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ROP的49例患儿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阈值前病变1型7例14只眼,阈值期病变38例74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4例8只眼.屈光间质清楚,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者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组),共40例78只眼;屈光间质欠情楚,Ⅰ区病变、AP-ROP及全身情况较差者接受IVR治疗(IVR治疗组),共9例18只眼.对比分析不同治疗组及不同分期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对比分析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首次治疗治愈率差异.结果 激光治疗组7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75只眼,治愈率为96.15%;病情继续进展至4A期3只眼,占3.85%,转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病情稳定.IVR治疗组18只眼中,首次治疗成功8只眼,治愈率为44.44%;病情继续进展10只眼,占55.56%,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或重复IVR治疗后病情均稳定.激光治疗组与IVR治疗组首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9,P<0.05).阈值前病变1型、阈值期病变及AP-ROP患儿的治愈率分别为57.14%、95.95%、50.00%;3者之间首次治疗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4.787,P<0.05).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以纤维增生为主的Ⅱ区3期病变有较好疗效.IVR治疗1区病变、AP-ROP和全身情况较差者也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了解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是否与术前VEGF及PEDF水平有关.方法 采集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8例(60眼)的玻璃体样本,其中PDR患者28例(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玻璃体中VEGF及PEDF水平,随访观察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结果 PDR组玻璃体中的VEGF及PEDF浓度分别为(4 187.21±316.35)pg/mL和(25.01±11.85)μg/mL,高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组的(3 949.93±441.94)pg/mL和(17.06±10.16)μg/mL(P<0.05).PDR组在随访中失访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患者5例(6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无进展患者16例(17眼),PDR组中进展和无进展患者玻璃体中VEGF及PEDF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P=0.624).结论 VEGF及PEDF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但并不支持下调PEDF作为这种调节机制的假设.PDR患者术前玻璃体中VEGF及PEDF浓度尚不能作为预测玻璃体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否进展的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47-349)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确诊并首次进行抗VEGF治疗的连续性Ⅰ、Ⅱ区ROP患儿49例95眼纳入研究.将患儿依据病变分区分为Ⅰ区组和Ⅱ区组,主要比较2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孕周、治疗时矫正胎龄、治疗好转、复发及再治疗时间之间的差异.用30G 1 mL注射器抽取10 mg·mL-1的雷珠单抗0.025 mL(含雷珠单抗0.25 mg)于患儿角膜缘后1.5 mm穿刺注射.注射结束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注药后3d运用手持裂隙灯及眼压计观察患眼有无眼压增高、眼内新鲜出血及眼内炎情况,治疗后1周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及病变嵴消退情况.同时观察有无与治疗相关的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病例首次治疗后血管迂曲、扩张消失或程度减轻,新生血管及嵴消退93眼,占95.9%.其中,Ⅰ区组58眼,Ⅱ区组35眼.两组ROP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复发22眼.其中,Ⅰ区组17眼,占Ⅰ区ROP消退患眼的29.3%;Ⅱ区组5眼,占Ⅱ区ROP消退患眼的14.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后再次行雷珠单抗或激光光凝治疗.复发至再次治疗时间为(6.50±2.54)周.Ⅰ区组和Ⅱ区组复发至再次治疗时间分别为(6.44±2.74)周、(6.67±2.31)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可观察到继续血管化.随访期间和末次随访时,未见与治疗方式和药物相关的其他眼部并发症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珠单抗治疗Ⅰ、Ⅱ区ROP疗效较好,但ROP复发率较高.未见明确与药物有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术前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应用途径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有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解剖复位的影响。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5例(155眼)。方法 根据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为4个组:未应用糖皮质激素(A组)43眼;口服糖皮质激素(B组)42眼;球旁注射糖皮质激素组(C组)32眼;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组(D组)38眼。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术后6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情况。主要指标 首次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首次玻璃体切除术后,A组视网膜复位27眼,手术治愈率62.79%;B组视网膜复位37眼,手术治愈率88.10%;C组视网膜复位29眼,手术治愈率90.63%;D组视网膜复位34眼,手术治愈率89.47%。A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D三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口服、球旁和玻璃体注射不同糖皮质激素应用方式,对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背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重要手段,术前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辅助VRS治疗PDR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不同抗VEGF药物对VRS辅助作用的差异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对严重PDR患眼行VRS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2种不同抗VEGF药物对VRS辅助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并确诊为严重PDR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96例9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VRS术前3d是否注射抗VEGF药物将患者分为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组31例32眼、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组30例31眼和单纯VRS治疗组35例35眼,3个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观察并记录3个组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时间、术中电凝使用、严重出血及医源性裂孔发生情况.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随访(3.51±0.59)个月,对比分析3个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患眼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4.84±11.03)、(83.45±14.24)、(104.57±13.42) min,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单纯VRS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22、6.604,均P<0.01).