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打嗝不求人     
我认识一位张大妈,今年60岁,住处离北京小汤山医院大约两三里地。有一天,张大妈吃过早饭,突然感觉不舒服,随即不停打嗝。刚开始她还不以为意,以为喝两口水就好了。可是一小时过去了,还在嗝个不停。张大妈寻思:我该上小汤山医院看看了。于是,张大妈收拾一番出门,“哼哧、哼哧”往医院赶。约摸走了半个多小时,都快进医院大门了,张大妈突然想:我干什么来了?哦,治打嗝来了!  相似文献   

2.
邻居张大妈患了糖尿病,为了控制血糖,她平时严格限制甜点、精细的粥类、肉类、水果等食品。儿女们孝顺,经常给她买各种营养品,但张大妈无福消受。儿女们心痛地说,老妈患了糖尿病,吃得太清淡了,日子过得太苦了。一到节日,他们便劝张大妈吃点儿甜食,令张大妈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3.
案例 张大妈不到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心脏不行了,老是憋闷得慌.便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双心问诊去检查。大夫查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再仔细一了解.发现张大妈除了觉得心脏有问题,以前还做过胃、肾、甲状腺、手腕、大腿等许多部位的手术,这次来.张大妈还惹给心脏做一下手术呢。该门诊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的问题出在心理上,应该属于疑病。  相似文献   

4.
正70岁的张大妈,大约1个月前,上楼梯不慎摔倒,头部磕到了台阶上,当时没觉得伤的厉害,也就没有太在意。可这两天却总是感觉头胀痛,脑子常犯糊涂,反应也慢了,说话还有点含糊。家里人不放心,就带张大妈去医院检查。头颅CT显示:张大妈左侧额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70毫升,医生建议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这下可把张大妈一家人吓坏了,这么多血,要是开颅手术的话那得多大的损伤啊,老太太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5.
止嗝有妙法     
陈玉其 《健康》2013,(11):79-79
我的邻居张大妈,今年60岁了。有一天,她吃过早饭,正准备收拾碗筷,突然感觉不舒服,随即不停打嗝。刚开始。她还不以为然。以为喝两口水就好了。可是一小时过去了,还在不停打嗝。张大妈有点急了,老这么打嗝也不是个事儿啊,得上医院看看。  相似文献   

6.
成长空间     
《大众健康》2007,(7):68-69
张大妈的儿子小伟今年已经25岁了,这孩子从2001年开始上大学,但是一直到了今年,这四年制的大学还没有念完,而且这期间他还被学校劝退了一回。6年前,小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在张大妈看来,只要儿子顺利毕业,肯定能有一个不错的未来。然而张大妈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在高中学习名列前茅的儿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收纳凉席时,可以将樟脑丸用榔头敲碎,把碎末均匀地撤在凉席面上,随后卷起,捂上1个小时后除去樟脑丸碎末。之后用抹布蘸清水擦抹两次,置于阳光下吹晒.10~15分钟即可。这样处理之后,就可以把凉席装入收纳袋中,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了。还可以使用白醋充分擦洗凉席表面.既简单又可以除螨。  相似文献   

8.
王朝晖 《大众医学》2012,(10):12-12
张大妈今年77岁.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老伴3年前患心肌梗死去世了,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工作也很忙。平常看病时,张大妈都是让女儿请假陪同去大型三甲医院。一次,女儿出差,而张大妈平时服用的药物吃完了,只好独自去医院看病,大清早不吃早饭就赶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缴费、查血、等结果、取药……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耗费大半天的时间,着急之下还把取化验结果的凭条及病历弄丢了,后来在医院一楼大堂导医台的护士帮助下才取到了化验结果。乘车回家的路上又下错了站,辛亏碰到邻居才顺利回到家。现在.张大妈再也不敢单独去医院L  相似文献   

9.
张大妈不到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心脏有问题了,总是憋闷得慌,便去医院检查.医生查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再仔细一了解,发现张大妈除了觉得心脏有问题,以前还做过胃、肾、甲状腺、手腕、大腿等许多部位的手术,这次来,张大妈还想给心脏动一下手术呢.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的问题出在心理上,应该属于疑病.  相似文献   

10.
张大妈不到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心脏有问题了,总是憋闷得慌,便去医院检查.医生查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再仔细一了解,发现张大妈除了觉得心脏有问题,以前还做过胃、肾、甲状腺、手腕、大腿等许多部位的手术,这次来,张大妈还想给心脏动一下手术呢.心理医生告诉她,她的问题出在心理上,应该属于疑病.……  相似文献   

