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特点,68例房扑分为典型房扑组60例和非典型房扑组8例,典型房扑又分为逆钟向折返性46例和顺钟向折返性房扑14例两类,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典型房扑中,逆钟向折返性房扑F波频率明显低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0.002);aVF导联振幅和aVF/Ⅰ振幅比值明显高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值分别为0.004和0.01);无等电位线例数明显多于顺钟向折返性房扑(p=0.005);②非典型房扑的F波形态不规则,呈多样性。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观察各类心房扑动的不同特点,对房扑的诊断和随访具有独到之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5例阵发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患者行右房射频消融术。3例单型房扑消融成功,2例复合型房扑/房颤失败。3例成功者随访6个月无复发。房扑与右房内大折返运动有密切关系。射频消融结果与右房结构、房扑的类型及折返运动有关。右房射频消融的远期效果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心房扑动 (房扑 )电生理机制的理解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房扑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认为 ,房扑的电生理机制是心房内的大折返 ,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 ,围绕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域形成。Kalman等[1 ] 根据房扑心电图形态及对折返机制的理解进行分类 ,将局限于右心房、围绕三尖瓣环的、峡部依赖的顺钟向或逆钟向大折返称为典型房扑。其余类型的房扑 ,如右心房低位环折返、间隔部折返以及左心房折返等类型的房扑全部称为不典型房扑。对于典型房扑而言 ,射频消融方法已经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2 ] 。而对于不典型房扑 ,…  相似文献   

4.
心房扑动的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房扑)病例电生理特点及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房扑的效果。方法对26例房扑患者标测心房激动顺序,用隐匿拖带方法确定折返环部位。用长导引鞘作支撑,在心房内行线性消融方法治疗房扑。结果26例房扑中23例折返环位于三尖瓣环部位,1例位于右心房游离壁部位,1例位于左心房,另1例在三尖瓣环及右心房游离壁部位各有一折返环。对20例临床上有房扑病史者行射频消融治疗,17例成功。典型房扑15例(包括1例有2个折返环的房扑),14例消融成功;不典型房扑6例,4例消融成功。结论房扑的大折返环可采用心房激动顺序及隐匿拖带的方法确定其部位。用长导引鞘作支撑行线性消融是治疗房扑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钟敬泉  张薇 《山东医药》2003,43(28):54-55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约占整个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10 % ,男性多于女性 ,体表心电图呈典型的“锯齿波”。根据折返环路的解剖位置 ,可分为典型房扑和非典型房扑两类。前者的折返环位于右心房 ,依照激动的传导方向又分为 型房扑 (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逆钟向 )和 型房扑 (激动的传导方向为顺钟向 ) ;后者根据房扑的折返环所在部位又可分为右房复合环折返房扑、右房游离壁折返房扑、左房房扑、间隔部房扑、冠状窦参与折返的房扑等。1 房扑的诊断房扑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部分有器质性心脏病、低血钾或心脏手术等原因 ,如患者无病因可寻 ,称特…  相似文献   

6.
心房扑动是心房内大折返,折返环位于右心房或左心房,围绕有解剖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区域形成.围绕三尖瓣环,峡部依赖性顺钟向或逆钟向大折返称为典型心房扑动,其他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为非典型心房扑动.传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在心房扑动消融中虽已获得很大的成功,但由于传统影像学定位很难确保消融线的完整.……  相似文献   

7.
关于心房扑动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电生理机制认识比较清楚的是经过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峡部的右房内的大折返。其中逆钟向折返的房扑称为典型房扑或Ⅰ型房扑 ;顺钟向折返的房扑称为不典型房扑或Ⅱ型房扑 ,这是对房扑最经典的分类。但是 ,随着房扑电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新的房扑折返类型被发现 ,上述的分类方法已显滞后 ,由于目前许多类型房扑的电生理机制以及消融治疗方法仍不明确 ,房扑的分类仍没有统一的标准[1,2 ] ,使得临床中对各种房扑的名称趋于混乱 ,有必要重新进行分类。我们根据房扑心电图特点、电生理机制及其对…  相似文献   

8.
患者勰生,52岁,1983年二尖瓣闭式分离术。1999年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年多后行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射频消融术及起博器安置,术中直接消融房扑折返的最狭窄部位,但未能终止房扑的发作,改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成功,并安装VVIR起搏器痊愈出院。房扑消融失败原因考虑与两次心脏手术后,根据解剖影像确定的线性切割消融方法的靶点难以把握所致。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新发的左房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可发生于几乎所有的房颤消融术式,电生理检查表明大部分的房速、房扑为大折返机制,另一些为局灶性房速。初次消融的消融线出现缝隙可能是出现大折返性房速、房扑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些新发的左房房速、房扑再次行消融术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典型的心房扑动(房扑)是右心房内的大折返所致已成共识,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是折返环的一部分。因此,射频消融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并产生峡部双向阻滞,是成功消融典型房扑和减少复发的可靠标志。目前,多采用心房激动顺序或消融部位的双电位技术确定峡部双向阻滞的存在。通过比较房扑成功消融前、后右心房峡部传导时间,从而提出峡部传导时间的延长程度对峡部完全性  相似文献   

