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直肠癌根治术后介入导管动脉化疗对肝转移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动脉化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肝转移的作用。方法治疗组56例直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动脉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靶血管为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5-Fu+DDP+MMC,治疗后观察其5年的肝转移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5年内出现肝转移8例(14.3%)。死亡16例,5年存活率71.4%;对照组肝转移9例(20.5%),死亡17例,5年存活率61.4%,两组的肝转移发生率和5年存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直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动脉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提高其5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全直肠系膜切除与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范围。方法 对56例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6%。56例中有22例直肠系膜内有淋巴结转移,14例直肠系膜内发现癌结节,直系膜转移率50.0%(28/56),5例直肠和纱膜转移位于肿瘤远端2cm以下。结论 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应施行全直系膜切除。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肝动脉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与门静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探讨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预防途径。方法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75例,其中42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化疗,33例行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门静脉灌注化疗。每隔1~3个月重复,定期复查。结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21.43%)低于门静脉灌注化疗组(36.36%),且生存时间(11.4个月)明显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组(7.6个月)长,而门静脉灌注化疗组的转移率(9.09%)明显低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组(32.14%)。结论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较门静脉灌注化疗疗效好,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同时结合肝动脉、门静脉灌注化疗对术后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可能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置管区域化疗对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124例直肠癌术前随机分成两组,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组(治疗组)61例,外周静脉化疗组(对照组)63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2.0%和52.5%;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11.5%和18.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5.1%和31.7%;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8.6%和23.8%.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肝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髂内动脉置管化疗在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提高3、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5.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治疗已成为一些不可手术切除的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方案。我们总结 2 0例盆腔中晚期癌肿的介入治疗经验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恶性肿瘤2 0例 ,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6 8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5 2 .5岁 ,其中直肠癌 10例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并盆腔淋巴结转移 5例 ,宫颈癌术后复发 5例。1.2 治疗方法采用 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插管 ,将 RH管和 Cobra导管分别选择进入两侧髂内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行DSA造影 ,了解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率为73.2%(41/56),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6.8%(15/56)、51.8%(29/56)、64.3%(36/56)和69.6%(39/56).局部复发13例,肝转移15例,多脏器转移10例.病程、腰背痛症状、术前CA19-9水平、肿瘤大小、T分期、AJCC分期与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CA19-9水平和肿瘤大小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是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08,95%C/为1.28~4.03).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多在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病程、腰背痛、CA19-9、肿瘤大小、AJCC分期和T分期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大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规律以及放疗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接受放疗患者93例,分别为单纯放疗21例、放化疗56例、放疗结合手术和(或)化疗16例.放疗采用60Co或加速器X线,中位剂量59.4Gy,其中90例采用常规分割技术.68例患者放疗后接受了1~8个(中位数3个)疗程化疗,42例行同步放化疗,多为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方案.16例患者在放疗后接受了复发灶切除术,其中RO切除7例,姑息性肿块切除9例.结果 全组共132处复发,常见复发部位为直肠周围(31.8%)和骶前区(30.3%),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少见(1.5%和3.0%).总随访率为92%,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39、4例.有局部症状的84例患者中83%(70例)放疗后症状缓解.全组2、5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49%、22%,2、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复发灶最大径、无病间期、放疗后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顶后因素.结论 直肠周围区、骶前区、髂内淋巴结区是直肠癌主要复发部位;放疗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联合手术和(或)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局部无进展率,复发灶直径>5 cm、无病间期<2年、放疗后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提高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5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分为动脉灌注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组(综合组)2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28例。动脉灌注化疗采取经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放射治疗采用60Co照射。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85.7%,单放组有效率为57%(P<0.01)。结论放疗辅以动脉灌注化疗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根治术中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1~2003-01、7年间10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并于术中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组),并与同期50例根治术中未行灌注化疗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术后复发情况、复发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化疗组于术后3年内3例盆腔复发,2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4.81%;对照组中7例于术后3年半内盆腔复发,1例远处转移,转移复发率为18.00%。对照组复发转移率高于化疗组。2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4%,对照组为83.6237%,前者高于后者;4年生存率:化疗组为95.0354%,对照组为79.4833%,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选择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19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ZG  Song C  Wang H 《癌症》2006,25(5):596-598
