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EA-rV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A-rV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MΦ的抗原提呈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FCM0检测MΦ表面分子MHC-I(H-2K^b),MHC-II(I-A^b)及B7(B7-2)的表达,采用荧光抗体直接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表达H-2K^b,I-A^b的表达。结果:CEA-rV接种小鼠腹腔MΦ组(CEA-rVMΦ组)T细胞分泌IL-2的水平较W-VV及NS组显增强(P<0.01),小鼠腹腔MΦ自身表达的I-Ab和B7-2分子较低(分别为41.7%,13.7%),接种W-VV后其I-A^b及B7-2分子表达改变不明显(分别为44.3%和15.1%),而接种CEA-rV后其I-Ab及B7-2分子表达明显增强(分别为87.2%,39.5%),各组CEA阳性肿瘤细胞表面分子MHC-I强表达,却没有MHC-II表达,结论:CEA-rV腹腔接种MΦ可使MΦ抗原提呈功能显增强,MΦ的表达分子MHC-II与B7-2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的主要原因,提示MHC-II与B7-2可能在CEA-rV抗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53Sm标记抗CEA单抗(^153Sm-CEA mAb)对肿瘤的抑制效应,探索^153sm-CEA mAb在荷人结肠癌移植瘤裸鼠模型中的放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株无菌接种于15只裸鼠前肢皮下,制备荷人结肠癌移植瘤裸鼠模型并分为3组,每组5只。在移植瘤接种后的第3天实施治疗,采用单次较大剂量治疗(11.1MBq/每鼠),治疗组注射^153Sm标记(DTPA环酐法)抗CEA单抗,单抗注射^153SmCl3的荷瘤裸鼠作为治疗对照组,非治疗对照组注射100μl生理盐水.给药后定期测量裸鼠的体质量和肿瘤生长体积并进行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53Sm-CEA mAb治疗组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第4周肿瘤生长抑制率达到74.29%,而非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动物体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153Sm-CEA mAb治疗组肿瘤组织有坏死改变,而对照组肿瘤细胞呈典型的癌细胞形态。结论:^153Sm-CEA mAb对人结肠癌的荷瘤裸鼠具有抑制增长作用。^153Sm-CEA mAb作为一种新核素的导向治疗剂,具有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结肠癌的双重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重组痘病毒(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CEA-rV)治疗CEA阳性肿瘤的作用部位及其CEA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探测CEA-rV的作用部位,RT-PCR检测接种CEA-rV鼠腹腔Mφ内CEA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MφCEA的蛋白表达,结果:腹腔接种的CEA-rA主要感染腹腔Mφ;皮下接种的CEA-rV主要感染皮肤局部组织,CEA-rV腹腔接种小鼠,其腹腔Mφ有CEAmRNA表达及CEA蛋白表达。结论:推测无论通过腹腔接种还是通过皮肤局部接种,GEA-rV一般多在注射局部表达,CEA-rV不仅可以进入Mφ,而且其CEA基因可以有效地表达,并可使Mφ表面分子MHC-Ⅱ与B7-2表达增强,然后递呈CEA给Th淋巴细胞,使之分泌足够的IL-2,激活Tc细胞分化为CTL,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实验背景】 肿瘤疫苗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为临床的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偶然发现了DMSO处理Hepa1-6细胞不但能抑制细胞的增殖,而且将经过DMSO处理小鼠肝癌细胞Hepa1-6(D-hep细胞)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后,肿瘤出现先生长后消退的现象,而且在消退小鼠皮下再次接种Hepa1-6时,无肿瘤形成。这一现象提示,经过DMSO处理后的Hepa1-6细胞可以诱导小鼠建立肿瘤特异性免疫,用DMSO处理肿瘤细胞可能可以成为制备肿瘤活疫苗的新方法。国内外尚无关于该方法的相关报道。 【实验目的】 证实经DMSO处理后的Hepa1-6细胞可以诱导小鼠建立肿瘤特异性免疫,并对其相关机制作初步探讨。 【实验方法及结果】 (1)在C57小鼠和NOD/SCID小鼠皮下分别接种Hepa1-6和D-hep细胞,证实了D-hep细胞在C57小鼠皮下先成瘤再消退,而在NOD/SCID小鼠皮下肿瘤则持续生长的特性,证明D-Hep细胞成瘤特性的改变是由于小鼠免疫系统的参与导致的。(2)在肿瘤消退过程中,以及消退后再次接种Hepa1-6后的数个时间点,脾脏细胞中CD4和CD8阳性的central memory T细胞和effective memory T细胞比例有明显的上升,同时NKT细胞在早期也有明显上升,血清IFN-γ检测也显示上升曲线与流式检测结果一致。我们还观察到接种Hepa1-6后,相比于野生型C57小鼠,接种了D-hep细胞的小鼠(D-hep小鼠)Treg细胞比例上升缓慢。