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E抗原(HBeAg)、大蛋白(LHBs)与乙肝病毒DNA(HBV DN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9例HBeAg阳性和116例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中,LHBs、HBV DNA的检测率分别为89.9%和84.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定量与HBeAg定量和LHBs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94,P均<0.05),不同HBV DNA载量组间HBeAg定量和LHBs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对HBeAg阴性患者而言,LHBs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可作为HBV DNA的补充,指导临床诊治和用药。  相似文献   

2.
e抗原阳性及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病毒学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417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 DNA进行分析,并对47例HBeAg阴性和36例HBeAg阳性患者肝脏病理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417例CHB患者中男性286例,女性131例。HBeAg阴性患者241例,占57.8%(241/417),平均年龄(43.7±10.8)岁,病程(16.8±8.5)年。HBeAg阳性患者176例,占42.2%(176/417),平均年龄(37.0±11.4)岁,病程(12.3±8.1)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和-5.43, 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组ALT分别为(37.7±32.9)U/L和(82.1±107.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40.21,P〈0.01)。HBV DNA大于103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92例,占38.2%(92/241), HBeAg阳性组166例,占94.3%(166/176),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180.33,P〈0.01)。47例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为5、27、14、1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1-S4分别为10、12、5、20例;36例HBeAg阳性组G1-G4分别为5、14、15、2例,S1-s4分别为8、12、6、10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9和2.23,P值均〉0.05)。结论 应重视对HBV DNA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在血清学诊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0例。分别测定每份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前S1蛋白和HBV DNA。结果:HBeAg(+)组中前S1蛋白阳性率97.2%(70/72),HBV DNA阳性率100%(72/72)。HBeAg(-)组中前S1蛋白阳性率60.1%(107/178),HBV DNA阳性率63.5%(113/178)。前S1蛋白和HBV DNA的总符合率为89.6%(224/250),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 DNA的总符合率为54.8%(137/2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中检出前S1蛋白阳性2例。结论:前S1蛋白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且可弥补由于HBsAg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传统乙肝血清标志物是目前我国用于乙肝检测与筛查较普及的指标,但传统乙肝HBV-M检测在病毒复制等一些方面尚有不足.本研究分析前S1(Pre-S1)抗原在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HBV-M和Pre-S1抗原检测采用ELISA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 (1)Pre-S1抗原在乙肝病毒早期感染中的作用:787例ALT正常血清中,Pre-S1抗原阳性34例,HBV-M检测HBsAg(+)2例,HBsAg(+)、HBeAg(+)1例,HBsAg(+)、HBeAg(+)、HBcAb(+)7例,HBsAg(+)、HBeAb(+)、HBcAb(+)18例,HBsAg(+)、HBcAb(+)4例,HBV DNA阳性35例,三者检出结果高度符合,无显著差异(P>0.05).(2)Pre-S1抗原在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816例慢性乙肝患者中,HBeAg(+)/HBeAb(-)396例,Pre-S1抗原阳性357例,HBV DNA阳性371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1%和93.6%.HBeAg(-)/HBeAb(+)285例,Pre-S1抗原阳性223例,HBV DNA阳性24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2%和86.7%.HBeAg(-)/HBeAb(-)135例,Pre-S1抗原阳性85例,HBV DNA阳性10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9%和77.7%,若以HBV DNA≥103copy/ml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则Pre-S1抗原的检出率为79%(414/525),HBeAg(+)的检出率为32.7%(172/525);Pre-S1抗原、HBe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8.8%(615/723)、45.5%(327/723),HBV DNA与Pre-S1抗原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与HBV DNA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re-S1抗原是乙肝病毒早期诊断与病毒复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的意义。方法对200例CHB患者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精确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患者均检测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BcAg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A组(<3 log10拷贝/ml)20例,B组(≥3 log10拷贝/ml-<5 log10拷贝/ml)13例,C组(≥5 log10拷贝/ml~<6 log10拷贝/ml)24例,D组(≥6 log10拷贝/ml~<8 log10拷贝/ml)116例,E组(≥8 log10拷贝/ml)27例。肝组织HBcAg阳性者175例,占87.5%,A组HBcAg阳性率55.0%(11/20),B组53.8%(7/13),C组75.0%(18/24),D组96.6%(112/116),E组100.0%(27/27),HBcAg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0,P<0.01)。