背景与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3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尽管手术切除、化疗、射频消融术、介入治疗等手段应用于临床,但治疗效果不同。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年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9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治性切除组46例(23.2%)、姑息性切除组43例(21.7%)、手术探查组或最佳支持治疗组29例(14.6%)、肝动脉置泵化疗组41例(20.7%),全身化疗组39例(19.7%);对其生存期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37.1个月,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14.3个月,5年生存率为0;肝动脉置泵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21.3个月,5年生存期为7.5%;全身性化疗和探查组或最佳支持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7个月、6.3个月,均无5年生存者。根治性切除组与其他组比较,中位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姑息性切除治疗效果并不优于辅助性治疗,对于不能根治性切除的病例可采用肝动脉置泵化疗。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5月低位直肠癌 (距肛缘 4~ 8cm)保肛手术 41例 ,艾恒组为 2 1例保肛手术并应用艾恒化疗 6个周期 ;对照组为另 2 0例保肛手术后用传统化疗方案 ( 5 FU CF)化疗 6个周期。艾恒组 3年生存率95 2 % ( 2 0 /2 1) ,1例术后 12个月死亡 ,1例术后半年复发改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化疗毒副反应较轻。对照组术后半年内吻合口复发 4例 ,1年内并肺 肝转移 7例 ,3年生存率 65 0 % ( 13 /2 0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用艾恒化疗对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效果满意 ,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行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入选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奥利沙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治疗组患者根治术中局部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1000mg,术后化疗方案同对照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24个月内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近(23.1%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局部复发率(2.6%)和远处转移率(2.6%)均低于对照组(17.1%和8.6%),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内分别死亡5例(12.8%)和8例(22.9%),两组患者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0.2±5.7)%和(83.7±6.8)%,死亡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9.3±2.9)个月和(16.7±3.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行区域性缓释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对淋巴结清除术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95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其中保留LCA 47例(研究组),不保留LCA 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预防性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转移、5年死亡率、无肿瘤进展(PF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开腹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回肠造口比例、游离脾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 vs 10.42%,P<0.05),切口感染、尿潴留、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复发率、转移率、5年死亡率、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可提供吻合口良好血供,避免术中回肠造口、游离脾曲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对淋巴结清扫术无影响,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年以来,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肝转移者共45例,占同期手术的7.7%。其中16例于切除原发灶后3个月内行根治性切除,占35.6%。1、3、5年生存率为84.5%、50%和33.3%。15例同期或分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1、3、5年生存率为80%、33.3%和0.14例因原发灶未能切除,术后给予静脉或口服化疗,1年生存率仅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改变,评价术前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MR诊断为T3、T4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直接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先予放疗40~45 Gy+同步XELOX方案化疗2次,放疗结束后4~5周行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予XEL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改变、VEGF和EGF的表达、手术并发症和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放化疗后患者的肿瘤缩小,分期降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3.3%和73.3%,保肛率分别为70.0%和43.3%,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VEGF和E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33.3%:60.0%;36.7%:63.3%),3年随访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13.3%: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处转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可以改变T3和T4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VEGF和EGF的表达,降低局部浸润和转移,进而改善手术疗效,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术前行股动脉插管化疗,然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行静脉化疗和/或放疗。结果插管化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减轻,肿瘤变小。肿瘤缩小约>50%3例,25-50%4例,<25%1例,无明显变化1例。9例病人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近期无局部复发,无肝转移。结论首先应用动脉插管化疗然后行手术、化疗和/或放疗,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及肝转移,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较为合理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门静脉泵灌注化疗对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193例肝癌患者行根治术后随机分为门静脉置泵组和对照组.门静脉置泵组行灌注化疗1年.两组分别追踪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门静脉置泵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0.9%、38.1%、5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47.8%、76.1%(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中行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的50例胃癌患者(治疗组)与未行此方法治疗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温热灌注液游离癌细胞检出率为7.4%;对照组冲洗液的癌细胞检出率为30.8%。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两年内腹腔复发率分别为14.6%和38.7%(P〈0.01)。治疗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9%和60%;对照组则为95.1%、50.2%和35.2%,两组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一次性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简便、高效、安全,具有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作用,可降低患者术后腹腔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