(3)将接种了D-hep小鼠和野生型C57小鼠脾脏细胞取出,利用CFSE标记脾脏细胞,与Hepa1-6细胞和Hepa1-6细胞裂解液共培养,发现CFSE荧光强度有多峰表现;同时,利用CCK-8法检测共培养后的肿瘤细胞活力,发现D-hep小鼠组的肿瘤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4)对D-hep细胞和Hepa1-6细胞的表达谱芯片进行分析发现,变化数量最多,最为明显的是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一类基因,特别是其中CCL17的上升表达,提示了D-hep细胞可能通过募集和激活NKT细胞和nave CTL细胞增强了抗原提成和免疫识别能力。 【实验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经过DMSO处理的Hepa1-6细胞具有诱导小鼠建立针对Hepa1-6细胞的肿瘤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并阐明了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主要由NKT细胞和CD8阳性effective memory T细胞双重介导。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基于DMSO的一种新的制备肿瘤疫苗的方法,为临床的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潜在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可移植膀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为了解MBT 2细胞的生长特性 ,采用计数的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MTT法对细胞在不同培养介质中的生长率进行测定。为测定肿瘤细胞的肿瘤形成能力 ,将不同剂量的肿瘤细胞注射到C3H同基因鼠右后侧腹皮下 ,每周两次用测量器测定肿瘤的两径。结果 MBT 2肿瘤细胞多数呈梭形 ,单层贴壁生长。核 质比例约为 1∶2。细胞间界限清楚。细胞接种后生长缓慢 ,第 3天生长速度开始加快 ,第 7天达到高峰。在不同的培养介质中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在测定肿瘤的形成能力时我们发现 ,接种了 1× 10 6 肿瘤细胞的小鼠最快形成肿瘤。在接种后第 2 3天 ,小鼠的死亡率高达 90 % ,而此时 ,皮下肿瘤体积尚小。这可能是因为肿瘤转移所致。接种了 1× 10 4 肿瘤细胞的小鼠 ,皮下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在接种 2周内无肿瘤形成。而接种了 1× 10 5肿瘤细胞的小鼠 ,在接种后第 3周 ,肿瘤的发生率可达 80 % ,而且无死亡发生。结论 不同的培养介质对MBT 2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皮下注射建立可移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时 ,接种剂量为 1× 10 5细胞 只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含有固定的肝细胞癌(HCC)细胞或组织碎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2(IL-2)的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进行皮内接种,观察对小鼠肝肿瘤的预防免疫作用和预防HCC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C57BL/6J小鼠尾部皮内注射Hepa1-6肿瘤免疫激活剂两次,第2次免疫注射后7d,左后肢皮下注射1×107活Hepa1-6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临床研究:50例肝癌根治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免疫激活剂接种组和对照组.[结果]Hepa 1-6细胞注射同源性小鼠后,对照组18只小鼠全部发展成肝肿瘤;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1-6细胞的免疫激活剂B组的18只小鼠中有4只无肿瘤生长;含有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的C组18只小鼠中有3只无肿瘤生长;而含有固定Hepa1-6细胞和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D组)18只小鼠中12只无肿瘤生长,67%小鼠获得保护.在HCC肿瘤免疫激活剂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副作用.24例病人中17例出现了抗HCC迟发型超敏反应.剂量-1、剂量-2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5%(25%),37.5%(37.5%)和50%(37.5%);剂量-4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年复发率分别为0%,12.5%.而对照组HCC切除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0.8%,53.8%和61.5%.接种剂量-2、4 HCC免疫激活剂病人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种细胞因子缓释微球的肝癌免疫激活剂具有较强的抗小鼠肝肿瘤的效果;可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CEA重组痘苗病毒对CEA阳性肿瘤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它通过增强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原性 ,诱导机体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杀伤肿瘤细胞。本系列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表达人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的重组痘苗病毒 ,经动物实验证明了其具有强免疫原性、安全性和防治CEA阳性肿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刘星  向邦德  赵荫农 《广西医学》2011,33(2):143-146
