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评价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经手术治疗的踝关节外伤病例,分别计算MRI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内侧三角韧带断裂、内外踝骨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MRI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敏感度为97.78%,特异度为77.78%;诊断内侧三角韧带断裂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3.61%;诊断内、外踝骨折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56.52%。结论 MRI不仅可以发现下胫腓联合分离,还可以对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进行观察,判断其有无断裂。同时,还显示了内外踝的骨折情况,能够为临床评价下胫腓联合稳定性提供充足的信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钩钢板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胫腓联合钩钢板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4例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使用胫腓联合钩钢板联合治疗。结果240例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改良Mazur评价标准,治疗组术后评定优128例,良16例,无下胫腓韧带分离,钩未断裂,无关节内感染。结论胫腓联合钩钢板是将胫腓骨在下胫腓联合处给予弹性固定,符合下胫腓关节生物力学,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是腓骨中下段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策略。方法 6例陈旧性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中4例通过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确诊,2例在行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检查并与对侧比较后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并对断裂的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进行修复或重建。结果随访3~18个月,优5例,良1例。结论对于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骨钢板加胫腓钩联合使用治疗腓骨中下段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腓骨中下段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使用胫腓钩加腓骨钢板联合治疗。结果随防时间6月~2年半,平均11月,疗效根据Leeds X线标准,Cedell主观标准,术后评定优11例,可1例,主观感觉评定,好10例,可2例(P<0.05)。无下胫腓韧带分离,钩未断裂,无关节内感染。结论胫腓钩是将腓骨从后外方拉向前内侧的胫骨并给予弹性固定,符合下胫腓关节生物力学,固定过程中不损伤下胫腓关节连接结构,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解剖复位,是腓骨中下段骨折并下胫腓关节分离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胫腓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胫腓钩钢治疗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1例,结果11例随访0.5 ̄2年,疗效均为优良,无断钉、连接杆断裂现象。提示运用胫排钩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下胫腓联合韧带是连接胫骨腓切迹与腓骨下端的内侧面的条索状结缔组织,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常忽视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随着临床工作者对它在维持踝关节稳定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治疗不得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长期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也更加重视。目前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内固定治疗方案较多,各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如:应用较多的AO皮质骨螺钉胫腓骨横向固定,如何运用螺钉横向固定下胫腓联合仍存在争议,以及存在螺钉断裂、2次手术取钉等问题。本文综述下胫腓联合内固定治疗方案的现状,为临床治疗及更有效合理的内固定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下胫腓联合韧带急性损伤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方法对2002~2007年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致下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踝关节不稳24例分别采用保守及手术两种方法治疗。结果经2年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良者18例,为可者6例。结论下胫腓韧带断裂在踝部外伤中常见,需引起重视,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8.
下胫腓联合分离因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固定胫腓联合,故目前大多倾向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涉及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78例,其中有6例出现下胫腓联合横向螺钉断裂,占7.7%。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骨折为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以青壮年最为多见。当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时 ,如果只重视骨折复位 ,忽略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韧带损伤的修复 ,可造成踝关节的远期功能障碍。本文分析了我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的 2 7例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病人治疗经过 ,认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病例 ,应在骨折复位的同时 ,应重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中 ,男 2 1例 ,女 6例 ,年龄 2 3- 5 6岁 ,平均 35 .7岁 ,左足 11例 ,右足 16例。单纯外踝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 9例…  相似文献   

10.
