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多种多样,病程变化多端 ,预后差别较大。虽然在过去 40年里 SLE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改善,但死亡仍然是主要的 威胁。 SLE早期死亡多归因于病情活动和感染,而后期多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 治疗,特别是长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导致肌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动脉 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感染甚至死亡等。但是,适时的冲击治疗能够延缓或防止死亡和器官衰 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轻型 SLE的治疗 [1,2]轻型 SLE指:①诊断明确;②病情稳定;③没…  相似文献   

2.
Clq是补体C1的第一组成亚单位,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起重要作用。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感染因素。凋亡产物及免疫复合物,Clq缺陷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细胞凋亡缓慢、死亡的细胞清除拖延有关。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对抗疟药、维生素D、他克莫司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治疗作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该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风湿病中是一个较常见的疾病,被公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具有两个临床特征:(1)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存在;(2)免疫性小动脉炎性病变累及全身多种器官,严重危害机体。由于病因不明,临床变化多端,导致诊治困难,死亡率高,为国内外学所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使其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副作用及激素的依赖性和不敏感,使人们寻找其他替代疗法。就近年来报道的非标准及辅助的口服和胃肠外给药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疗法、激素疗法及对症疗法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6.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遗传、环境和性激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成人相比,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受累早,病程进展更迅速。其治疗根据病情活动情况和脏器受累程度而定,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环磷酰胺可有效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对环磷酰胺治疗抵抗的顽固性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用环孢素、咪唑立宾或利妥昔单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慢性进行性、常以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B细胞的增殖活化,多种自身致病性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免疫复合物清除功能障碍,补体系统缺陷,NK细胞功能异常等。SLE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已经采用及有发展前景的一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运用使SLE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复发。90年代以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包括:(1)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抗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CTLA4Ig、抗B7单克隆抗体、抗dsDNA抗体的抑制剂、抗dsDNA抗体沉积的抑制剂、补体激活与沉积的抑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2)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2’-氯脱氧腺苷、霉酚酸酯及甲巯咪唑;(3)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4)其他药物:脱氢表雄酮、自隐亭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养阴益气解毒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养阴益气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阴虚内热证、气阴两伤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选病例均给予养阴益气解毒方和个体化剂量的强的松治疗,对治疗前后强的松的用量、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及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观察。其中症状改善采用患者自我评估的方法。结果 养阴益气解毒法能明显减少皮质类固醇的用量,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某些实验室指标。结论 养阴益气解毒法是治疗SLE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脊髓病变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伴有神经系统损害,而并发脊髓病变者临床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16岁,4年前因面部红斑、四肢关节痛在我院查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及免疫球蛋白IgG等免疫学指标异常,诊断为SLE并住院治疗。给予皮质类固醇及火把花根等药物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出院。以后长期服用泼尼松片(20~30mg/d)等药物。2001年2月因上述症状加重并双下肢无力再次入院诊治。体检:神志清楚,面部蝶形红斑,颈软,四肢末端呈非凹陷性浮肿。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侧…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基础免疫学的发展使生物制剂治疗甚至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可能,现就这一方面的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继而引发血管炎症所致。SLE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其中眼底血管受累、视网膜受损并不少见。国内有不少关于SLE患者出现眼底病变的报道,在此对SLE视网膜病变作一综述,以加深对SLE视网膜病变的理解,为其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边天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我们经过对6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出临床主要表现的特点,同时把边天羽教授治疗本病经验总结如下。边天羽教授从中医理论分析认为:本病早期因外邪入侵,营卫不合,久之化热,复因素体阴虚内热,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腹部并发症1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性分析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腹部并发症病例,结果2例患者以腹部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其余17例患者的腹部并发症发病时间在SLE发病后15天-6年不等,临床表现包括:消化道出血,缺血性肠炎,肠坏死,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治疗后1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2例死亡,临床表现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T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的实验结果,探讨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异常的生物化学机理。提示由于生物化学途径的异常,改变了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而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原发性T细胞异常,障碍了细胞免疫的效应功能,从而影响了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得辅助细胞的活性增强,抑制细胞的活性减弱,其结果引起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最终导致自然抗体和病理性抗体的过度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其与病程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住院儿童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统计分析其发病率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儿童SLE以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全身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发生率分别为 1 0 0 %、96 2 %、92 3%和84 6 %。血清免疫学检查中ANA阳性率最高 (84 6 % ) ,其次为Sm抗体 ,(4 2 3% )。胸片提示 34 6 %的患者有肺部感染。在病程≤半年组与病程 >半年组间各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病程的长短对儿童SLE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按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组研究。对儿童SLE应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SLE患者外周血象、实验室免疫检查结果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2例中血象异常者121例,其中贫血79例,血小板减少65例,白细胞减少76例,二系减少者69例,全血细胞减少1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象有显著改善(P<0.01〉。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补体C3、C4、24 h尿蛋白、肾损害、浆膜炎与血细胞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易并发血液系统损害,表现多样,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外周血和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细胞减少组抗dsDNA、补体C3、C4、24 h尿蛋白、肾损害、浆膜炎与血液系统受累明显相关,补体C3可作为判断SLE病情复发及缓解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众多器官和系统、临床症状极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5年存活率已达到95%,但由于SLE病因未明,只能控制病情而不能根治,故仍有一些重症病人虽经治疗最终仍不免会死亡,这部分病人是本病防治的重点,现将重症SLE的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