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3例,并对其病因、组织来源、诊断、鉴别论断以及临床生物学特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3.
4.
诞腺淋巴上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结节型罕见。我院从1990年以来发现4例报道如下。例1,女,42岁。在耳下包度块三年逐渐增大.有酸胀感,无痛.D不干。检查:左腮腺下极触及约3/3yZcm的肿块.质软.边缘清楚,与周围无粘连.瞧腺导管开D正常。199o年12月5日行腮腺造影表现为主导管扩张,边缘模糊,末梢导管分支呈囊状扩张;腮腺下极况有园型充盈缺损区。诊断:()炎症.门)肿瘤待除外。同年互2月7日手术切除腮腺.病理诊断;诞腺淋巴上皮病。随访至今无复。例2.男.63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7年.右颌下肿大6年.无口干。检…  相似文献   

5.
6.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又称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果及诞腺及泪腺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腹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腺泡的破坏。早期可见浸润细胞分布于腺泡之间,使晚泡分开,晚期可见上皮岛散在分布于大量增生的炎性细胞之间。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有关该病主要浸润细胞分布特点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病变的浸润细胞以T细胞为主,符合自身性免疫性疾病的浸润特点。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系及诞腺及泪腺的慢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恶性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我科20多年来收治的16例恶性淋巴上皮病的发病、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恶性淋巴上皮病最初常与良性淋巴上皮病相混淆,若治疗不彻底可复发,甚至远处转移。结论:正确诊断恶性淋巴上皮病,彻底切除病变及周围腺体,并配合局部放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 5例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是一种具有特殊组织学表现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 ,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肿瘤预后与肿块大小、发生部位、浸润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诊断应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转移或浸润性低分化鳞癌及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例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及1例颌下腺淋巴上皮囊肿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及文献回顾,探讨涎腺淋巴上皮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涎腺淋巴上皮病恶变多处转移一例报告常建英,卢泰祺(贵阳医学院附院肿瘤科贵阳550004)涎腺肿瘤约占口腔颌面肿瘤之19%,其中绝大多数为上皮性,主要发生于腮腺、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又称Mikulicz病,临床并不多见,恶性变更属罕见[1],称为淋巴上皮...  相似文献   

11.
<正> 涎腺恶性混合瘤究系来自良性混合瘤的恶变,抑或为原发恶性意见不一。针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国外Beahrs(1957)、Moberge(1968)、Spiro(1977)、Livolsi(1977)、Nago(1981)等先后报告了恶件混合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的免疫组化研究吴兰雁,周志瑜,步宏等。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6;6(3)188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种族特性,好发于南部中国人,本文对12例MLEL(其中10例有...  相似文献   

13.
涎腺腺样囊性癌约占涎腺恶性肿瘤的10%,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后容易复发,其血行转移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5〕。我科1967~1997年间共收治3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在随访过程中发现6例血行转移,现报...  相似文献   

14.
由于本肿瘤的上皮成份在粘液或软骨样基质中,而组织图像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的特征,因而被命名为多形性腺瘤,并已列入WHO病理组织,但至今临床医生仍称为混合瘤。  相似文献   

15.
1968年Lennert及Mestdagh报导了一种特殊类型的何杰金氏病,其特点是病变中有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而何杰金氏病的诊断性R—S细胞却难以查到。1972年Anderson医院病理科将此病称为“恶性淋巴瘤Lennert′s型(Lennert淋巴瘤)”。1975年Lennert本人否认本病为何杰金氏病中之一型,而称之为“淋巴上皮样细胞淋巴瘸”(Lympho epitheJiold cellular lymphoma)。此后这一命名得到某些学  相似文献   

16.
在本组43例~(99m)Tc 涎腺显像中(25例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5例慢性腮腺炎及1例结核性腮腺淋巴结炎),42例腮腺及1例颁下腺均显示在涎腺显像图中.照相显像均显示了良性或恶性涎腺肿瘤的大小、范围及部位,无假阴性.相比之下,涎腺造影有3例假阴性.本文表明虽然~(99m)Tc 涎腺显像对腮腺Warthin 瘤无特异性,不能鉴别涎腺良、恶性肿瘤,但该检查是一种安全而简单的诊断技术,且比常规涎腺造影敏感.与涎腺造影对照有助于炎症与肿瘸、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对3例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观察,同时复习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好发于女性,平均年龄37.33岁。淋巴上皮瘤样癌组织学:大量增生的淋巴组织中见成簇或条索状分布的癌细胞,癌细胞界限不清,呈合体状,胞质嗜酸或淡染,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相多见。免疫组化标记:癌细胞表达CK和EMA,EBV阳性检出率66.7%。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是一类较少见、好发于女性的涎腺未分化癌,组织学类似于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瘤样癌,在肿瘤的发生上与EBV感染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腮腺由于结构复杂,导管长而分级,腺体内含有丰富的淋巴、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因此,涎腺肿瘤大多发生在腮腺,且以良性肿瘤多见。 1 临床资料 1992年2月至1996年9月间共收治腮腺上皮源性肿瘤患者7例,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2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3岁,50岁以上5例。病程最长38年,最短1个月,平均8.2年。病理类型:多形性腺……  相似文献   

19.
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髓上皮瘤中,恶性髓上皮瘤、恶性畸胎样髓上皮瘤、成人型髓上皮瘤各1例。髓上皮瘤主要由柱状或椭园形细胞排列成条索状、腺状,其腔内有阿利新蓝阳性的胶样物。本瘤恶性程度虽低,但可因颅内蔓延引起死亡,需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又称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deno-ma lymphomatsum)或瓦丁氏瘤(Wart-hin’s tumor)。本病于1885年由Zahn与Albarren首先描述,1910年被Albrecht和Arzt首次报告。1929年Warthin比较全面地描述了该瘤的组织学特征,于1944年Martin把这种肿瘤命名为Warthin's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