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简易风险评分系统,为临床PSD的早期筛查、准确识别提供参考工具。方法 前瞻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PSD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然后根据模型中各危险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构建简易风险评分系统,通过Hosmer-Lemeshowχ2检验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校正C指数评价内部验证效果。结果 共纳入299例患者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类型、卒中病史、高血压病史、ADL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C反应蛋白、白蛋白与PSD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类型、卒中病史、高血压病史、NIHSS评分、白蛋白是PSD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构建的PSD风险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99~0.916),H-L检验χ2值=3.477,P=0.838。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3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的体温和血压、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吞咽功能和辅助机械通气(MV)等情况,分析肺炎评分与肺炎的关系.结果 3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3例(18.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MV和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的发生率随肺炎评分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MV和NIHSS有关,肺炎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186例)和对照组(2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急性脑卒中性肺炎危险因素,建立△GCS=15-GCS数学模型,评估GCS评分对卒中性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炎组年龄大、住院天数长、胃管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头晕、房颤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指标中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糖、红细胞沉降率、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空腹血糖、ALT、AST、TBIL高于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WBC、△GCS、入院胃管进食、吞咽困难是急性卒中性肺炎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预测急性卒中性肺炎的C值(C-statistic)为0.858(95%CI:0.821~0.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能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的危险性,GCS评分越大,患卒中性肺炎的风险越小。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3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入院时的体温和血压、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吞咽功能和辅助机械通气(MV)等情况,分析肺炎评分与肺炎的关系。结果 34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63例(18.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MV和吞咽困难是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炎的发生率随肺炎评分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与老年、男性、吞咽困难、MV和NIHSS有关,肺炎评分可以用来评估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供血动脉病变与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关系,为卒中后抑郁的防控提供帮助.方法 342例初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抑郁症诊断标准,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138例和卒中后非抑郁(non-PSD)组204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脑供血动脉病变、侧支循环、颈动脉易损斑块和微栓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NIHSS评分、梗死部位、病灶侧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程度狭窄发生率、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检出率、病灶侧颈动脉微栓子检测阳性易损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为前循环早期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与病灶侧ICA/M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病灶侧ICA/MCA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前循环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SAP,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对于SAP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SAP组相比,SAP组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延长(P<0.01),NIHSS评分、NLR和空腹血糖较高(P均<0.01),既往并发心房颤动、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比例较高(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NLR、NIHSS评分、吞咽障碍是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5),最佳临界值为3.962,敏感度为0.699,特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某三甲中医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某三甲中医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334例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和入院年份作为匹配因素,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匹配未发生医院感染的344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预测,通过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纳入住院患者66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同期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使用、留置导尿管、病种是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为0.806~0.866)。结论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的数据模型,能较好预测院内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组47例,未继发癫痫发作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cle,NIHSS)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OR=5.519,P=0.048)、病灶在皮质(OR=0.263,P=0.006)、NIHSS高(OR=0.873,P=0.046)3个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灶部位在皮质、NIHSS高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7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脑梗死后发生肺炎的风险。结果 710例患者中并发肺炎161例(22.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卒中病史、吞咽困难、鼻饲、大面积脑梗死和意识障碍以及低白蛋白血症等是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吸烟、饮酒、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和卒中病史、吞咽困难、鼻饲、大面积脑梗死、意识障碍和低白蛋白血症是脑梗死后肺炎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可以减少病死率、减少住院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缺血性卒中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于卒中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在中老年患者中十分普遍。卒中患者由于自身躯体与心理的变化,其FD的影响因素可能与一般人群存在差异。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F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 连续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后并发FD的中老年患者180例,住院期间采用自拟消化不良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FD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按照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FD组(评分≤7分,n=115)和中重度FD组(评分>7分,n=65)。通过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缺血性卒中后F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180例患者FD症状评分3~12分,平均(7.2±1.7)分,其中115例(63.9%)患者症状评分≤7分,65例(36.1%)患者症状评分>7分。不同年龄(43~55岁、>55岁)和卒中病程(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缺血性卒中患者F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3~55岁〔OR=3.367,95%CI(1.399,8.104),P=0.007〕以及丘脑梗死〔OR=2.111,95%CI(1.038,4.290),P=0.039〕是缺血性卒中后F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43~55岁和丘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患者FD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FD发展的依据,为临床医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FD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超敏肌钙蛋白I (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在90 d随访时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s-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曾患有卒中比例、收缩压、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病史及吸烟史比例、舒张压、心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水平、hs-TnI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女性、年龄、既往卒中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hs-TnI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为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hs-TnI的AUC值为0.818。 