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患眼术中电凝使用率分别为31.25%和29.03%,均显著低于单纯VRS治疗组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558,P=0.018;x2 =6.359,P=0.012).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术中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63%、12.90%和42.86%,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中严重出血发生率较单纯VRS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20,P=0.015;x2=7.195,P=0.007).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中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术后玻璃体腔再出血、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再脱离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BCV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077,P=0.020;F时间=100.937,P=0.000).术前IVC治疗组、术前IVR治疗组和单纯VRS治疗组患眼术后3个月BCVA分别为0.80±0.37、0.82±0.32和1.03±0.52,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IVC治疗组和术前IVR治疗组术后平均BCVA均较单纯VRS治疗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严重PDR患眼VRS前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缩短平均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电凝使用率,并提高患眼BCVA.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对VRS治疗严重PDR的辅助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孙磊  陶勇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6):1051-1054
目的:研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bevacizumab后对增殖膜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影响.方法:回顾2015-01/2016-12入本院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患者117例126眼,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60例63眼和B组57例63眼.其中A组单纯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B组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05mL/1.25mg bevacizumab.在手术中剥离取用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增殖膜进行染色,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观察两组患者视网膜增殖膜中原始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变化,以及患者增殖膜中CTGF和PEDF因子的表达.结果:在对两组患者CTGF、PEDF因子表达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视网膜增殖膜中的CTGF和PEDF都在细胞质内表达.其中A组呈现出38眼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60.3%,相比于A组而言,B组的CTGF的阳性表达率92.1%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PED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bevacizumab后,视网膜的新生血管明显减少,有利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进行.且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后,CT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而PEDF因子在前膜上的表达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视网膜光凝术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75例(75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4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1个月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辅助下视网膜光凝;对照组30例(30眼)仅行玻璃体切除术。两组均于玻璃体切除术前3~5 d行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观察术前及术后视力(logMAR)、眼压、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3个月:治疗组视力为0.67±0.25及0.31±0.12, 对照组视力为0.75±0.34和0.61±0.16, 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 P=0.210), 术后3个月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0, P<0.001)。随诊期间治疗组有2眼(4.4%)发生玻璃体积血, 少于对照组的9眼(30.0%)(χ2=9.39, P=0.002);术后3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玻璃体注射 bevacizumab 治疗26例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对2013-09/2014-10确诊为Ⅰ区阈值期 ROP 并行玻璃体注射 bevacizumab 治疗的26例患儿分三组(阈值前期Ⅰ型 ROP、阈值期 ROP、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进行术后效果分析比较。结果:治疗Ⅰ区高危性阈值期 ROP 患儿26例52眼。其中阈值前期Ⅰ型 ROP 3例6眼,阈值期 ROP 15例30眼, APROP 8例16眼。治疗阈值期Ⅰ型 ROP、阈值期 ROP 和APROP 的一次手术治愈率分别为100%(6/6)、60%(18/30)和75%(12/16),三组之间手术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 bevacizumab 治疗Ⅰ区 ROP 的临床疗效明确,比传统光凝术治疗具有一定优越性,可作为 I区 ROP 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23G玻璃体切割术前、术中辅助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PDR患者42例(42眼)的资料,其中22例在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1周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A组);另外20例在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完毕时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B组).观察两组患眼手术时间,术后玻璃体内出血情况,术中、术后其他指标及最佳矫正视力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完成时间、电凝止血率、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术中出血率均低于B组.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视力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早期玻璃体出血(≤1个月);A组有4眼(18.2%),B组有3眼(15.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晚期玻璃体出血(>1个月);A组6眼(27.3%),B组未发现玻璃体内出血,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有3眼因术后玻璃体再出血,需再次手术,再次手术率13.6%;B组有2眼术后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手术率10.0%.视网膜激光光凝补充治疗:A组需(2.3±1.0)次,B组需(1.4±0.6)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玻璃体切割术中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可有效预防术后早晚期出血,为术后激光补充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减少激光补充治疗次数;而术前联合康柏西普治疗PDR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早期出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PDR患者65例80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2眼,随访期3~26个月(平均8.3个月).