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与IL 4RαQ5 76R等多态性位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AST法检测了 2 48例青霉素类过敏病人和 1 0 1例正常人血清中的八种特异性IgE抗体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 (PCR RFLP)检测了 1 5 8例过敏病人和 90例正常对照的IL 4RαQ5 76R、IL 4C 5 89T、IL 1 3R1 3 0Q、IL 4 IL 1 3 SNP3、IL 4 IL 1 3 SNP4、FcεRIβE2 3 7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过敏病人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IL 4RαQ5 76R等多态性位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 (PCR RFLP)检测了 1 5 8例青霉素类过敏病人和 90例正常人的IL 4RαQ5 76R、IL 4C 5 89T、IL 1 3R1 3 0Q、IL 4 IL 1 3 SNP3、IL 4 IL 1 3 SNP4、FcεRIβE2 3 7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 4RαQ5 76R位点 ,过敏病人QQ基因型频率 (77% )显著高于正常人 (60 % ) (P <0 .0 1 ) ;次要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过敏病人IL 4RαQ5 76R位点QQ基因型频率 (79% )显著升高于正常人 (P <0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RAST)测定 3 97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 8种抗原决定簇(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3 97例过敏病人中 ,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 5 8.9% (2 3 4例 )。其中 ,男性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组 (P <0 .0 5 )。在所检测的 8种特异性IgE抗体中 ,BPA IgE抗体阳性率 2 5 .44% (1 0 1例 )最高 ,PVA IgE抗体 2 5 .1 9% (1 0 0例 )次之 ,而APA IgE抗体 9.82 % (3 9…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和细胞因子IL 4、IFN 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1 4例青霉素G(PG)过敏病人 (速发型、迟发型过敏病人 7例 )和 1 1例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青霉素G刺激后IL 4、IFN γmRNA的表达。结果 :速发型青霉素过敏反应组有 4例 ,迟发型青霉素过敏反应组、正常对照组各有 1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 4mRNA有表达 ;速发型过敏反应组有 6例 ,迟发型过敏反应组有 2例 ,正常对照组有 1例淋巴细胞内有IFN γmRNA表达。速发型过敏反应组IFN γ表达明显高于迟发型过敏反应组、正常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与HLA DR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测定 3 97例过敏病人和 1 0 1例正常人血清中8种抗原决定簇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特异性IgE抗体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的方法检测了 1 1 3例过敏病人和 87例正常人HLA DRB基因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BPO抗体阳性组中的DR1 6基因频率和PVO抗体阳性组中的DR1 4.1基因频率均显著降低 (0比 8.62 % ,P <0 .0 1 ;1 .5 6%比 9.77% ,P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HLA DRB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测定 3 97例过敏病人和 1 0 1例正常人血清中8种抗原决定簇 (BPO PLL、PVO PLL、APO PLL、AXO PLL、BPA PLL、PVA PLL、APA PLL、AXA PLL)特异性IgE抗体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的方法检测了 1 1 3例过敏病人和 87例正常人HLA DRB基因型。结果 :77例有过敏史的病人中 ,与对照组相比 ,DR9基因频率显著升高 (1 1 .0 4%比 4.0 2 % ,P <0 .0 5 ,RR =3 .2 4)。其中 ,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的DR9…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IFN-γ、IL-4及IL-12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Th1/Th2细胞代表性细胞因子IFN γ/IL 4和IL 12水平的变化分析SLE患者Th1/Th2细胞的偏移现象。本实验通过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含量。实验结果显示 ,SLE患者IL 4/IFN γ基因水平比值为0 32 8,高于对照组 (0 0 7)。ELISA检测显示IL 12在SLE患者血清中为 (38 39± 15 1)pg/ml,低于对照组 (84 97± 13 7)pg/ml(P <0 0 5 )。结论 :SLE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 ,IL 4细胞因子基因水平增高 ,同时血清中IL 12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培养上清中IFN γ、IL 10含量 ,以探讨病毒定量、肝脏炎症病变程度及是否存在HBeAg等因素与细胞因子生成量之间的关系。取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 ,分别加入特异性刺激剂rHBcAg和非特异刺激剂PHA ,培养 72h后收集上清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 10和IFN γ。结果表明rHBcAg刺激CHB患者生成的IFN 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IL 10较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1)。病毒量明显影响IFN γ和IL 10的产生 ,IL 10的生成在高病毒量组较高 ,而IFN γ与此相反。按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分组发现 ,G4、G3组IL 10明显低于G1、G2组 ,但rHBcAg刺激产生的IFN γ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HBeAg ( + )组较HBeAg ( )组生成的IL 10高 ,而IFN γ低。高病毒量、HBeAg抑制CHB患者IFN γ生成 ,而IL 10的生成相对增加 ,肝功能损害程度与IL 10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霉素皮试与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相关性 ,评价皮试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改进和完善该类药物过敏的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即刻者和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后出现过敏症状者三种过敏病人血清 ,共计 2 5 9例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 (ra dioallergsorbenttest,RAST)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率为 62 .2 % (1 61 / 2 5 9) ;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青霉素皮试阳性即刻者和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后出现过敏症状者三组之间特异…  相似文献   

10.