目的 探讨热消融联合消融灶周边注射CpG ODN治疗对小鼠肝癌的影响及继发免疫效应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建立Hepa1-6小鼠皮下肝癌动物模型32只,随机分为热消融治疗组、热消融联合CpG ODN治疗组、CpG ODN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每组各6只接种肿瘤细胞后第7天、第14天给予治疗,测量小鼠肿瘤体积,观察荷瘤小鼠存活率及消融灶内淋巴细胞和HSP70变化,另8只第7天给予治疗,30 d后对侧接种等量肿瘤细胞,1个月后处死,观察小鼠生存状况及对侧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1)各实验组小鼠观察期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对侧均无肿瘤生长,对照组再接种肿瘤生长率为100%(3/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联合治疗组肿瘤缩小更显著;(3)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P<0.05),联合治疗组数量最多;(4)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更多HSP70表达(P<0.05),联合治疗组HSP70表达最多,与其余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G ODN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CpG ODN联合热消融治疗小鼠肝癌有效,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自C57BL/6小鼠骨髓分离MSCs,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于体外传代培养,取第4~5代细胞用于实验。56只C57BL/6小鼠经Lewis肺癌细胞皮下接种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MSCs给予时间分为D0组(接种同时给予MSCs)和D10组(接种后第10天给予MSCs),其中D0组分为3个亚组(n=8):组1单纯接种肿瘤细胞,组2肿瘤细胞和MSCs共同接种,组3肿瘤细胞接种及尾静脉注射MSCs;D10组分为4个亚组(n=8):组4(肿瘤细胞接种及瘤体内注射MSCs)及其等量PBS对照组(组5),组6(肿瘤细胞接种及尾静脉注射MSCs)及其等量PBS对照组(组7)。观察各组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包括肿瘤形成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瘤体大小,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 在D0组,组1、2、3肿瘤形成时间分别为(9.37±1.41)d、(7.62±1.40)d和(9.25±1.49)d,与组1和组3比较,组2的肿瘤形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各时间点三组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的瘤体显著大于其对照组(P<0.05);而组6与其对照组的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与Lewis细胞同时接种可加速小鼠肺癌皮下移植瘤形成,而成瘤后MSCs瘤体内注射具有促进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epa1-6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建立适合免疫学研究的肿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Hepa1-6细胞培养传代3~4次后,收集并浓缩为3个浓度梯度:5×10^6/ml,1×10^7/ml和2×10^7/ml。按0.1ml/鼠的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调查每组的皮下肿瘤形成率。接种7d后。每3天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及横径。计算肿瘤体积、生长速率及倍增时间。再得出生长曲线。观察荷瘤鼠与未接种鼠的生存时间;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学特点。结果Hepa1-6细胞培养24~36h。即可进行1:3的细胞传代。A,B组以及C组的成瘤率分别为10%(1/10)。20%(2/10)和90%(9/10)。最早扪及米粒大小的肿瘤结节的时间分别为19,10和7d。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为49~73d,中位生存时间为57.5d。平均生存时间为(61.4±12.2)d;非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为74~103d。中位生存时间为85d,平均生存时间为(85.6±15.1)d(t=3.45,P〈0.05)。肿瘤HE染色见肿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多见病理性核分裂。结论以C57BL/6j为实验鼠,按2×10^6/小鼠的细胞量,皮下接种Hepa1-6细胞。能成功建立适合进行微波消融相关的免疫学层面研究的皮下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杨传红  江悦华 《广东医学》1998,19(10):733-734
