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监测水下作业潜水员实时心率参数的便携式装置。方法:硬件系统设计为2个部分,包括心率检测单元和心率接收单元。心率检测单元位于潜水服之内,心率接收单元位于潜水服之外,2个单元之间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心率接收单元与船上计算机之间采用有线的485传输方式,可进行长距离传输。结果:样机完成后经过反复测试,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成功实现陆上心率实时传输和水下模拟心率信号实时传输功能。无线传输模块水下可靠传输的最大距离可达10 m,且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深度、压力无关。结论:硬件装置改进耐压和防水性能后,完全可以实现潜水员水下心电、心率信号的实时监测,并可扩展到其他生理信号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传呼器从电路设计类型上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类型:电话交换机型,这种机型的特点是每一张病床需配一根信号传送线。病区内有多少张床,就需要多少根导线。安装麻烦但主机电路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对讲。第二种类型:采用数字脉冲技术,把床位号进行数字脉冲编码后传送到终端,经解码后再重新显示为床位号,并驱动讯响器发声。优点是在同一病区只用一根导线作为信号传输线,安装方便。缺点是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床位呼叫。第三种类型:在设计上采用了频分多组通讯方式,优点是同一病区只用一根导线来传送病区内的呼叫信号,并能在同一时间允…  相似文献   

3.
目的:MEMRS电生理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心电网络)实现了医院心电图电子化,无纸化。方法:心电检查从预约登记、操作检查、编写报告、集中存储、网络传输、临床共享、医生会诊、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动态心电图等设备采用原始数据传输模式,实现原始数据的无损压缩传输,床旁心电图实现无线传输,心电图室安装工作站点,心电图室接受、处理诊断报告,进行会诊报告,采用WEB方式发布到临床共享。结果:为电生理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结论:建立心电图网络系统后,临床的检查更为方便,检查随手操作,心电图快速传输,专业诊断快速回复。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手机的穿戴式移动监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具备较好的移动性、舒适性以及可扩展性。方法:使用可穿戴技术实现基本生理信号的低负荷获取,使/8蓝牙实现生理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使用内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实现生理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以及远程传输。结果:基于智能手机的穿戴式移动监测系统可实现心电、呼吸、体温以及体4A/体动等多项基本生理参数的低负荷获取,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移动监护特性,可扩展性强。结论:智能手机可作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医疗系统开发平台,具有可扩展性强、开发便捷等特点,基于智能手机和蓝牙技术的穿戴式移动监测系统将在未来的健康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可穿戴式心电、呼吸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一种可用于移动条件下对重要生命信号(心电、呼吸等)无损检测的可穿戴式传感器及其测量和传输系统的研制。导电纺织面料缝合在普通背心内侧特定位置上作为检测电极,通过缝在背心上的导电纺织线将电极上的信号引出到背心边缘,再连接到信号测量和传输系统,由其中的单片机和激励、放大和处理电路测量心电、心率、呼吸数据,通过RS232串口、蓝牙等通讯方式传送到PC机上,用Visual Basic编写的程序接收并显示图形和数据。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Internet的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一种新的基于Internet的家庭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多生理信号采集器、PC机、中央服务器组成,系统运行采用客户/服务器(C/S)模式结合对等网络(P2P)模式的混合模式。运用本系统可以对人体多种生理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与监护,并可以进行远程实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护与诊断功能,适合于社区和家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生育健康监测系统数据的远程传输提供一种通信管理模式,用数据压缩技术提高通信效率。方法:采用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对比测试方法实现适用的数据远程传输系统。结果:①设计实现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分布式服务器与客户机通讯程序。通讯数据在传输前进行压缩处理,压缩比平均达9.73。②整个通讯过程管理可根据设置自动完成。③程序经过改编可运行到异构操作平台。结论:数据通信系统使用简单,应用广泛,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立卫 《医疗装备》2013,26(9):13-15
目的:MEMRS电生理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心电网络)实现了医院心电图电子化,无纸化。方法:心电网络系统将医院种类繁多的电生理检查设备连接入网,部分脑电、TCD等采用通用网络虚拟输出技术实现统一存储,动态心电图等设备采用原始数据传输模式,实现原始数据的无损压缩传输,床旁心电图实现无线传输,心电图室安装工作站点,心电图室接受、处理诊断报告,进行会诊报告,采用WEB方式发布到临床共享。结果:为电生理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结论:实现电生理检查从预约登记、分诊叫号、计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满足众多心脏病患者在医院之外享受医疗保健的愿望。方法:采用ECG105单通道心电板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通过串口将心电数据传入计算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号分析处理功能.采用LabVIEW平台研制出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结果:在实时显示心电波形的同时,可对已保存的心电记录进行回放和分析.可对心率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和报警,并可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传输。结论:方便地实现了心电信号的显示、存储、回放、诊断分析以及远程通信,系统将大部分需要由传统硬件检测电路来完成的功能改由软件来实现.便于今后的功能扩展。强大的功能及低成本为众多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穿戴式社区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穿戴式社区医疗健康监护系统。方法:系统由穿戴式生理信号检测、无线数据传输和中央信号处理等3部分组成,采用了穿戴式检测、Zigbee无线通讯等新式研究技术。结果:把采集到的信号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上传至社区医疗监护系统终端,进行信号的处理、显示和预诊断,并具备紧急报警的功能。结论:实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对人体的生理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同时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安全、可靠的通信.适用于健康运动监测、医院移动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青少年健康使用手机干预计划的概念框架,为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手机使用的习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上海市3所学校八年级的20名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座谈会和亲子研讨会。通过青少年使用手机状况、父母对使用手机的干预以及手机使用综合干预方案的研究,形成青少年使用手机环境下亲子冲突的演化过程模型,确定青少年手机使用的综合干预方案。  结果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动机不同,主要是社交乐趣(37.14%)、休闲活动(34.61%)和信息搜索(28.25%),单方面的干预方法不能满足不同动机的青少年。多数情况下,父母制定规则时没有考虑孩子的特点和家庭背景,由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亲子冲突,导致的后果是制定的规则无效,青少年的消极情绪重复产生。  结论  亲子共同制定规则十分必要,针对不同文化的家庭进行线上线下综合干预效果更优;采用线上线下综合干预的方式,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取其他资源,促进健康使用手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运用JAVA开发出一种运行于手机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可使存储于手机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以便下一步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其体育锻炼的相关性,为采用体育锻炼手段防治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河南省某高校3122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手机成瘾倾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河南省某高校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平均为39.94±9.90,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7.8%;②"喜欢体育锻炼"组、"体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机使用在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医学生睡眠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为促进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2019年11-12月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院校大一至大二年级在校生作为基线研究对象,并于2020年5-6月收集随访资料,共6879名学生纳入研究.通过Mann-Whitney U检...  相似文献   

