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华  徐玉仙  邵丽 《全科护理》2016,(15):1516-1518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在新疆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PDCA循环法运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管理中,分计划、实施、检查、总结4个阶段,将改进措施纳入下个循环中。[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提高了培训基地教学质量,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总分均显著提高(P0.05),提高了学员满意度(P0.05),全面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讨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管理,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提高了专科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28名手术室轮转护士和教学基地培训学员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传帮带模式;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32名手术室轮转护士和教学基地培训学员作为观察组,在原有带教基础上由手术室腔镜专科组长制订培训构架并实施,每个亚专科设立1名导师,培训周期为6个月,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考核方式为导师考评和学员自评,每半月记录学员考评表总分。结果:观察组在理论与操作成绩、腔镜医师满意度评分、学员教学满意度评分方面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严谨、规范、实用的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培训构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促进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秀华  刘惠  刘丽  张丽  李丽  田翠芸  邵丽 《全科护理》2016,(23):2460-2461
[目的]调查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方法]自行设制专科培训基地教师能力及满意度测评问卷,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认知调查,选取2015年培训基地17名教师评价其教学能力。[结果]部分教师教学经验欠缺,教学中语言沟通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不足。[结论]在教学基地师资管理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专项培训,临床实践带教实施行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基地专科培训教学质量,为临床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探索以库伯学习圈理论为基础的培训模式,培养高知识储备、高技能水平的专科护士,发挥专科辐射带动作用。方法 :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以库伯学习圈理论为指导,以提升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为目标,通过多维度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家机构实践、多手段考核形式、多方向培训平台、理论实践交互的"5多1交互"模式向学员提供全面专科培训。结果 :自我院成为安宁疗护实践基地以来,成功举办了2期湖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班,共培养87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连续2届接收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共48名到我院实践;基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培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医院安宁疗护专科的发展。结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实践培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国内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需要继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养体系,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在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疾病护理示范基地采用集中授课、临床实践等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培养模式对19名学员进行培训,并采用自行设计的《神经疾病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质量反馈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9名学员均通过考核并取得专科护士培训证书。19名学员培训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员的神经疾病专科护士临床实习评价优秀率达95%以上;学员对培训内容及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达89%以上。结论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模式应用于神经疾病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契合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专科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多专科手术室属地管理的综合医院实施院内手术专科护士培训,增强专业人才共享、促进护理技术同质化、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2014年1月建立院内手术专科学组,在本院各专科手术室选拔经过培训且取得手术专科护士资质的教师和临床医疗护理专家对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的非手术专科护士57名进行为期2年的手术专科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培训,在全院建立标准统一的手术室护理流程和规范,实行教师、学员双向考核制对培训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院内专科学组培训后,各专科手术室护士理论操作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且各专科手术室间质量差距缩小。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院内培训模式有利于促进手术室护理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的需求,为合理设置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课程设置的理论和原则,结合相关文献及往年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状况,形成课程设置访谈框架,深入访谈15名参加2011年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结果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有必要性;培训内容应包括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并能体现护理最新理念;培训模式应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和融合的培训模式,如案例讲授法、研讨法、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评价方式以综合评价为主。结论手术室护士需要专科培训,且专科护士培训应能提供全面、具体、实用的知识,并尽快在专科护士培训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学科发展的高层次的手术室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其它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我院举办的四期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实施情况.以及从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培养目标、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课程设置、教师遴选、教学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等方面的经验.结果 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化素养,规范化的培训管理是培训质量的基本保证.但培训模式还有待改进.结论 (1)严密的培训组织和全面系统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2)对学员进行入学测评有利于提供针对性培训;(3)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和评估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4)培训学员对教师和实习基地进行评价和提出反馈意见,有利于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临床实践、专科操作3个部分。结果 142学员考核平均成绩:理论(90.15±2.68)分、专科操作(92.52±4.13)分、临床实践(47.22±2.45)分、论文撰写(29.38±7.10)分。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理论课程(3.89±0.35)分、临床实践(3.49±0.62)分、专科操作(3.77±0.53)分、综合考评(3.75±0.50)分。结论学员对培训安排表示满意,学员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成绩较理想,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动态责任管理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到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的全国护理骨干学员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满足学习需求。[方法]采取全程动态责任管理,根据上级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专人负责带教;开展特色化教学,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进行教学查房,针对学员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实现个性化教学,对学员完成计划的情况做到每日评估、每周评价。通过进行不断探讨、反馈、总结,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实践的培训之路,在北京护理学会和中华护理学会举行的基地教学实践结果考评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结论]通过应用全程动态责任管理,不断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使教学老师和到基地培训的急诊专科护士都满意,为今后的急诊护理事业发展起到加油助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童彬  陈肖敏  徐欣 《护理与康复》2011,10(9):821-823
