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致强 《河北医药》2005,27(7):489-490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3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偶发瘤4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12例,肾上腺囊肿1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癌3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对于肾上腺偶发瘤,均应常规行内分泌检查,CT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对于确诊为恶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及直径大于3.5cm的肿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应警惕偶发性嗜铬细胞瘤的潜在危险性,对非功能性、直径小于3.5cm的肿瘤可行CT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总结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35例双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手术方式。结果无功能性双侧肾上腺肿瘤16例术后病理有5例为双侧嗜铬细胞瘤,2例单侧为嗜铬细胞瘤,其余为皮质腺瘤。随访1个月~7年无异常。双侧肾上腺醛固酮瘤7例和双侧肾上腺皮质醇瘤8例术后病理均为皮质腺瘤,随访6个月一6年,血压血钾均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例,术后病理为嗜铬细胞瘤,随访2~7个月,血压正常,无肾上腺低功表现,无复发。结论双侧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评价。对于双侧肾上腺有功能肿瘤应行双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而双侧肾上腺无功能肿瘤可根据影像学检查决定行双侧肿瘤切除术或行一侧肿瘤切除,对侧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张振寰  刘德纯 《淮海医药》2008,26(5):397-399
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991~2003年62例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患者经B超检查发现肿瘤,并经手术切除,然后将肿瘤送病理学检查。结果在62例肾上腺肿瘤中,男25例,女37例,平均38.5岁。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18例、腺癌3例,嗜铬细胞瘤2 l例,其中15例为隐匿性肿瘤(意外瘤)。结论肾上腺肿瘤以皮质腺瘤和髓质嗜铬细胞瘤为主,以良性者多见,但良恶性鉴别困难。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应当将影像学定位与病理学定性结合起来,明确肿瘤类型,对于直径大于3 cm者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腺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结合其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探讨肾上腺无症状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其他无功能肿瘤的鉴别诊断问题。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无症状嗜铬细胞瘤14例(病理证实),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5例(手术标本12例,腹腔镜标本3例),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8例,转移瘤10例,其中4例为双侧病灶,共67例,71个病灶,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8~82岁,中位年龄44岁。结果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与其他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CT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平扫密度高于节细胞神经瘤和无功能腺瘤,而在增强扫描3期均高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无功能嗜铬细胞瘤的T-D曲线类型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部分肾上腺无功能嗜铬细胞瘤无特异性儿茶酚胺增高的临床表现。其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前及术中准备提供必要的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偶发瘤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恳  梁朝朝  周骏 《安徽医药》2011,15(12):1550-1552
目的提高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51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51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年龄17~78岁,平均40.4岁,无内分泌功能肿瘤31例(60.8%),有内分泌功能肿瘤20例(39.2%);行腹腔镜手术切除38例(74.5%),其中4例中转开发,首选开放手术切除7例(13.7%),未手术6例(11.8%),术后病理诊断:43例为良性肿瘤,2例为恶性肿瘤。结论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肾上腺偶发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腹腔镜手术是肾上腺偶发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杨长海  强万明 《天津医药》1999,27(10):624-625
肾上腺皮质瘤临床少见,分为有内分泌功能性和无内分泌功能性两种[1]。我院自 1989年~1998年2月共收治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7例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20~72岁,平均43岁。左侧1例,右侧5例,双侧1例。肿瘤直径4~18 cm,平均9.2 cm。临床表现: 3例伴发高血压,分别为 24/16、 20/13.33和26.67/16kPa。2例有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1例表现为腰痛,1例为查体偶然发现。7例均行B超和CF检查,报告为肾上腺占位病变。内分泌检查血、尿皮质醇、醛固酮、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均…  相似文献   

7.
淋巴管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75~2001年29例淋巴管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0.5~8岁,平均5.9岁,全组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其中单纯性淋巴管瘤13例(44.8%),最小直径0.5 cm,最大直径2.5 cm;囊状淋巴管瘤10例(34.5%),最小直径8 cm,最大直径15 cm,以上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3例,右侧1例,均行肿瘤切除术。结果4例术后随访1~13年,均健在,无肿瘤复发。结论虽然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病诊断有所帮助,但确诊仍需组织学检查。手术是治愈本病的惟一办法,但不应以肿瘤直径大小为惟一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9.