15.
移动医疗终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基于ARM9嵌入式硬件平台与GPRS技术设计移动医疗系统的移动终端。方法:设计基本移动医疗系统框架,在终端上构建ARM-Linux+QT软件平台,采用GPRS网络进行远程生理数据无线传输,QT编程实现终端的用户界面。结果:经测试,终端能实现心电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医生和监护中心接收端通过GPRS无线网络能接收到发送过来的检测结果和心电数据,并绘制出相应的心电波形,及时作出诊断并提供医嘱信息。结论:设计的移动医疗系统满足功能要求,为社区和家庭医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ATP荧光检测技术检测医务人员手机表面细菌含量。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内科、外科、医技、行政科室医务人员各50名,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其手机表面细菌含量进行现场检测,同时记录相关信息。结果共检测200台手机,33台手机表面检测合格,合格率为16.50%。不同科室医务人员、不同消毒情况手机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6、10.24,均P0.01);手机不同类型、不同使用年限、不同保护方式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1.87、0.25,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机细菌含量合格率低,建议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定期对手机擦拭消毒,以降低手机表面细菌量。  相似文献   

17.
手机助老助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与残疾人是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的生理缺陷,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面临诸多不便。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围绕手机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使其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可以预见,充分借助手机这种最为普及的电子功能媒介来更好地辅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改善其生活质量必将成为现代医疗健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残疾人的技术需求,归纳出手机在助老助残中的关键问题,评述了手机助残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讨论了手机在助视、助听领域中的典型技术,最后对手机助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尽管发展迅速,但受到诸多技术因素制约,其当前的运算处理能力仍很难与个人电脑相媲美,这就严重限制了手机潜在的广泛用途,特别是手机医疗的普及。本文针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从手机医学图像应用入手,选取图像浏览、编辑和传输作为实现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概念的、用以传输文件并显示图像乃至操控软件的模式,可通过手机调用远程的计算机资源,由此完成一系列对运算量有很高要求的操作,文章演示了所实现的典型结果并作了相应分析。该方法预计在今后的远程医学中会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究大学生感觉寻求、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感觉寻求与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为有效控制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4所大学97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使用“感觉寻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大学生手机成瘾者有188名,检出率为19.30%;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61,P<0.01),大三学生的手机成瘾得分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得分高于大一学生(P值均<0.05).感觉寻求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r=0.443,P<0.05),领悟社会支持与感觉寻求、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3,-0.248,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在感觉寻求预测手机成瘾间起调节作用(AR2=0.117,β=-0.105,£=7.840,P<0.01).结论 大学生感觉寻求和手机成瘾的关系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感觉寻求诱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人际适应以及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并使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中文简版问卷、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在校大学生332名进行调查。结果:(1)Pearson积差相关显示,人际适应总分与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的得分及手机依赖得分存在负相关(r=-0.15、-0.13、-0.29、-0.45,Ps<0.05),而与同一性获得得分存在正相关(r=0.30,P<0.01);手机依赖总分与同一性获得得分呈负相关(r=-0.11,P<0.05),而与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的得分呈正相关(r=0.11、0.29、0.21,Ps<0.05)。(2)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检验得出,人际适应在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是0.25、0.15,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0%、34.9%;人际适应在同一性早闭、同一性获得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人际适应在自我同一性状态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应关注自我同一性四种状态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