/nan)为阴性,≥100 dpm为阳性。排除受检者中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HP敏感性药物。结果 (1)体检者660例中HP感染277例(41.9%)。(2)体检者中男性HP感染率为45.4%,女性为39.7%,差异显著(P<0.05)。(3)不同年龄段HP感染情况比较,5059岁人群的感染率明显比60岁以上人群高(P<0.05)。(4)朝、汉族不同民族间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朝鲜族女性HP感染率为39.2%,男47.9%,差异显著(P<0.05)。(5)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P<0.001)。(6)在不同生活习惯对HP感染率进行比较时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的HP感染率高(P<0.05),有饮酒史者较无饮酒史者HP感染率高(P<0.001)。结论通过对HP的准确检测指导临床治疗,针对其病因进行有效地治疗,大力推广将HP抗体检测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之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某部111名执行正常勤务官兵.HP感染率为63.9%.有上腹症状HP感染率67.7%,高于无症状58.1%(P<0.05)。胃镜检出的溃疡病、十二指肠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正常人的HP感染率分别为10%、83.3%、71.4%、64.8%和37.5%(P<0.05),再次论证丁HP感染与慢性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镇江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检者43 21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腹部超声检测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分析NAFLD患病及HP感染情况。结果 NAFLD患病率为31.00%,HP感染率为21.99%。HP感染者NAFL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01);NAFLD患病人群HP感染率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P<0.001)。BMI异常、高血压和HP感染为影响本地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的显著危险因素(均P<0.05)。NAFLD患病率与患者中HP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r=0.821,P<0.001)。结论镇江地区NAFLD患病率较高,且逐年升高,HP感染为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感染后胃粘膜组织p53基因表达改变和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变化。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HP阳性者根除前后及HP阴性者的胃粘膜上皮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及p53蛋白表达状态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HP感染者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显著高于不伴HP感染者(P<0.01),根除前后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HP阳性组突变型p53阳性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在HP相关性胃炎中,p53阳性者的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p53阴性者(P<0.05)。结论:HP可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改变,突变型p53异常表达可能参与此过程。说明HP与胃癌发生动态过程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镇人群1194例HP尿素酶抗体测定对HP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株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作为抗原,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城镇人群1194例HP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试验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0%;HP感染率为40.2%,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上消化道症状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症状者(P<0.05)。其感染率与性别、职业、地区分布、血型和个人烟酒嗜好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和胃炎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胃镜活检标本共12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X-2在胃癌以及各型胃炎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和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P<0.05),COX-2在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HP感染阳性患者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高、中分化胃癌COX-2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结论COX-2在胃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HP感染可使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表达增强,COX-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及产细胞毒素型幽门螺旋杆菌 (CagA+HP)在中国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溃疡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意义。方法 将 492例患者分为 5组进行观察。无症状对照组 (AC组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 (CAG组 )、胃腺癌组 (GCa组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 (DU组 )及胃溃疡组 (GU组 ) ,分别计算各组HP及CagA+HP的感染率以及患者中CagA+HP占HP感染的比例 (CagA+HP/HP) ,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HP感染率在CAG及GCa组略高于AC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DU及GU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AC组 [(P <0 .0 1;CagA+HP感染率及 (CagA+HP/HP) ] ,各相关疾病观察组均显著高于AC组的 2 4.2 %及 33 .8% (P <0 .0 1)。结论 HP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腺癌及消化性溃疡时 ,以CagA+HP感染为主 ,CagA+HP感染率较无症状对照组更高 ,显然 ,在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中CagA+HP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为疾病的防治乃至HP根治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老年患者 33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1 2 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2 0 4例 )行1 4C呼气试验 (1 4C UBT) ,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两项结果均为阳性 (或阴性 ) ,诊断为HP阳性 (或阴性 )。随机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 )老年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HP感染率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2 )老年人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与年轻人对照组呈负相关 ,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 (3)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随胃黏膜炎症的病理变迁而恶化严重 ,感染率随之增加。结论 老年人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检测HP ,对防止病情恶化 ,减少胃癌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515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并与2572例60岁以下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下列结论:(1)幽门螺旋菌(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病因之一但 HP 检出率与萎缩与否无关。(2)老年人 HP 感染率低于其他年龄组,且 HP 感染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3)伴有肠化的患者 HP 检出率低于无肠化者,且老年人伴肠化者的 HP 检出率低于对照组。(4)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H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PHG和5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胃镜、病理检查和H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伴有PHG 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为23.07%,不伴有PHG者为25.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轻度PHG患者Hp感染率为23.80%,重度为20.0%,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脉高压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23.60%比72.0%,P<0.01),但门脉高压患者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与Hp的感染密切相关,活动性胃炎的Hp感染率(53.84%)比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16.94%)显著升高(P< 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率降低,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胃内环境不适合Hp的生存有关。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可能是由Hp感染引起,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胃镜确诊的3 562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对271例行胃黏膜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黏膜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181例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居住地、文化程度、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与HP感染的相关性。 