血清HBV DNA水平高低与HBeAg阳性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其中20例HBV DNA阴性者中(A组),HBeAg阳性者5例(25%),HBcAg阳性者11例(55%);15例HBV DNA阴性且HBeAg阴性者中有7例HBcAg阳性,占46.7%。结论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能更可靠地反映肝细胞内HBV复制状态。检测肝组织内HBcAg对CHB患者疗效评价和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评价消化科HBsAg阴性住院患者是否携带HBV方法使用PCR技术检测了119例HBsAg阴性的消化科住院患者的HBVDNA,并与103例HBsAg阴性传染料住院肝炎患者相比较.结果89.3%的传染科住院患者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统称HBVM)阳性,59.2%HBVDNA阳性;52.1%的消化科住院患者HBVM阳性,30.3%HBVDNA阳性.传染料患者两指标都显著高于消化科住院患者(P均<0.005)HBVM均阴性模式中传染科患者的HBVDNA阳性率显著地大于消化科患者(x~2=28.92,P<0.005),两组患者之间HBVDNA阳性率的差异仅存在于HBVM均阴性的HBV感染模式中.结论消化科住院患者中存在NBsAg阴性的HBV携带者,两组HBVM阳性患者实际上来自于同一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新评价HBe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法检测118例HBV感染者血清HBeAg特异免疫复合物(HBeAg/IC).结果HBeAg/IC与HBV复制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一种血清学标志;HBeAg阴性,HBVDNA阳性者中,62.2%患者HBeAg/IC阳性.结论HBeAg/IC形成致使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这类患者仍可以是HBV野毒株感染,并非均为HBeAg缺陷变异株感染;HBeAg/IC阳性血清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1,HBeAg/IC存在与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HBV前s1抗原(preSl)和核心抗原(HBcAg)(均为HBV核酸相关抗原,nucleic acids related antigen,HBV NRAg)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393份HBsAg、HBV DNA双阳性的血清和612份HBsAg阴性血清进行HBV NRAg检测,所有标本均采用多区段巢式PCR确认阳性、阴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393份HBsAg、HBV DNA双阳性血清中,HBV NRAg阳性为382份,其阳性率为97.2%;612份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中,609份确认为HBV DNA阴性,其中检出2份HBV NRAg阳性,607份为阴性,其HBV NRAg的阴性率为99.7%(607/609),另3份HBsAg阴性血清HBV DNA阳性者,其HBV NRAg均为阳性。结论:联合检测preSl和HBcAg的HBV NRAg可作为临床HBV感染的筛选及判断HBV复制的有意义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脏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对219例HBsAg阳性且血清ALT持续正常6个月以上的HBV携带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和HBV血清标记物,研究HBV携带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率和程度,分析感染者组织学改变与血清病毒水平、HBeAg及年龄的关系。结果HBV携带者中95.0%(208/219)肝脏组织学有改变,其中轻度炎症和(或)纤维化(G0~1/S0~1)者占50.0%(104/208),有8.7%(18/208)炎症活动度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分布在慢性HBV携带者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慢性HBV携带组中,以HBeAg阳性和阴性分层分析,炎症活动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性程度在HBeAg阴性组严重于HBeAg阳性组(χ^2=9.551,P〈0.05);不同年龄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0岁以上年龄组S3~4占21.1%,18岁以下年龄组S3~4仅占7.7%。免疫组织化学检查219例HBsAg全部阳性,HBcAg在慢性HBV携带者组均是阳性,在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中10例阳性(33.3%)。结论绝大部分HBV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其中约50%为轻度改变,8.6%炎症和(或)纤维化程度在3级(期)或以上。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病毒水平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88例不同年龄、性别、ALT水平、肝组织HBsAg和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的HBeAg阴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相关分析,采用Bivariate Pearson法.结果 男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别为1.721.23和1.71±1.24,女性组分别为1.25±1.39和1.21±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8,t=2.551;均P<0.05)}男性HBV DNA载量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HBeAg阴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显著高于40岁以下者(t=2.060,t=2.536,t=2.808;均P<0.05).ALT正常的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5例(52.03%)血清HBV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56例,占38.89%,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r=0.244,P=0.004).ALT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中,42例(31.57%)血清HBV DNA≤1×103拷贝/mL,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89例,占66.92%.血清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无相关(r=0.007,P=0.939).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HBV DNA滴度显著高于HBsAg、HBcAg双阴性组和HBsAg阳性、HBc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r=0.349,P<0.05).结论 性别、年龄、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损伤程度的相关指标,男性、年龄越大、血清HBV DNA水平越高、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HBsAg及HBcAg双阳性,肝组织炎性反应损伤越严重.