11.
陆基宗 《健康》2013,(6):43
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热得汗流浃背、心情烦躁时,只要一躺在凉席上,就会很快消暑降温、凉爽无比。这是体热快速经皮肤传导到凉席上的缘故。凉席虽凉爽,但可致"凉席性皮炎",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炎夏有人贪凉,常常赤膊裸睡在凉席上。不久,接触凉席的皮肤上就出现豆粒大小的淡红色疙瘩,表现为红肿、刺痒、疼痛,大多集中在背部、腰部、腿  相似文献   

12.
夏天人们好睡凉席。自进入夏天以后.不少市民又把去年的凉席搬出来铺上。可在大多数人躺在凉席上感觉它的清凉和惬意时.却有一部分人因为睡了凉席而染病。  相似文献   

13.
最近赵大妈烦透了。她今年65岁,“糖龄”10年。这10年来,每次吃药时,赵大妈总担心这药吃久了会有不良反应,总想着有啥灵丹妙药,能将糖尿病彻底根除。和赵大妈有同样心思的张大妈患糖尿病8年,她俩同病相怜。  相似文献   

14.
闷热的桑拿天,我刚刚回到家里,邻居张大妈就来找我,张大妈说:“前些天我感冒了,拿出来这板蓝根冲剂,我发现都结块发黏了,当时闻了闻,没有什么异常的味道我就冲着喝了。可是我喝了之后根本不见好。这以前很管用的药,为什么突然间就不管用了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也难怪张大妈这么犯愁了,我看了看张大妈拿来的板蓝根;中剂,  相似文献   

15.
王大爷今年75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一天.吃完晚饭没多久,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准备吃药。可正当王大爷把一大把药吞下去时,隔壁张大妈走了进来,王大爷急忙跟张大妈打招呼:“张大……”,  相似文献   

16.
袁敏 《家庭医生》2021,(14):50-51
七八月,暑热难当,躺在床上也浑身燥热. 该把凉席拿出来了. 如今,市场上有很多"凉席新贵",如亚麻凉席、网红冰丝席等,可随意折叠,十分轻便. 看起来,可比传统凉席好用多了——不必特地卷成圆桶状,也不占地方. 要不要给家里的凉席"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7.
凉席的种类 市场上凉席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草席、竹席、藤席、亚麻席、玉石席、木珠凉席、皮革凉席、陶珠凉席、天然水牛角凉席、大麻纤维凉席等.但在我们生活里一般使用的只有草席、竹席、亚麻席和藤席这四种. ■草席 草席虽不及竹席和藤席耐用,但胜在价廉物美,品种繁多,其中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多受老人喜爱.草席一般较容易生虫,现在的草席在制作时多经过高温消毒,有的还加上"碳",据说能使席子的防腐功能加强.市面上的草席已多为"机织".用原草织成的带有草的清香,经过高温蒸煮成草浆、去除杂质压成细条状再织成的,有多种图案选择,其做工不仅更加精细和柔软,还能够折叠储藏.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健康博览》2007,(12):42-43
邻居张大妈和老伴身体一直健健康康,只是这两年身子骨感觉没有以前那么硬朗了,张大妈的女儿很是心疼老爸老妈,经常买些好吃的好喝的孝敬老人家。这不,听说秋冬进补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女儿特地托人给老人家买来了上好的人参、鹿茸、燕窝等。可老两口觉得自己身体硬朗用不着吃,女儿就再三叮咛,冬天来了,一定要补补身体的。前段时间,气温骤降,张大妈的老伴不小心患上了感冒,咳嗽的厉害,张大妈想起女儿送的“宝贝”能提高免疫力,便几乎隔一日炖一样,本以为老人家多吃点补品绝对没错,没想到张大妈的老伴吃了以后感冒没有好转,反而觉得心烦意躁,一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9.
邻居张大妈每年最怕的就是冬季来临,因为“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她每年都要在医院呆一两个月。这些年为了治病,张大妈钱没少花,罪没少受。听说入秋后用点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可以预防慢支,于是张大妈花500元钱托人买回药物,一连用了两个月,可效果也不甚理想;前两年听说个冬病夏治的膏药方子,一入伏张大妈就开始贴膏药,一直贴到三伏天,热得张大妈起了一身痱子,可到了冬天照样喘个不停。今年张大妈干脆什么法子也不想了,顺其自然吧。谁知这下更糟了,不光是咳嗽、咳痰,又加上了气短的毛病,走点远路、上几节楼梯、做顿饭…  相似文献   

20.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尤其是在夏夜,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因酷暑硝以入睡,这时如能在床上铺上一张凉席,不仅增添几多凉意,而且也能提高睡眠的质量。因此,每到夏季来临,很多人都会买张凉席。竹凉席、草凉席、亚麻席等,不仅凉席的种类繁多,而且凉席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什么“养生凉席”、“美容凉席”、调整血液酸碱度的“负离子凉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