结果 HP总体感染为58.9%(2 097/3 562),男性高于女性(P=0.011),藏族高于汉族(P<0.01),≤50岁者高于≥51岁者(P<0.01)。病理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者HP感染率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者[44.6%(70/157)比57.0%(65/114),P=0.043],伴有活动性炎症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活动性炎症者[63.8%(51/80)比44.0%(84/191),P<0.01],固有层有淋巴滤泡形成者HP感染率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者[88.0%(22/25)比45.9%(113/246),P<0.01]。问卷调查结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农牧区居住(P=0.008,OR=4.45,95%CI:2.03~9.80)、吸烟(P=0.001,OR=3.94,95%CI:1.73~8.96)、经常去公共茶馆(P=0.002,OR=3.40,95%CI:1.55~7.49)、经常食用糌粑(P=0.024,OR=2.88,95%CI:1.15~7.19)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西藏地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不同性别、民族、年龄者间感染率存在差异,高感染率与居住地状况及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HP感染可能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活动性炎症、慢性胃炎伴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以及HP相关性IDA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3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中青年患者进行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胃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所有患者作血常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HP抗体(HP-IgG)检测。将HP感染伴慢性胃炎的IDA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给予铁剂联合HP根治治疗,B组仅给予HP根治治疗,治疗后复查上述血液学指标。结果:HP感染的92例患者中IDA者有52例,IDA的患病率为56.5%;40例无HP感染患者中IDA者有6例,IDA的患病率为15.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IDA患者中,有52例为HP感染,HP感染率为89.7%;74例非IDA患者中,有40例为HP感染,HP感染率为54.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2组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Hb),SI,SF均有显著性恢复,且A组比B组上述血液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为中青年IDA的病因之一,铁剂联合根治HP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中青年HP相关性IDA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疣状胃炎、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p53、p21蛋白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及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胃镜确诊的疣状胃炎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胃癌20例患者进行p21、p53蛋白及HP检测.结果 疣状胃炎、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60.98%和60%(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28.57%(P<0.05);p21蛋白在胃癌及疣状胃炎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5%和39%(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0%(P<0.05);p53在胃癌及疣状胃炎组中的表达率为55%和24.4%(P<0.05),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0%(P<0.05);疣状胃炎组HP感染阳性者中p53、p2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56%,均显著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5).结论 HP感染与疣状胃炎发病相关.HP感染、ras基因激活、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参与了疣状胃炎向胃癌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滨州市体检居民胃部病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滨州市体检高危人群2 929例,进行胃镜检查、C14尿素呼气试验及胃组织病理检查,筛查Hp感染情况。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男性1 604人,Hp感染728人;女性1 325人,Hp感染469人,感染率分别为45.39%和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胃部疾病患者中Hp感染人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部息肉、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女性胃部疾病患者中Hp感染人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萎缩性胃炎、胃部息肉、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非萎缩性胃炎。男、女性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者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感染高发年龄段45~60岁,感染率40.92%~45.81%,不同年龄组间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滨州市体检人群Hp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45~60岁为高感染人群,且多种胃部疾病与Hp感染有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河西走廊中段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分析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粘膜石蜡标本及病理资料,采用W-S银染和革兰染色检查患者组织中Hp感染状况,分析Hp感染与性别、年龄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受检标本Hp阳性率为81.3%(178/219)。浅表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Hp阳性率依次为60.7%、77.4%和85.6%。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率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岁以上组Hp感染率与60岁以下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Hp感染率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在不同性别、不同胃癌组织病理类型、癌组织大小及浸润深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河西走廊中段地区胃癌的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大岛博氏报告了日本人的胃牯膜萎缩比德国人重。近年来可见到许多Hellcohacter pylori(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有着明显关系报告。本概述日本关于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概念、HP感染的诊断方法,胃十二指肠疾患的感染率以及除菌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4例胃癌活检组织中ER和PgR.结果:胃癌ER和PgR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HP阳性胃癌中ER和PgR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1);肠化生、异型增生ER和PgR在HP阳性和HP阴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中ER和PgR表达与HP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胃癌的发生、发展与HP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观察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并在病变部位取3块活组织。对病理诊断为胃癌的235例组织再作必良Gimesa染色,以确立HP感染与否。结果:癌肿病变部位HP感染率在胃窦部占58.33%,胃角部占38.33%,贲门部占37.50%,胃体部占16.95%。在控制不同形态胃癌的影响下,不同部位胃癌间HP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癌肿病变形态HP感染率,在早期隆起型占31.11%,中晚期息内型占75.55%,溃疡型占37.39%,弥漫浸润型占26.67%。在控制不同部位胃癌的影响作用下,不同形态胃癌间的HP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按组织分型,HP感染率在腺癌中占39.0%,粘液癌占6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HP感染阳性胃癌与阴性胃癌患者在年龄、性别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窦部中晚期息肉型癌肿可能与HP持续感染关系最为密切。源于胃组织起源不同,粘液癌HP感染率比腺癌为高。胃癌发生年龄、性别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和胃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G)、20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Dys)和41例胃癌组织标本(Gc)中Rb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ar-thin-Starry细菌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感染率.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率(36.8%)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组(70.0%)和胃癌组(65.9%),P<0.05.胃癌中Rb阳性表达率(48.8%)明显低于胃炎组(94.7%)及不典型增生组(80.0%),P<0.05.胃癌中Hp感染与Rb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p感染可能通过诱导Rb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