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使ALT正常、血清HBV DNA≤1×100拷贝/mL,仍约1/3患者的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损伤,需定期追踪,最好行肝组织活检,以早期发现适宜治疗者而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1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清,检测其HBV DNA、HBeAg和前-S1,分析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HBV DNA、前-S1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分别达98.5%、97.0%,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中为63.0%、62.4%,HBsAg、HBcAb阳性组中为49.1%、45.4%。HBV DNA≥103拷贝/ml的399例中HBeAg和前-S1的阳性率分别为34.1%、95.7%;HBV DNA<103拷贝/ml的252例中HBeAg和前-S1的阳性率分别为0.9%、2.4%。HBV DNA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与前-S1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S1抗原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树突状细胞(DC)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60对.流式细胞术测定新生儿DC亚群数量,化学发光免疫试验检测母亲及新生儿出生24 h内、主被动免疫前的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两组样本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和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 60名新生儿中,5名为HBsAg阳性、HBV DNA阴性;60例HBsAg阳性孕妇中,HBeAg阳性21例,HBV DNA阳性29例.HBV宫内感染组新生儿外周血髓样DC (mDC)、浆细胞样DC(pDC)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5,Z=-0.027;均P>0.05).母亲HBeAg阳性与新生儿HBeAg阳性密切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为0.928,P<0.01).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外周血mDC分别为0.60±0.57和0.87±0.58(Z=-2.085,P<0.05).HBV DNA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外周血mDC、pDC与HBV DNA阴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亲外周血HBV DNA>1×107拷贝/mL与≤1×103拷贝/mL比较时,其新生儿外周血pDC明显下降(0.30±0.18比0.64±0.55,t=-2.996,P=0.005).结论 母亲HBeAg阳性可能使新生儿mDC数量下降,而HBV DNA>1×10 7拷贝/mL时,可能会使新生儿pDC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HBeAg、HBV-DNA、前S1抗原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了解HBeAg、HBV-DNA及前S1抗原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196例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及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8.78%和40.30%,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44例HBeAg阳性模式感染者HBV-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8.64%和86.3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152例不同模式HBeAg阴性感染者HBV-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24.34%和26.97%,明显低于HBeA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HBV-DNA及前S1抗原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且与病程的发展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以血清 e 抗原状况和患者年龄分组对 ALT<2×ULN 的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 HBV 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对253例ALT<2×ULN 的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和 HBV血清标志物,分别按肝脏病理分级、e-抗原状态和 HBV 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中 HBeAg 阴性比例均较轻度组高(P=0.043,P=0.033);重度肝脏炎症、纤维化组患者年龄均较轻度组大(P=0.004,P=0.000)。HBeAg阴性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中肝脏炎症、纤维化患者比例较高(P=0.001,P=0.007)。≥38岁的 HBeAg 阴性CHB患者中,高病毒载量组较低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00,P=0.041),HBeAg 阳性 CHB 患者中,低病毒载量CHB患者比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重度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比例高(P=0.042,P=0.042),年龄<38岁的CHB患者无论是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严重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间均无相关。结论年龄是预测不同HBV DNA水平下CHB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对于ALT<2×ULN的CHB患者,均应积极建议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而对于≥38岁 HBeAg阳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HBs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Bs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其在不明原因肝病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HBsAg阴性不明原因反复肝功能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用巢式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并行肝组织活检,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排除常见嗜肝病毒感染及其它原因的肝损害。