总结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法及体会.确定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成立培训基地委员会,充分做好培训前准备工作,如制定计划、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结束进行学习鉴定及评审.浙江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30名,顺利完成理论和临床实践阶段的培训,同时完成个案护理、科研开题报告和护...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以2005年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为指导基础,结合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目标、学员专业水平与需求及手术室护理发展的趋势等,进行理论课程设置的构架,加强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体现手术室护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专业理论培训结果显示,学员对教材编排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探讨核心能力培养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确定3家三甲医院为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工作人员根据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及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方案,按核心能力7个模块制定培训计划,并对浙江省各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每期3个月.通过3期培训,学员95人,均获得浙江省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第1、2期学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17篇论文.通过对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江苏省精神科专科护士基地的筹备和建立在首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依托江苏省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平台,开展全省范围的调研,组织申报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从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实施、培养精神科护理人才、注重基地师资的培训等方面建设培训基地。围绕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设置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课程,两者课时比例按1∶2分配,采取7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对选拔出来的专科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和省厅答辩,采用4种方式评价培训效果。结果:获批成为江苏省精神科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8位专科护士经培训后理论知识和临床综合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专科护士对培训的内容、师资力量、教材以及实践安排都很满意,专科护士一致认为拓宽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了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客观化。结论:通过专科护士的培训,有效利用临床教学资源,可提高专科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快急诊专科护理事业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策略。方法:成立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小组、评估学员对知识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学员培训手册、设置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并进行实施和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根据学员自身条件和能力进行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在临床实践中发掘学员的科研潜能,培养新一代专科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护理培训的有效方法 ,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结合少数民族学员的实际情况,制订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策略,采用集中授课与手把手带教相结合的形式,让学员多实践、多操作,使之融会贯通、学以至用.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培训,少数民族学员的手术室管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及安全护理技法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推动当地手术室开辟新的手术领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提升了带教老师的能力,为基层手术室培训少数民族专业护士积累了经验.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专业护士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计划、带教方式、培训基地的各项软硬件设施,必须要根据少数民族学员的工作年限、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汉语水平、预期岗位的要求等进行调整、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不仅提升少数民族学员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幼琼  方茜  蒙婷婷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62-1663
我院为贵州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实践基地,于2010年7~10月举办了贵州省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接收了全省39家医院的34名学员,其中有23名学员在我院护理专业手术室参加临床实践培训,现将临床实践培训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何健珊  危早梅  罗超容  黄祝疆 《全科护理》2021,19(16):2297-2298,230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的递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4名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给予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手术配合度、病人满意度.结果: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的专业护理实践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临床医生对无菌操作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后临床医生对术前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维护的满意情况均优于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病人的满意度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益于手术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儿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和经验,以供其他专科护士培训借鉴。方法 :将六西格玛DMAIC管理模式运用于儿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立了基于DMAIC管理模式的培训模式,学员的核心能力、知识和技能等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 :系统规范的DMAIC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儿科专科护士的教学质量,符合现代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应不断改进并优化培训流程,进一步提高儿科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省级及以上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现状, 包括基地开设情况、培训方案设置、老年专科护士学员准入标准及培训师资要求等情况, 为优化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 于2021年8—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国省级及以上护理学会的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护理学会及中华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发放了32份电子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2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32/32)。结果我国共有25个省级以上护理学会开设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共培养老年专科护士约3 400名。80.0%(20/25)的培训基地对老年专科护士学员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最低职称为护师;64.0%(16/25)的培训基地要求老年专科护士学员的最低的护理工作年限要求为5年。一半以上的培养基地对培训教师的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结论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处于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 各培训基地间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学员准入标准和师资要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有待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