目的:检测重组人CEA痘苗病毒在动物体内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重组人rV-CEA和痘苗病毒野生型及生理盐水分别接种纯各新西兰兔,观察组织结构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兔体内人CEAR 表达。结果:接种rV-CEA组的第8天,兔血清CEA含量明显升高,第15天后在兔血清中测出CEA抗体。光镜观察接种rV-CEA兔的心、肝、脾、肾、淋巴结和皮肤等组织,其结构均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2.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CEA含量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勇霞  赵蓉 《广东医学》2001,22(1):28-30
目的 研究CA125,CA199及CEA在卵巢肿瘤诊断及评价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MEIA法及RIA法测定126例卵巢肿瘤(良性肿瘤62例、恶性肿瘤44例及交界性肿瘤20例)患者术及18例交界性或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3-4周血清CA125,CA199及CEA浓度。结果 ①卵巢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血清各项指标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CA125与CA199对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但恶性肿瘤中CEA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③Ⅰ期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期及Ⅳ期患者,联合CA125和CA199检测可明显提高Ⅰ期和Ⅱ期患者诊断的阳性率;④CA125水平是判断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结论 CA125和CA199在卵巢肿瘤诊断及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和疗铲评价中有较大的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Ⅰ,Ⅱ期卵巢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CEA)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CEA组与CSEA组,CEA组采用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共10 mL硬膜外腔注射自控镇痛,CS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3 mg+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自控镇痛。结果 CSEA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CEA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T1、T2、T3时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改善(P〈0.01),且CSE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较硬膜外阻滞具有镇痛效果好、对产程影响小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sL基因转移后造血细胞活性是否到影响,骨髓移植(BMT)后受者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改变。方法:FasL-cDNA经鉴定后,常规收集BalB/c小鼠和BAC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采用脂质体转移法将FasL基因转入BalB/c小鼠BMMNC,然后按1∶0.625体外与BAC鼠BMMNC混合培养,6d后实验组(第3组)尾静脉输注给经致死量照射的BalB/c小鼠,同时设立:第1组(空白对照组即未移植细胞);第2组(未转染基因BalB/c鼠BMMNC+BAC鼠BMMNC);第4组(同基因BMT组)。观察移植后受者鼠造血功能及细胞来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生存率。结果:BMT后10,20d,第4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第2、3组(P<0.01);第2、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d,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组小鼠相继于1周内死亡,死亡后取脾观察未见脾结节形成。第2组、第3组存活的11只雌性BalB/c小鼠BMMNC中,Y染色体出现率为(79.35±6.77)%。第2组、第3组、第4组2月生存率分别为30%、80%、100%。第3组生存率明显高于第2组(P<0.01),与第4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3组少数及第2组中大部分鼠移植30d出现GVHD表现,两组死亡鼠及第2组存活鼠组织因子改变符合Ⅱ-Ⅲ度GVHD病理变化,第3组存活7只鼠中有Ⅰ度GVHD病理变化。结论:转基因自体造血细胞与异基因供体BMMNC混合培养后移植,能使受者获给供体来源的造血重建,并明显降低GVHD发生。  相似文献   

15.