结果62例HBsAg阴性不明原因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阳性11例,其中2例荧光定量PCR阳性(2/62),9例巢式PCR阳性(9/60),阳性率为17.74%(11/62),肝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亦证实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对照组2例阳性(2/2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BsAg阴性慢性HBV感染是不明原冈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4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 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9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5%,这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5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1.5%和72.3%;HBsAg和抗-HBc阳性者8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7.5%、75.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9)、80.9%(72/89);两者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0%(42/104)、82.0%(85/104)。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53.397,P<0.001);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pre-S1)在几种常见乙肝模式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3例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的患者血清及50例全阴对照组血清,同步进行pre-S1及HBV-DNA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85.7%,HBV-DNA检出率为87.8%;在HBsAg(+)、HBcAb(+)、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53.9%,HBV-DNA检出率为49.4%;在HBsAg(+)、HBeAg(+)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78.3%,HBV—DNA检出率为80.0%;在HBsAg(+)、HBcAb(+)模式组,pro-S1检出率为28.6%,HBV—DNA检出率为24.5%;在HBsAg(+)、HBeAg(+)、HBeAb(+)模式组,pre-S1检出率为16.7%,HBV—DNA检出率为0.0%;在其他模式组,pre-S1和HBV-DNA检出率均为0.0%。结论:乙肝前S1抗原可作为HBV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载量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472例经肝组织活检的CHB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HBeAg阳性279例,HBeAg阴性193例.肝组织病理学分级≥G2、≥G3、≥G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炎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炎症,病理学分期≥S2、≥S3和≥S4分别被定义为显著纤维化、严重纤维化和进展期纤维化.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在G1与G3、G2与G3、S1与S4、S2与S4、S3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BV DNA载量在S1与S4、S2与S4、S3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在肝组织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载量在G1与G3、S1与S2、S1与S3、S1与S4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诊断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 (95% CI:0.647~0.775)和0.765(95% CI:0.707~0.823),血清HBV DNA诊断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9(95% CI:0.519 ~0.659)和0.700(95% CI:0.632 ~0.769);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诊断非显著炎症和非显著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95% CI:0.565 ~0.723)和0.684(95% CI:0.606~0.761).结论 血清HBsAg对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血清HBV DNA对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严重炎症和进展期纤维化和对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非显著炎症和非显著纤维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患者血清标志物及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患者HBV载量与其血清标志物及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8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肝炎75例,慢性肝炎558例,重型肝炎181例,HBV载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的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eAg阳性模式中,HBV DNA载量为阳性者占95.9%(372/388),其中〉10^7 Copies/ml者占67.3%(261/388),显著高于其他各种模式(P〈0.01)。在抗-HBe阳性模式中,HBV DNA载量为阳性者占43.2%(126/292),其中〉10^7Copies/ml者占11.3%(33/292)。在HBsAg阴性模式中,15例HBV DNA载量阳性,占22.7%(15/66)。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3组患者间HBV 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载量〉10^7Copies/ml者占20.4%(37/181),明显低于慢性肝炎患者(48.1%,268/558)(P〈0.01)。结论:部分HBeAg发生血清转换的患者可能是HBV基因变异所致,其HBV DNA仍可呈现高水平复制,因此血清标志物指标需结合病毒载量一起分析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时,HBsAg消失后,HBV DNA仍可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因此需进一步随访监测。HBV复制活跃不一定是导致重型肝炎发生的原因,HBV DNA载量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并不呈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