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胃痞壅滞,主用通降,慎用开破 胃痞是指胃脘部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生理上,胃主通降,以降为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均可直接影响气机的通畅,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木郁不能疏土,可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脾不升清,胃不和降,则升降气机痞塞,或逆乱失常,导致气滞中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胃痞以胃脘部位自觉满闷阻塞为其主症。"痞"意有二:一指病理上的胃气不通,一指满闷阻塞的症状。纵观当今医学内科教材,多详于胃痛而略于谈痞,或痛痞混论。然证之临床,现今所称之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消化系统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一升一降,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治胃不治脾,则失之多矣。治疗大法,以调节脾胃升降功能最为关键,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则脾胃协调,胃自安和。用药要注意补勿过腻,攻勿太过,寒勿过偏,热勿过燥,以合土居中央治宜冲和之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病"等范畴,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众多脾胃病专家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瘀论治等不同的观点。该文试图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角度论述CAG的病因病机,为中医药防治CAG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顾老平日临证,遵崇“脾为后天”之旨,对于慢性疾病的辨证施治,尤其重视中土健运之力,尝谓:“不受水谷之土,当亦呆运其药,是药不至病所,何有其效可谈”。鉴于此理,凡遇缓治之疾,顾老常先着眼中焦,但见厌于水谷者,其治多暂舍他症而专注脾胃。  相似文献   

6.
饮食和情志所伤是本病发病的关键:①嗜食辛辣肥甘,长期饮酒,胃腑积热,耗伤胃阴,导致胃阴亏损,或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脾胃失和,胃气不降而发病。②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病。饮食与情志所伤,往往互相影响,在疾病演变过程中亦能互相转化,如饮食所伤脾胃不和,正气内虚,再遇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失其疏泄,脾胃更易受犯而致肝胃不和;肝郁气滞化火,火热移胃而致肝胃积热;火郁热蕴,又能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初病在气,胃气郁滞,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是水肿、蛋白尿等。水肿是由于水液瘀积于体内,从而导致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水肿,大多数均属于“虚证”阴水范畴。甚至慢性肾炎水肿消退后,仍残留着尿蛋白,且长期不退,肾功能未见改善或有血虚现象。治疗时殊困难,常常久不见功效,而使医者丧失治疗信心。且每因劳累或感冒又可导致急性发作。使病程缠绵不已,甚至发展到肾功衰竭。因此,对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以老年人多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认识到本病是一个本虚标实的疾病,在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证状表现不同,因而其证型也不一致.现将该病的治疗法则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咳喘病包括哮证、喘证、肺胀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矽肺、慢脚市等疾病。治疗上往往拘于此景岳“气喘之病最为危候,人欲辨之者,亦为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日实喘,一日虚喘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何也?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主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  相似文献   

10.
患者:王某,男,30岁,农民,住院号:45536。主诉:下肢浮肿5个月,缘5个月前因劳倦过度而致下肢浮肿,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肾炎”,肌注青霉素,口服双氢克尿塞,氨苯喋啶等药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胃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胃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它们往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慢性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不少进展,尤其在病因、发病机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多数病例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后期则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腺上皮化生、不典型为主要病理特点。约半数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  相似文献   

12.
13.
中医所说的肝,不仅是一个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肝居胁下,胆附其中。肝脏的功能很广泛,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瓜,其性刚强,喜舒达而恶抑郁。人身血液之贮藏与调节,筋骨关节之屈伸,脾胃之气的升降出人,精神情志之调畅,目之视物明暗等,无不与肝之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医所说的肝,不仅是一个解剖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功能活动系统.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肝居胁下,胆附其中.肝脏的功能很广泛,肝主疏泄、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瓜,其性刚强,喜舒达而恶抑郁.人身血液之贮藏与调节,筋骨关节之屈伸,脾胃之气的升降出人,精神情志之调畅,目之视物明暗等,无不与肝之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中医所说的肝病是指肝(包括胆)的生理功能及肝胆经络病理变化所表现出的一切病证的总称.而缠绵不休、久治难愈者则属于慢性肝病.  相似文献   

15.
临证治验2则     
慢性前列腺炎,辨证脾肾两虚、阴寒内盛、病久入络、肾络瘀阻。治宜温肾健脾、行气化瘀通络。视神经萎缩,辨证肝肾阴虚、心肝之火上炎、肝阳上亢、目络瘀阻。治宜:滋阴泻火、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二则病案,辨证准确,用药精当,顽疾皆治愈,未见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 [方法] 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不息,其基本运动方式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该理论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核心的病机为中土虚衰,“四象轮旋”不畅而生气滞、痰凝、血瘀是推动本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胜湿、清肺降胃、温肾和胃、疏肝清心等辨治本病的新思路。验案所举之患者,年老而病长,阳衰而土湿,“一气周流”不畅,证属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故予上述四法治之,复查胃镜肠化得以减轻。[结论] 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以调和五脏、促气流转为纲,拓宽了本病的临床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