登革病毒2型感染BALB/c小鼠的IL-4、IFN-γ产生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登革病毒 2型 (DEN2 )临床分离株感染BALB c小鼠后其血浆中IL 4、IFN γ产生动态及相关关系。方法 用不同剂量DEN2临床分离株经皮下多点注射 ,建立BALB c小鼠感染模型 ,并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各组动物血浆中IL 4、IFN γ浓度。结果 DEN2感染可使BALB c小鼠产生IL 4、IFN γ增加 (P <0 .0 5 ) ,且细胞因子浓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有关。初次感染阶段两者水平均有升高 ,而再次感染阶段以IL 4升高为主。结论 在初次感染阶段TH1 TH2应答均发挥重要作用 ;而再次感染阶段以TH2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   

11.
牛膝多糖体外诱导人T细胞表达IFN-γ和IL-4蛋白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牛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 :使用牛膝多糖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 ,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IFN γ及IL 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人T细胞受不同浓度ABPS刺激时 ,IFN γ分泌水平随ABPS浓度递增 ,在 4 0 0 μg ml时 ,IFN γ表达量最高 (P <0 0 5 )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②人T细胞在ABPS刺激不同时间后 ,IFN γ分泌水平逐步增高 ,在 4 8小时时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而IL 4的分泌始终处于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①ABPS能诱导人T细胞分泌IFN γ ,该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变化 ,而抑制IL 4的分泌。②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ABPS能够促进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大便IL 2、IL 6、IFN γ的动态变化 ,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119例腹泻患儿RV阳性率 6 3.0 % ,当年 11月份为高峰月。这些细胞因子在病程中呈不同的高峰时相 ,大便IFN γ达峰值最早 ,血清及大便IL 2达峰值最晚 ,大便IL 2与IL 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大便IL 2与IFN γ、IL 6与IFN γ、血清IL 2与IL 6、腹泻恢复时间与大便IL 2、血、便IL 2及IFN γ与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IL 2、IL 6、IFN γ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 ,且与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SLE患者外周血IFN-γ及IL-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实时监测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从mRNA水平探讨IFN γ、IL 4mRNA的变化。对初诊SLE患者外周血IFN γ、IL 4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 ,并同时使用LPS及PHA作刺激剂研究其对SLE患者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是PHA刺激后 ,正常组IFN γ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SLE组 (P =0 0 2 4 ) ;LPS对正常对照的IFN γ和IL 4的mRNA表达均能明显上调 ,但SLE患者仅表现为IFN γ升高 ,IL 4升高不明显 ;未刺激组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的比较结果显示IFN γ的表达及IFN γ/IL 4有明显降低 (P =0 0 14 ,P =0 0 33)。故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 ,IFN γmRNA的表达下降 ,同时SLE患者的IFN γ、IL 4mRNA表达对LPS及PHA的反应下降。由于不同的患者受累系统不同 ,临床表现不一 ,可能T细胞的异常并不相同 ,其免疫系统紊乱的机制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相应的荧光标记的抗体 ,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了正常无家族过敏史的 17例新生儿、 18例儿童及 10例成人外周血CD4+ 、CD8+ 细胞分泌IFN γ、IL 4的变化 ,结果显示产生IFN γ的CD4+ (Th1)和CD8+ (Tc1)细胞、产生IL 4的CD4+ (Th2 )细胞及同时产生IFN γ/IL 4的CD4+ (Th0 )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 (P <0 0 5 ) ,Th1/Th2比值也明显升高 (P <0 0 5 )。表明从新生儿期至成人Th1、Tc1、Th2、Th0有一个正常生理性增加过程 ,其中Th1、Tc1变化更为显著 ,可能与抗原暴露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4/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Th1/Th2类细胞因子 (CK )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RSV毛支 )发病中的作用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 2 0例RSV毛支患儿和 15例健康婴幼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植物血凝素 (PHA )刺激培养后 ,测定上清液中某些细胞因子 ,并同时检测患儿血浆总IgE水平。实验结果表明 :(1)经PHA刺激培养后 ,RSV毛支组上清液中IL 4,IFN γ水平及IL 4/IFN γ比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0 0 5、 0 0 1)。RSV毛支组血浆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2 )相关分析 :培养上清液中IL 4水平 ,IL 4/IFN γ比值与血浆总IgE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 ,IFN γ与IgE间呈显著负相关。此外IL 4与IFN γ间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 ,RSV毛支患儿存在Th1/Th2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Th2细胞功能亢进 ;IL 4、IFN γ参与了RSV感染时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疆、辽宁地区HIV-1感染者细胞因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新疆、辽宁地区HIV 1感染者细胞因子特征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 + T淋巴细胞数 ,34例感染者按 1993年美国CDC艾滋病监测病例分类及扩大的诊断标准分A、B两组 ,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 12、IFN γ、IL 10、IL 6水平 ,载量仪测定HIV 1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 ,同时检测 1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细胞因子。结果 :①与健康对照相比 ,HIV 1感染者血浆IL 12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IFN γ、IL 10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IL 6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②A组血浆IFN γ水平明显高于B组 ,IFN γ水平降低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①新疆、辽宁地区HIV 1感染者血浆细胞因子IL 12、IFN γ、IL 10、IL 6出现异常变化 ;②HIV 1感染者的IFN γ水平可辅助判断机体细胞免疫水平预测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7.