周俐 《四川医学》2011,32(7):1028-1030
目的探讨顺铂(DDP)与卡铂(CBP)在晚期直肠癌腹腔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176例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选标准入选54例,DDP组29例,CBP组25例。结果 DDP组与CBP组术第1次化疗后,DDP组比CBP组CEA能降到更低水平(P〈0.05),但第2次、第3次或第4次化疗后两组的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有肉眼残余病灶的患者经第1次或第2次化疗后,DDP组比CBP组CEA均能降到更低水平(P〈0.05)。手术后无肉眼残余病灶的,经第1次、第2次或第3次化疗后,DDP组与CBP组的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脱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消化道反应、腹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过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中,选用顺铂或卡铂行腹腔化疗都有效可行,但选用顺铂能在较短的疗程内起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人癌胚抗原(CEA)慢病毒表达载体,以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效、稳定表达。方法:提取CEA阳性的人结肠癌组织总RNA,逆转录获得cDNA序列,CEA全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所扩增出的大小约2100bp的基因片段胶回收纯化,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GEM-T-CEA。分别用XhoL和Hi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GEM-T-CEA和慢病毒载体pLentiGFP,将双粘CEA片段与羟化后的双粘线形载体pLentiGFP连接得重组载体pLentiGFP-CEA。pLentiGFP-CEA与慢病毒辅助包装载体pΔ8.2和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验证CEA在转染293FT细胞中表达,72h后收集病毒上清。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了CEA基因,将CEA正向克隆到慢病毒转移质粒pLentiGFP中,并在293FT细胞中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结论:成功构建了CEA慢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CEA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CEA)串联表位-HSP70融合基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为开发新型肿瘤特异性基因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已经构建含有变异热休克蛋白(HSP)序列的基础上,插入重组CEA串联表位的编码片段获得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3次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设立注射生理盐水的阴性对照组、注射氢氧化铝佐剂混悬CEA串联表位的阳性对照组及注射pCITriCEA625-667-mtHSP70的实验组。FCM分析脾脏T细胞亚群;体外培养脾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小鼠血清CEA特异性抗体的滴度。结果:阴性对照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55.1%±6.1%和30.2%±4.1%;实验组脾细胞中CD3+和CD4+T细胞分别为78.7%±9.2%和4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体外特异性抗原肽诱导的IFNγ分泌处于本底水平,可视为生理性参数,体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IFNγ分泌分别增加3和6倍(P<0.01)。血清中CEA表位特异性抗体滴度阴性对照组为0,阳性对照组<1∶500,而融合基因疫苗免疫组达到1∶4 000。结论:CEA串联表位-HSP融合基因疫苗在体内诱导以激发辅助性T细胞为特征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用抗CA 19-9及抗CEA单克隆抗体,对24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P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对胰癌的阳性率CA19-9为95.8%,CEA为83.3%;2.CA19-9呈强阳性反应者,占70.8%,而CEA呈弱阳性者,占45.8%;3.呈阳性反应癌细胞在癌组织中的分布范围CA19-9广泛,而CEA范围小;4.在胰液中的表达CA19-9为73.9%,CEA为17.3%;5.与正常组织的交叉反应CA 19-9为70%,CEA为20%。CA19-9在胰癌组织中的表达虽高,但与正常胰组织的交叉反应也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体外恒磁场作用下,双标记干细胞经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移植在损伤肝脏中的定植 率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培 养传代纯化、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菲立磁(Feridex)体外双标 记BMSCs,不同途径移植双标记BMSCs至肝脏,于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取肝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 察肝内GFP阳性率。结果:双标记BMSCs通过尾静脉、门静脉、肝动脉3种途径及其外加恒磁场作用下,移植后第4周 均能定植于肝脏,改善肝功能;在远期疗效不变的前提下,肝门静脉移植+恒磁场组、肝动脉移植+恒磁场组促进肝 功能的早期恢复。结论:BMSCs移植可有效治疗急性肝损伤,首选经门静脉+恒磁场、肝动脉+恒磁场途径,次选外 周静脉或外周静脉+恒磁场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胸导管阻断对食管癌切除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中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0 8例0~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胸导管结扎组 (74例 )和未结扎组 (34例 ) ,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动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CD16+56+细胞 ,并与 2 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对比。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前CD3+、CD4 +T淋巴细胞、CD4 +/CD8+及CD16+56+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术后前 3dCD3+、CD4 +、CD8+T淋巴细胞及CD16+56+细胞均降低明显(P <0 .0 5 ) ;上述各项指标术后第 5d开始恢复 ,以后各期除CD8+T淋巴细胞外 ,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胸导管结扎组与未结扎组相比 ,术后各期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术后降低更为显著 ,但可逐渐恢复。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免疫功能紊乱得到纠正。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近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