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药用植物中,其对机体各系统均有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查阅近十年的文献,将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干燥成熟久置的外果皮,《神农本草经》中说:"陈皮主胸中瘕热逆气,利熔,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临床多用治于脾胃气虚、气滞之运化不良证及痰湿壅滞、湿浊中阻、肺失宣降等证[1]。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橘皮中发现了一些特有的黄酮类成分,这些物质具有防治  相似文献   

3.
苦参是中国的传统植物药,在抗菌、消肿、治皮肤病等方剂中应用方泛.苦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为二氢黄酮(黄烷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酮醇)、苦参酮、苦参醇、苦参啶、槐黄酮等,具有抑菌、抗心律失常、抗氧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苦参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本文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作用以及抑菌、抗炎、抗疟、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C6-C3-C6基本骨架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其多呈黄色,故被称为黄酮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4 0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基本母核是2-苯基色原酮,主要包括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酮类等类型以及由它们所衍生的多种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钧  汤自豪 《九江医学》2009,24(4):90-92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牧草和药用植物及茶叶、葡萄、咖啡中,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许多植物的叶、皮、根和果实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它们是一类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多酚化合物(polyphenolic compounds),结构中含有酮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一般为金黄色或淡黄色,故称之.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Polyphenolic compounds)的内信号分子及代谢物,属于多酚类物质,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广谱的药理活性以及较低毒性的特点,并且对于人类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广泛意义。本文综述了黄酮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拓其应用提供一定的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抑菌、避孕、抗紫外线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从植物中提取和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了更好地运用传统分离方法以及新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将近些年来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资料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着很强生理活性的物质,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疗效显著,近些年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的最新进展,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新药开发,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双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双黄酮类化合物良好的药理作用提示该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本文就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复方杏香兔耳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近年来复方兔耳风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临床应用、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复方兔耳风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方面,但未见对主要药效成分的报道。复方杏香兔耳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乐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芩苷及黄芩复方制剂解热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芩苷是由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黄芩苷解热作用显著,其复方制剂在临床上也有较好的解热效果。然而关于黄芩苷的解热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了发热产生的原因,归纳了与发热相关的一些细胞因子作为发热信息如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并从体温的正、负调节两方面探讨发热的机制。以上述发热机制为出发点,总结了近年来黄芩苷与其复方制剂解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细胞内胆固醇蓄积引起的泡沫细胞形成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BCA1)在胆固醇代谢中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天然化合物如葛根素、姜黄素、芍药醇等能够增加ABCA1的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本文主要综述了天然化合物对ABCA1表达调控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6大肿瘤,近年来HCC发病率在欧洲和美国呈上升趋势,我国为高发区。中医药防治HCC是我国治疗HCC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复方中药制剂对HCC细胞的直接抑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迅速;复方中药制剂预防和治疗HCC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5年中药复方制剂防治HC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鸢尾苷元异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鸢尾科植物射干及鸢尾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散血消肿的功效,研究发现其根茎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鸢尾科植物各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是近来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的热点。本文对鸢尾科植物根茎中的一种化学成分鸢尾苷元异黄酮的来源、理化性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药理作用,并对鸢尾苷元异黄酮的分析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及其复方的领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中药治疗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建立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疾病机理的研究和中药资源和质量控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体内过程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莴苣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莴苣黄酮(TFEL)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FEL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TFEL对过氧化氢(H2 O2)诱导的小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影响,以分光光度法测定TFEL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 莴苣黄酮能有效清除·OH,抑制肝脏组织中丙二醛的产生,对H2O2所致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莴苣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对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氯离子通道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稳定共表达人CFTR与一种对卤族元素敏感的荧光绿蛋白突变体(EYFP-H148Q)的FRT细胞模型,测定黄芩素〖JP3〗(0.18、0.55、1.65、5、15、44、133及400 μmol•L-1)对CFTR介导的I-内流速度[d[I-]/dt( mmol•L-1•s-1)]的影响。结果:黄芩素对CFTR的亲和力Ka≈16 μmol•L-1,其对CFTR氯离子通道的激活作用10 min之内能达到最大活力的1/2,并且激活作用能够在其被去除后20 min内就迅速消失。不同浓度(0、20、50及100 nmol•L-1)的Forskolin对黄芩素的激活作用无明显影响,黄芩素对CFTR的激活作用能被CFTR特异性抑制剂CFTRinh-172抑制。结论:首次发现了黄芩素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激活CFTR,其激活作用具有迅速、可逆的特点。并且初步确定了黄芩素通过提高CFTR磷酸化水平及其直接与CFTR结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