γδT细胞与哮喘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γδT细胞与特异性致敏原脱敏疗法的关系 ,了解γδ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卵清蛋白 (OVA)致敏并刺激Wistar大鼠 ,制作致敏大鼠哮喘模型 ;再用OVA皮下注射脱敏 ;观察脱敏前后OVA激发反应 ,测定气道反应性 (PC50 ) ;肺组织切片做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和做原位杂交检测IL 4mRNA和IFN γmRNA表达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γδT细胞数量 ;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 4和IFN γ浓度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γδTCR阳性T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脱敏组 (C组 ) ,用脱敏前激发浓度的OVA激发不再有明显哮喘发作 ,支气管肺内嗜酸细胞 (Eos)消失、过敏性炎症消除 ,其PC50 与对照组 (即D组和E组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为P <0 .0 1)、而与正常组 (即A组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组肺内IL 4mRNA表达及血清IL 4浓度均明显低于D、E组 (均为P <0 .0 1) ,而C组肺内IFN γmRNA表达及血清IFN γ浓度均明显高于A、D、E组 (均为P <0 .0 1) ;与此同时 ,C组肺组织内及BALF中γδT细胞数量则明显低于D、E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能纠正哮喘TH1 TH2反应失衡 ,同时伴随肺内及外周血γδT细胞异常分布的恢复 ,提示γδ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动态监测SARS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 6(IL 6)含量变化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早期、恢复期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 ,并选择在SARS防治一线工作但未感染的健康医护人员和普通健康体检者与之对照分析。结果 :SARS早期组TNFα均值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恢复期组显著高于随访组、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 (P <0 .0 1)。SARS早期组血清IFN α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 ;恢复期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SARS早期组血清IFN 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恢复期组、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SARS早期组IL 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随访组与一线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SARS的发病机制中病理损伤与细胞因子IFN、TNFα和IL 6有关 ,IFN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类药物之间交叉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之间交叉过敏反应性 ,并分析交叉过敏反应与药物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青霉素过敏者血清 397例。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 (radioallergsorbenttest,RAST) ,检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 8种主、次要抗原决定簇 ,分别为青霉素G(BPO、BPA)、青霉素V(PVO、PVA)、氨苄西林 (APO、APA)和阿莫西林 (AXO、AXA)特异性IgE抗体 ,分析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种类与过敏药物的关系。结果 :397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总阳性 2 34例 ( 5 8.9% )。 1~ 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的阳性率分别…  相似文献   

20.
IL-18在实验性暴发型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IL 18在暴发型肝衰竭发生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其他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采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 90 0mg/kg与脂多糖 (LPS ) 10 μg/kg诱导BALB/c小鼠暴发型肝衰竭 ,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转氨酶 (ALT、AST )和肝组织病理、DNA梯形条带 ,评估肝损伤情况 ;用半定量RT PCR和相应的分析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IL 18mRNA、TNF αmRNA和IFN γmRNA表达及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 18、TNF α和IFN γ的蛋白表达。结果 :D Gal/LPS给予后 4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7h小鼠开始死亡 ,10h死亡率达 80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 ,5h肝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枯否细胞增生 ;7h肝细胞大量凋亡、坏死或肝组织出现大量出血性坏死 ;5h电镜示肝细胞核仁碎裂、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 ;7h核仁边聚 ,呈半月型 ,表现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线粒体大部分空泡变性。DNA电泳显示 5h始出现梯形条带。正常小鼠肝组织IL 18mRNA有少量表达 ,TNF αmRNA、IFN γmRNA微量表达。给药后 ,三者的mRNA分别在 1h、 2h、 3h达高峰 ,血浆中TNF α、IFN γ水平与其mRNA变化显著正相关 (rTNF α=0 4 3,P =0 0 1;rIFN γ=0 6 9,P <0 0 0 1) ,而血浆IL 18与其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 (r= 0 12 ,P =0 2 5 )。本实验诱导的暴发型肝衰竭模型中 ,肝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