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新时期高校贫困生国家资助政策力度较大,不仅金额较大,足以支撑贫困大学生大半的日常生活开支,而且资助的持续时间较长,一旦申请成功,享受资助的时间长达1年,如果一年后家庭经济状况仍然贫穷,还可以重复申请。同时,国家资助覆盖面广,只要达到贫困认定的标准,基本上可以做到全覆盖。1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标志,就是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建立了较好的心理健康维护机制;由于心理发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2882名贫困生和8337名非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对比研究。结果贫困生的9个因子分高于非贫困生;1~3年级中,二年级贫困生的各项因子分最高;某些因子分,农村贫困生高于城市贫困生,单亲家庭贫困生高于双亲家庭贫困生,不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高于和谐家庭中的贫困生。结论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除经济条件外,贫困生的家庭来源地、结构、氛围等背景条件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江  王艳 《校园心理》2009,7(5):291-293
了解我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援助。通过大学生心理应激问卷调查(CCSPSS)和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来自于各方面的应激要大,比全国大学生常模来自于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的应激要大,并且被评价为负性事件的得分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凤 《校园心理》2012,(4):269-270
<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目前高校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学生承受着由巨大的经济压力所带来的精神负担,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通过相互作用而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反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了贫困大学生人格特点和防御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贫困生与本科类学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他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事件及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1~3年级中请学校贫困助学贷款的贫困生131名为研究组,175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自编大学生生活压力量表、SCL-90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比非贫困大学生大,人际交往、家庭变故、经济问题方面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各类生活事件的压力感与SCL-9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按相关程度的高低来看,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重要方面,其次是学业成就与前途问题,再次是经济问题.结论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严重,主要压力源依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与教育引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与现实压力及教育引导模式。方法观察目前高校整体情况和本校贫困大学生现实状况,结合学生工作和心理咨询、访谈。结果高校贫困生、特困生比例分别为20%、9.4%~12.4%,贫困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扰已成为制约部分在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层面的困扰及现实压力来源,高校学生工作应大力提倡切实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贫困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学届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证明经济水平较好的大学生中也存在贫困生,为修正贫困生届定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从经济水平处于下、中、上的被试中筛选出理论意义上的贫困生,分为生存组、发展组、奢侈组,比较他们的心理与应付方式,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发展组和奢侈组贫困生与生存组虽在人际敏感、应付方式积分存在差异,P<0.05或P<0.01,但总体上心理症状均较突出,应对方式均趋于消极,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经济水平较好的群体中也存在贫困生问题.结论 贫困生的产生还与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不顾现实的消费需求紧密相关,贫困生届定标准急需修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要承受的不仅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要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更多,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在多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相关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身健康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验法探讨西安地区三所高校242名贫困生及392名非贫困生的心身健康与自尊、人际关系困扰、成就动机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贫困大学生呼吸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等八项心身症状得分及CMI总分(P〈0.01)、CMI心理项目分值(P〈0.05)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O.01),人际关系困扰、成就动机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01,P〈0.05)。贫困生心身症状总分、心理项目分值与自尊、成就动机分值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困扰分值显著正相关。结论:贫困生心身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并与其自尊水平、成就动机水平显著正相关,与其人际困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91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贫困生10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3.33,3.35,3.87,3.78,3.37,3.37,4.05,2.83,3.58,3.27,2.82;P<0.05);②男性贫困生11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女生(t=2.78,2.70,2.58,2.41,3.26,2.90,2.33,2.01,2.90,3.80,3.07,2.50;P<0.05);③非医药专业贫困生3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医药专业的贫困生(t=2.02,2.22,2.31;P<0.05)。结论我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男性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贫困生,非医药专业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医院专业贫困生。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并轨收费体制的实行 ,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发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 ,致使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 ,特别在自我认识与评价即自我概念方面。本研究试图对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针对问题探索出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的发展途径 ,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1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长沙电力学院 2 0 0 0级贫困生 (贫困生指经济上无力缴足学费和维持所在地一般生活水平者 ) 72人 ,作为实验组 ,实验组平均年龄 1 9.2± 1 .0 5岁 ;控制组平均年龄为 1 8.71± 0…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贫困生要承受的不仅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要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更多,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在多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学生中贫困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属于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目的:对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1-4年级获学校贫困补助的学生172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68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而贫困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贫困生普遍得分高于非贫困组。结论:安慰关心,经济支持倾诉方式,朋友支持参加活动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及特点。方法通过访谈,自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起实测,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年平均总收入、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和学费减免的次数等4项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具有交互性、相关性、差异性和制约性等特点。结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云南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云南198名贫困学生为研究组,相对应的20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测评。结果 贫困生心理控制感外倾和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与内控倾向的学生相比,外控倾向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结论 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改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可能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贫困生是我目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多来自西部或偏远农村、城市下岗家庭和单亲家庭。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尤其是招生并轨和学费制度的实施,高校贫困生人数在不断扩大,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承受双重压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关注高校贫困生,探究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帮助贫闲生走出心理阴影,增强自信心,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识,寻求科学有效的帮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扩展高校资助工作,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扶贫,本研究旨在提升贫困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水平。在南京审计大学认定的经济贫困生中随机抽取被试,经过为期六周的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辅导,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试验组的贫困大学生自尊、生活满意度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焦点解决的团体辅导对于提高高校经济贫困生的自尊、生活满意度是有效的,可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年来大学校园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由于经济的贫困,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种种困惑,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以便为他们心理健康的维护及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与新思路。方法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随机抽取932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差异显著,贫困生生活压力比非贫困生大,主要的应激事件是经济困难、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适应、就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