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6例患儿分别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例数,均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二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组连续对212例14岁以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改进的导管结扎术,术中未发生意外。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月~10年,无1例导管再通。因此认为,改进的结扎术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过去30年本院外科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85例的经验.文中着重讨论手术入路,导管解剖,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及导管处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认为应用涤纶布卷垫结扎有利于导管良好闭合及避免导管破裂意外,是安全易行的手术方法,合并心内畸形可在体外循环下一并矫正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未闭1013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 01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过程与转归.结果: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组无死亡;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组易早期产生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不全,手术死亡3例.结论:经左腋下小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优点多,可为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的常规方法.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可根据病情分期或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8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均在深低温低流量(deep hypothermic low flow,DHLF)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外科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心包积液2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在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成人动脉导管缝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应用外科手术与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一2006年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动脉导管未闭患者200例,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判断已经自然愈合的可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外科手术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闭合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采用常规右心导管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进行介入封堵术。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分流,心脏功能的改变和心律失常。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A峰等指标。结果外科手术组和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9.2%(P〉0.05),两组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率分别为100.O%和99.0%(P〉0.05)。但是介入封堵术治疗组并发症9例(18.3%),外科手术组并发症仅2例(1.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术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外科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和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术、平均脉均显著不同于外科手术治疗组,两组治疗后三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治疗后心室Tei指数和Vp、R—R均显著优于介入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动导管未闭具有安全、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的指针、时机和方法.方法 对3例超低、6例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内科保守治疗,呼吸困难等症状未见改善的情况下,行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该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例是采取的常规结扎、2例是采取4/0的prolenes线缝扎、3例是钛夹钳夹闭.结果 3例超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有1例术后11天因为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6例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有1例术后合并有乳糜胸经引流后治愈,其它术后顺利.结论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未成熟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经内科保守治疗未见好转,在没有明显禁忌症存在的情况下,应该尽早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95例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心脏彩超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82例,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率4.9%(5/102)。死亡原因分别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衰竭2例。其余患者并发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1例,肺高压危象2例。所有存活患者肺动脉高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效果满意。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上易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混淆,术前容易漏诊因而导致术中发生灌注肺。因此,应加强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以避免灌注肺的产生。同时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者肺动脉高压出现早、进展快,易发展成器质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甚至丧失手术机会。所以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一般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104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其中,91例行动脉导管结扎,13例行导管切断缝合,全组无手术死亡。作者着重讨论了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并认为加涤纶布卷结扎未闭动脉导管不仅安全、有效,而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儿童主动脉缩窄3例,占该院同期先天性心血管病手术的0.6%。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下进行,缩窄段主动脉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牛心包加涤纶布主动脉成形术1例。术后过程顺利,随访8~12年效果满意。作者对本病的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对体重<8 kg的婴幼儿PDA 32例(男14例,女18例)实施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年龄6-18月,平均(11±5.5)月,体重(7.2±0.6) kg,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径为1-8 mm (4.6±1.7) mm,封堵后即刻和3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术后1 d,1、3、6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X线摄片检查.结果30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的患者均采用国产PDA封堵器,1例术中造影合并降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转外科治疗;1例为PDA封堵器主动脉侧过大,导致降主动脉狭窄,放弃封堵;2例术后即刻存在微量-少量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体重〈8 kg的婴幼儿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腋下微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对 13例小儿 PDA应用左腋下微小直切口结扎术 ,切口以第 4肋间上下延长共约 5 cm进胸后常规行 PDA结扎术。结果 :全组术野显露良好 ,术中经过顺利 ,术后并发症少 ,无死亡。结论 :左腋下微小切直切口手术径路隐蔽美观 ,效果满意 ,特别适合小儿 PDA结扎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162例封堵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PDA162例,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采用造影或术后24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封堵治疗疗效效果满意,成功率98.8%.结论通过封堵治疗PDA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一种可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一期外科治疗及预防术中灌注肺的方法。方法26例患者,5例采用正中劈胸骨经心包外分离双重结扎PDA,5例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PDA,16例深低温体外循环辅助心脏停跳下切开肺动脉直视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1例出现围手术期肺灌注,无早期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4年,恢复良好,无晚期死亡。结论心内畸形合并PDA应早行同期矫治,体外循环前或阻断主动脉前结扎或缝闭PDA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胸膜外结扎动脉导管未闭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胸膜外手术结扎方法的疗效和优点。方法: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对16例12岁以下的PDA患进行了胸膜外手术结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肺部感染及导管再通,随访1-31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PDA胸膜外结扎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创伤小,输血少,肺部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合并心内畸形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心内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并就其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63例患者,分别采用正中劈胸骨经心包内分离双重结扎PDA,或体外循环辅助下切开肺动脉直视下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早期死亡3例(4.76%)。发生呼吸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1例,严重室性心律紊乱1例。60例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恢复良好。结论 心内畸形合并PDA应早行同期矫治,浅低温心脏跳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经手术证实的2岁以下动脉导管未闭30例。年龄最小9d。最早出现症状在生后15h。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常因杂音不典型而使诊断困难,本组占13%。新生儿可应用超声心动图探测动脉导管的开放与否和计算左房/主动脉根部直径(LA/AO),若>1.2有诊断意义。择期手术可在1岁后进行。如存在不能控制的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或呼吸窘迫,即使早产儿或新生儿也应手术。手术以进胸双重结扎加贯穿缝扎为妥。本组无并发症或死亡。随访0.5~5年,无导管再通。  相似文献   

19.
自93年9月至94年12月,我院采用切断缝合术治疗12例动脉导管未闭,术中均控制性降压,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阻断导管时MAP为6.7-8kPa,手术效果满意。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有可能出现术后再通,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因此,切断缝合术无疑是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拔3 700 m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1年6月在海拔3 700 m高原手术治疗的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3例.其中藏族7例,世居西藏地区的汉族6例;年龄1.5~12岁,平均(4.4±2.1)岁;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6例,中度肺动脉高压4例,严重肺动脉高压3例;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79%~88%,平均84.5%.均采用腋下小切口.管型导管者采用三重结扎的方法,而漏斗型者以及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缝扎再双重结扎的方法.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和声音嘶哑等,4~7 d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导管再通、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均已恢复正常活动.结论:高原地区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采取三重结扎或缝扎再双重结扎的方法,对于不具备常规开展体外循环手术的西藏地区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