肺错构瘤不是肿瘤,而是支气管和肺的某些正常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过度生长或异常排列形成的瘤样畸型。现将我们收集经X线、CT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9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9例中,男性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38~66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其中3例于体检时发现,平时无任何不适;6例有咳嗽、胸痛病史。肿瘤位于左肺4例,右肺5例;肿瘤最大直径8cm,最小1cm。9例均手术切除治疗,其中1例外院术后复发。1.2 X线检查:9例摄X线胸片,其中4例肿瘤直径为3cm以内,4例肿瘤直径为4~8cm,1例为术后再发,患侧肺野大片致密影。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上髓样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随诊结果。11例有腰腹部酸痛,其中3例合并高血压,4例无自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结果15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6个月至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诊断依靠B超、CT、MRI,确诊需经病理检查证实。症状明显或瘤体直径〉3.5cm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1.
张允明  巴建明 《天津医药》1999,27(4):213-214
总结肾上腺良性无功能瘤39例,其中33例因健康查体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仅6例因腰腹不适或腹部包块而就诊。肾上腺内分泌激素检查均正常。肿瘤位于一侧肾上腺的38例,双侧的1便。30例病灶直径〉2.2cm的患者经治疗,病理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22例,蛹地腺髓性脂肪瘤4例,肾上腺节能细胞神经瘤2例,肾上腺囊肿1例,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对肾上腺无功能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作超声、SCT检查.结果 瘤体较大(平均瘤径7.2cm),多呈类圆形,部分有分叶.瘤界清晰或部分不甚清晰,肿瘤密度多不均匀,15例出现坏死和囊变,肿瘤实体部分多明显强化.结论 SCT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作CT扫描。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42例(72%),双侧16例(28%)。肿块直径范围1.5~12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 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  相似文献   

14.
许春苗  曲金荣  周朋利  黎海亮 《河北医药》2010,32(20):2824-2826
目的探讨来源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CT征象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来源于胃的GISTs的CT表现特点。结果低度恶性24例,均为腔内型,肿块直径均〈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增强后多均匀强化,其中16例肿块表面可见小的溃疡,4例内部出现钙化;高度恶性44例(4例腔内一腔外型,40例腔外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内部出现结节状及片状坏死囊变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0例肿块表面均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12例出现结节状钙化。肿瘤大小、中心坏死、肿瘤形态、边界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812、0.647、0.618,P〈0.01)。结论CT征象可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性,并为其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1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随访8例,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平均直径约7 cm,有包膜。组织学上肿瘤呈实性或假乳头两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β-catenin核阳性10例,α1-AT阳性13例,Vimentin阳性13例,CD10阳性10例,PR阳性9例,CKpan阳性2例,Syn阳性1例,CgA阳性1例。结论SPT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须与胰腺其他多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在乳腺小肿块中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20例乳腺小肿块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良性75例和恶性45例,比较术前彩色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统计彩色超声对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准确率。对比良恶性乳腺小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信号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0例患者,术前彩色超声对良恶性小肿块诊断的正确率为81.67%,其中22例误诊的患者有18例属于直径<1cm的小肿块。血流信号比较,75例良性小肿块属于0~Ⅰ的占82.67%,属于Ⅱ~Ⅲ的17.33%,45例恶性小肿块属于0~Ⅰ的26.67%,属于Ⅱ~Ⅲ的占73.33%,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比较,恶性肿块的收缩期血流速峰值及阻力指数均高于良性肿块,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对乳腺小肿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直径<1cm的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听神经瘤的局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82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患侧听力的进行性下降或肿瘤进行性增大,或两者兼有,MRI测量肿瘤的最大径平均为3.2cm(1.8~4.0cm)。有牙齿的患者采用分次治疗,接受剂量为20~24Gy/5~6次(80%等剂量曲线),无牙齿的患者采用单次治疗,剂量为11~13Gy(80%等剂量曲线),所有患者均设一个等中心。结果随访12~62个月,平均26个月,5年局部控制率为91.5%,听力保留率为75.8%,三叉神经功能保护率为91.4%,无面瘫、脑积水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肿瘤的生长,听力保留率高,其它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周洋  刘洋  张修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11-11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像,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肿瘤位于胃部3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2例,肠系膜内2例。13例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2例,不能确定良恶性2例。13例中12例肿块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26cm。肿瘤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分叶2例。结论: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