按Ryan and All标准比较Ⅰ组(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32眼和Ⅱ组(除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外,合并视网膜脱离)30眼的疗效.结果功能成功工组27眼,Ⅱ组13眼;解剖成功Ⅰ组3眼,Ⅱ组8眼;失败Ⅰ组2眼,Ⅱ组9眼.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PDR,仅有玻璃体积血或伴有纤维血管增殖组疗效优于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组,术前光定位不良患眼预后差,手术宜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检查确诊的3期ROP患儿19例3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1区病变9例18只眼;2区病变10例20只眼。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检眼镜和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Ⅱ)行眼底检查及眼底摄像,双眼眼底病变相同。依据治疗方式分为激光光凝治疗组和注药治疗组。治疗时,随机选取1只眼行激光光凝治疗,另1只眼玻璃体腔注射25 mg/ml的bevacizumab 0.03 ml(含bevacizumab 0.75 mg)。治疗后随访12~66周,平均随访时间33周。比较两组嵴及附加病变(plus)消退时间。结果 1区病变18只眼中,嵴、plus消退时间注药治 疗组分别为(2.25±0.46)、(2.11±0.60)周;激光光凝治疗组均为(3.75±1.75)周。两组间嵴、plus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9,15.56;P<0.05)。2区病变20只眼中,嵴、plus消退时间注药治疗组分别为(3.1±1.72)、(2.1±0.56)周;激光光凝治疗组分别为(3.50±1.90)、(2.50±1.35)周。两组间嵴、plus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2.62;P>0.05)。治疗出现视网膜表面纤维膜增加8只眼。其中,激光光凝治疗组6只眼,注药治疗组2只眼。随访中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激光光凝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3期ROP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抗VEGF与激光治疗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The 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比较抗VEGF与激光用于治疗1型RO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01-06,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提取资料,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抗VEGF与激光组相比,复发率无差异[RR=0.94,95%CI(0.17~5.23),P=0.94];亚组分析Ⅰ区有差异[RR=0.17,95%CI(0.05~0.62),P=0.007];Ⅱ区无差异[RR=2.20,95%CI(0.07~73.48),P=0.66]。与激光组相比,再治疗率无差异[RR=2.36,95%CI(0.70~7.99),P=0.17],亚组分析Ⅰ区无差异[RR=0.33,95%CI(0.01~7.50),P=0.49];Ⅱ区有差异[RR=13,95%CI(1.84~92.01),P=0.01]。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RR=0.87,95%CI(0.54~1.40),P=0.57]。结论:激光和抗VEGF疗效相当,但在降低Ⅰ区复发率方面抗VEGF则更有优势,降低Ⅱ区再治疗率方面激光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彭琴  王俊勇  刘秋平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894-189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眼病,是一种严重的儿童致盲性眼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治疗ROP的经典方法,然而激光治疗是破坏性的,尤其是在ROP Ⅰ区病变的情况下,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RO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ROP,并且为视网膜继续发育争取了机会。本文就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的治疗指征、药物筛选、注射部位、给药剂量、疗效观察以及并发症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8/2020-01于西京医院眼科确诊为1型ROP,并进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46例91眼)或雷珠单抗(IVR组,55例109眼)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ROP病变消退、复发及再治疗情况,不良预后及眼部和全身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儿101例200眼中急进型后极部ROP(AP-ROP)20眼,阈值期ROP 86眼,阈值前期1型ROP 94眼。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及治疗前ROP严重程度均无差异(P>0.05)。IVC组和IVR组一次治愈率无差异(93.4%vs 87.2%,P>0.05)。一次治疗后IVC组复发6眼(6.6%),平均复发时间为11.7±4.13wk,其中2眼再次行IVC治疗,4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病变均消退;IVR组复发11眼(10.1%),平均复发时间9.82±4.02wk,其中4眼再次行IVR治疗,7眼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病变均退行;两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VC组一次治疗后未见病变进展;IVR组一次治疗后3眼病情进展,其中2眼视网膜增殖加重伴出血,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1眼进展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与药物或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IVR组3眼出现颞侧视网膜皱褶,视网膜血管牵拉致血管弓夹角变小等不良预后。结论:IVC和IVR均为1型ROP治疗的有效手段,两者一次治愈率、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IVR治疗的部分病情严重患儿有出现病变进展或不良预后的可能,需长期严密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眼科检查确诊并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1型阈值前病变ROP患儿,所有患儿在确诊后72 h内行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内注射,首次注药后2 d、1周、2周以及接下来根据患儿病情决定随访频率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20眼)ROP患儿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所有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均有疗效,3例(5眼)出现ROP复发,平均复发时间在治疗后8.8周。1例患儿在双眼注射雷珠单抗后出现单眼复发,所有复发眼接受二次复发时间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末次随访时除1例(2眼)外,其他患眼均达到Ⅲ区血管化。除少量局限的视网膜出血外,未发现与注药治疗相关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ROP效果明确,可使视网膜血管继续生长,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病史、年龄、症状及经视力、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为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患者153例165只眼,随机分为A、B、C组,A组51例58只眼、B组51例54只眼、C组51例53只眼.A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光动力疗法.B组采用单纯光动力疗法(PDT).C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的治疗方法.治疗后3、6个月随访.结果 末次随访时,矫正视力0.01~1.2.A组:51例58只眼中治愈25只眼占43.10%;好转27只眼47.37%;无效6只眼9.53%;总有效率90.47%;复发3只眼5.17%.B组51例54只眼中治愈9只眼16.67%;好转15只眼27.78%;无效30只眼55.55%;总有效率44.45%;复发13只眼24.07%.C组51例53只眼中治愈10眼18.88%;好转14只眼26.41%;无效29只眼54.71%;总有效率45.29%;复发14只眼26.4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5693 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好,安全性高.解决了单一治疗中存在的诸多并发症及高复发率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