11.
心房扑动的导管消融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心内科冯全洲,李元新综述王方正审校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心律失常治疗上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所致的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扑)虽然不涉及旁道和...  相似文献   

12.
心房扑动(房扑,AFL)是心电图问世以来人们认识最早的心律失常,但传统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地预防房扑的再发。近10年来,由于这种心律失常机制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射频消融术(RF)的显著效果使房扑的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1历史回顾房扑首次报道于1886年。过去学者们认为房扑发生机制是由心房的自律性增高或心房内折返引起的。近20年,详尽的动物试验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微折返才是房扑的发生机制,从而建立了射频消融治疗策略。折返环靶点的确定是消融治疗房扑的关键。1990年,Feld等[1]发现射频消融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嵴部能终止房扑并长期预防房扑…  相似文献   

13.
应用Halo导管标测技术,结合冠状动脉窦与希氏束电图识别心房扑动折返环的慢传导带,在下腔静脉口到三尖瓣环峡部作射频线性消融,并以慢传导带出现双向阻滞作为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的标志,治疗了1例I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1个月心动过速未发。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 ,5 2岁 ,1983年行二尖瓣闭式分离术。 1999年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1年多后行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安置 ,术中直接消融房扑折返的最狭窄部位 ,但未能终止房扑的发作 ,改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成功 ,并安装VVIR起搏器痊愈出院。房扑消融失败原因考虑与两次心脏手术后 ,根据解剖影像确定的线性切割消融方法的靶点难以把握所致  相似文献   

15.
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的成功消融部位是右心房的先天性峡部(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峡部),而对于手术疤痕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疤痕折返性房速),消融部位则是与手术疤痕相关的后天性峡部。本文报道1例共存有上述两种心动过速患者的成功消融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扑动2例,均使持续性心房扑动终止并不能再诱发.本文根据Ⅰ型房扑的右房折返环机制,免去术前心房内标测,直接在低位右房间隔区域放电消融,2例病人分别在第6次放电和第1次放电时房扑终止,并不能再诱发,射频消融术全过程分别为80和60分钟,随访5个月和1周均无任何心动过速复发.本研究表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可能为难治性心房扑动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Rhythmia系统对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进行超高密度激动标测及消融.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二尖瓣置换瓣术后出现持续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术中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发作时运用Rhythmia系统网篮电极标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左房和/或右房),确定并消融房扑折返关键峡部或局...  相似文献   

18.
心房扑动(房扑)是一种临床实践中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其独特之处在于体表心电图显示的频率和扑动波形态较为均一.提示此种心律失常可能由某种特定的机翩所控制。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房扑的发生机制一直存在争议。1920年Lewis等首先提出房扑可能是围绕解剖障碍物的环形激动。到70年代,房扑主要源于右房折返激动这一观念已逐渐为^们所接受。此后,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使得房扑相关的临床电生理学领域取得了诸多更为深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心房率一般为300次/分,当典型房扑心房率减慢时可使房扑1∶1下传激动心室,导致较快的心室率,可达230~270次/分;心内电生理检查表明典型房扑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前在窦性心律时以冠状窦口S1起搏时房室结前传文氏点多≤190次/分,2∶1阻滞点多≤230次/分。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为典型房扑折返环的关键部位,同时峡部也是致密房室结右侧后延伸的分布区域,结合典型房扑房室传导比例和心室率的心电学特点推断至少在部分患者致密房室结及其右侧后延伸可能参与了典型房扑折返环的构成。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心房扑动(房扑)被分成为Ⅱ、Ⅲ、aVF导联扑动波负向的"寻常型"和扑动波正向的"非寻常型".本文介绍两名长期复发寻常型房扑患者,电生理试验提示心律失常的机理是发生在右房内的微折返,手术中的标测显示房扑时有类似于折返的电活动顺序,并且对估计的折返部位进行了小范围冷冻手术.方法:两病员分别有每月至少发作一次的复发性房扑病史8年和5年,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房扑周期长度均为220~240ms,常伴2∶1房室传导,形态呈寻常型.窦性心律时P波增宽分别为140ms和120ms.甲病员超声心动图正常,乙病员超声心动图示Ebstein畸形伴间隔叶稍低于三尖瓣环口,两位病员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