下胫腓连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治疗下胫腓连结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2具成人尸体踝关节标本,观察下胫腓连结的形态、结构、韧带附着面,阐明其排列关系和结构特点。结果:下胫腓连结形似埃菲尔铁塔,由韧带联合、皱襞和骨连结三部分组成,韧带附着面呈燕尾状。结论:下胫腓连结结构既牢固又有弹性,下胫腓连结损伤的治疗应维持弹性固定。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踝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少部分发生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也可能单独发生不伴有骨折脱位。按其损伤程度分为3型:I型为单纯扭伤无下胫腓分离;Ⅱ型为潜在性分离;Ⅲ型为明显的分离。对于不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没有造成下胫腓分离的韧带扭伤,即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病例应积极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可采用螺钉、下胫腓钩固定,以防踝关节不稳定造成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下胫腓联合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踝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少部分发生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也可能单独发生不伴有骨折脱位。按其损伤程度分为3型:I型为单纯扭伤无下胫腓分离;Ⅱ型为潜在性分离;Ⅲ型为明显的分离。对于不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没有造成下胫腓分离的韧带扭伤,即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伴有骨折和内侧结构损伤,下胫腓联合不稳定的病例应积极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可采用螺钉、下胫腓钩固定,以防踝关节不稳定造成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马腾  徐国浩  朱亮亮  王桂华 《吉林医学》2013,(31):6536-6537
目的:分析踝关节不同部位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行腓骨及内踝内固定、三角韧带探查修复。术后随访740个月。结果: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优98例、良14例,未见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除内固定外,必须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才能恢复踝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如不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大面积的疤痕愈合后,会导致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形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4.
严重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2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重建术的意义。方法:在传统的内外踝骨折内固定基础上,采用骨栓,张力钢丝,松质骨螺钉,对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进行开放复位固定。结果:在27例病例中疗效优22例。良2例。总优良率达88.9%。结论:对严重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韧带分离,在准确复位内固定同时,必须韧带损伤,并及早手术修复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4月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情和患者意愿分组。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接受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以改EBaird—Jackson法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法在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治疗中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效果,并牢固固定,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与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5例)。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2组均给予术后处理。术后1年比较2组的优良率,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比较2组下胫腓重叠距离。结果 A组优良率为95.0%,B组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下胫腓重叠距离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相比,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螺钉以及螺钉断裂的风险,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弹性,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外伤引起的下胫腓关节分离,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将使关节面对合不良,日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因此,手术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尤其重要。我院自2002年5月~2004年2月,使用常州康辉公司生产的胫腓联合钩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肖建华  吴琼  黎海华 《中外医疗》2011,30(5):43+45-43,45
目的探讨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疗效观察。方法 12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 11例得到随坊,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MFS)评估其术后疗效:优9例,良2例。结论对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恢复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特点及加压螺钉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11年4月对22例诊断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其中一组12名患者采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一组10名患者采用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对术中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同期行三角韧带修复术。术后8-10周拆除下胫腓联合螺钉,术后随访6-25月,平均14个月。结果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对术后效果随访评估,一枚螺钉固定组患者术后评分93.5±2.6分,两枚螺钉固定组术后评分91.7±3.4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未见螺钉断裂、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采用一枚或两枚松质骨螺钉,均可达到固定效果,对发现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者术中必须同期修复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吴炳国 《河北医学》2015,(4):636-638
目的:探讨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系统对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56例,根据Lauge-Hansen、Denis-weber分型系统对本组患者进行分型,并采用X线测量本组患者下胫腓间隙(TFCS)、下胫腓重叠阴影(TFO)、距骨内踝间隙(MCS)及距骨胫骨间隙(TCS),结合Lauge-Hansen、Denis-weber分型及X线检查结果评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并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X线发现下胫腓联合损伤相对于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TFCS和TFO测量结果与下胫腓联合四条韧带损伤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MRI诊断为下胫腓联合损伤41例,无下胫腓联合损伤15例;X线结合Denis-weber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真阳性20例,假阴性2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100%;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真阳性38例,假阴性3例,假阳性1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94%。下胫腓重叠阴影与下胫腓后韧带成弱负相关,与骨间韧带也成弱负相关,下胫腓间隙与下胫腓横韧带损伤成中等程度正相关,下胫腓间隙与骨间韧带损伤成弱正相关,其余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判定下胫腓联合损伤与MRI检查结果接近,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阴影不与下胫腓联合损伤成完全对应关系,X线结合Lauge-Hansen分型可作为基层医院判定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有否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