结论 hs-TnI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龄与中低龄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3分,根据年龄分为高龄(≥80岁)老年组113例和中低龄(60~79岁)老年组1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老年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均高于中低龄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抗血小板、抗凝、神经功能进展、实验室检查结果、OCSP分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均是高龄老年患者与中低年龄老年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高龄老年组患者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中低年龄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 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较高,为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采集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发病第1、7和14天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内风、内火、痰湿、血瘀、气虚、阴虚)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发病第14天的NIHSS评分作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依据评分进行分组(发病第14天NIHSS评分≥7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7分为预后良好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应用两样本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比较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发病第1、7和14天的NIHSS评分。结果:发病第14天的血瘀证(比值比为2.924,95%置信区间为1.231~6.946,P=0.015)和发病第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值比为1.956,95%置信区间为1.701~2.250,P=0.000)是预测缺血性中风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从重复测量均数变化趋势图可看出,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非血瘀证患者重,且其NIHSS分值在疾病过程中持续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血瘀证为缺血性中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积极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疾病的近期预后。本研究还为实施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动态证候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早期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计算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评价.结果 病例组超急性期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溶血磷脂酸(LPA)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底动脉硬化(AS)、LPA通过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达0.9761.结论 NT-proBNP、S100B、Hs-CRP、LPA均可较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LPA和AS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7例,依照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分为预后良好组318例(≤ 2分),预后不良组189例(>2分)。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根据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PL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空腹血糖、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时NLR水平、入院时PLR水平、入院NIHSS评分、脑梗死病史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尿酸、LYM计数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升高是AIS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NEUT计数、PLT计数、入院NIHSS评分、入院时高水平NLR和PLR是AIS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界值分别为137.47、3.92,敏感度分别为69.8%、64%,特异性分别为70.8%、82.7%,PLR和NLR联合预测敏感度为74.1%,特异性为75.2%。结论 入院时PLR、NLR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高PLR、NLR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肺炎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并与其他已知标志物中性粒细胞(N)与淋巴细胞(L)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比较。方法分析79例肺炎病人(肺炎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CURB-65评分系统将79例肺炎又分为低危肺炎组42例(CURB-65评分≤ 1)和中高危肺炎组37例(CURB-65评分≥ 2)。检测血清TSGF、hs-CRP、NLR、FIB,Pearson相关分析TSGF与NLR、hs-CRP、FIB之间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TSGF与CURB-65评分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TSGF、NLR、hs-CRP、FIB、N、L、年龄、性别与肺炎是否严重的相关性,比较TSGF与NLR、hs-CRP、FIB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在肺炎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肺炎病人的TSGF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低危肺炎病人的TSGF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与低危肺炎病人相比,中高危肺炎病人的TSGF进一步升高(P < 0.05);TSGF与hs-CRP、FIB、NLR及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 < 0.05);诊断肺炎的ROC曲线中,TSGF的AUC大于NLR、hs-CRP、FIB(P < 0.05);TSGF与肺炎严重风险提高相关(P < 0.01)。结论TSGF可能是评估肺炎严重程度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其快速、诊断效能高、易于分析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19-122+封三
目的 比较两种CT 血管造影评分(Maas 评分和Tan 评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再次诱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就诊于我科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24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67~88 岁,平均(78.7±9.6)岁,随访期1 年,观察组为随访期间发生再发脑梗死患者,共计79 例,对照组为随访期间未再发脑梗死患者,共计161 例。观察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病情差异、主要供应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发症比例情况以及Maas 评分和Tan 评分差异,ROC 曲线分析两者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再次诱发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病情相仿,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31),两组患者包括肺部感染、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深静脉血栓在内的主要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as 评分和Tan 评分用于评测老年脑卒中患者再次诱发脑梗死风险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 值分别为0.061 和0.000,但Tan 评分优势更为明显,ROC 曲线下面积0.252,P 值0.007。结论 Maas 评分和Tan 评分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再次诱发脑梗死风险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Tan 评分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新的预测模型,为脑卒中发病风险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选择2012—2017年于重庆铜梁区中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和同时期住院或门诊体检的非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SPSS 22.0统计学软件和R语言用来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排序,筛选构建模型所用的变量,模型的构建采用R语言进行,并用列线图来呈现。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对照组饮酒、尿酸、血脂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排序进入最终模型的变量为年龄(AUC=0.737)、尿酸(AUC=0.567)、甘油三酯(AUC=0.53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UC=0.541)、收缩压(AUC=0.615),预测模型对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95% CI:0.765~0.814, P < 0.001)。根据模型预测积分构建新型列线图,按照模型预测可能性积分四分位,位于Q1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18.3%,Q2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40.3%,Q3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60.0%,Q4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为82.7%。  结论  本研究显示新型风险预测模型对脑卒中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AECOPD患者86例作为AECOPD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及健康者60例分别作为稳定期COPD组及对照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分为0~2分的无营养风险患者和3~7分的有营养风险患者。按照AECOPD患者28 d存活情况评估预后,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差异、ROC曲线分析NRS 2002总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ECOPD组NRS 2002总分、有营养风险比例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及对照组(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AECOPD组中有营养风险患者的28 d累积存活率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NRS 2002总分对AECOPD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具有预测价值(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白蛋白、多重耐药、APACHE Ⅱ评分、有营养风险是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营养风险与AECOPD患者病情加重及28 d预后有关,针对性地降低营养风险可能有助改善AECOPD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营养状况对肺炎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住院的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炎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非重症肺炎组(n=77)和重症肺炎组(n=5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NA评分对重症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1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重症肺炎54例(41.2%),营养不良45例(34.4%)。两组患者年龄、营养不良发生率、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比例、合并陈旧脑血管病比例、血气分析氧分压、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营养不良、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P<0.05)。MNA评分预测社区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24,0.884)〕。MNA评分预测重症肺炎的最佳截断点为17.5分(MNA评分判定营养不良标准为17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和66.7%。结论 营养不良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MNA评分对重症肺炎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