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治疗方法及中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As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以血管舒缩、内皮功能障碍、As等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总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As的关系及近10年来国内外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大致有保护内皮的天然物质替代疗法、内皮种植及基因治疗、补充外源性一氧化氮(NO)、拮抗内皮素(ET)等;并总结了中药单味药、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治疗As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缩物质如NO/ET与As关系的深入研究治疗是防治A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中药在保护内皮功能、调节内皮活性物质分泌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发挥调节血管功能障碍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缺乏深度,进一步探讨中药抗As的作用机制,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调节的优势,开发基于调节血管功能障碍的抗As的中药,在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血管内膜的屏障结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一旦出现损伤,引起功能障碍,可累及人体多个脏腑器官,尤其是影响心和脑的健康,产生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使血液黏稠凝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二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变,如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等,从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中的关键因素,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目前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中药单体及其复方制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和机制,得出中药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存在多角度、多层次、多靶点等作用优势,但具体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等仍需更进一步的研讨,进一步明确中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很多疾病例如脑梗死、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着相关性,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Hhcy主要是损伤血管内皮、对脂质代谢产生影响,以及促进血栓形成,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提前预测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经早期预防性治疗,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现就H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学说”,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损伤的联系及区别。阐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血管内皮损伤的概念,从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内皮素(NO/ET)稳态,诱发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角度和激活的VECF、MAKP、JAK/STAT、PI3K-AKT通路出发,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程中二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检索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损伤及AS的相关靶点,从分子角度进一步论证。阐明中药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及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之一,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而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由于长期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下,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发生内皮功能紊乱,最终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逆转性治疗,将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的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使血液黏稠凝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二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造成了血管自身的病变,如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等,从而使心脑供血不足,甚至供血中断引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要想彻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就要从血液和血管这两方面着手进行双重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血浆内皮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祥坤 《中医杂志》2001,42(5):310-311
内皮素(ET)是近年来发现的血管活性肽和低分子具有细胞信使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收缩血管、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与细胞粘连的作用。ET水平升高可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其机理是否与其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ET的生成、释放有关,是近几年中医药界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拟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多项研究表明,瓜蒌可通过调节脂代谢、抗血管内皮损伤、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稳定及消退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方面以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今后可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与AS相关的潜在靶点,进一步完善瓜蒌制剂治疗AS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堵塞导致的心肌梗死、中风、甚至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和中国的第一位死亡原因。7月5日至9日,来自伦敦大学医学院的John Deanfield教授在北京、上海等进行了巡回学术报告,Deanfield教授是全球心脑血管治疗领域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知名专家,他强调动脉粥样硬化的管理是终生的,应该尽早干预、积极干预,并综合干预所有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由丹参和红花组成的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微循环,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缩小脑心梗死范围,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有效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可能机制与组分丹参和红花的成分有关,丹参和红花是临床上活血化瘀的常用药,长期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各种复杂的有效成分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分析丹参和红花的有效成分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而对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内皮损伤和内皮功能障碍与其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目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众多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遗留的器质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内皮祖细胞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出生后血管新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修复缺血区域组织损伤,恢复损伤组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的提出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中医药在治疗缺血导致的心脑血管损伤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经验,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量中药及复方制剂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其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增加血管新生调节因子,促进EPCs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方面。该综述检索近期文献,总结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传统中药复方或单体成分,并进行归纳分析其不同的作用途径,以期为今后中医药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成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理过程与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减退、脂质浸润、炎性细胞浸润、氧自由基产生等多因素有关.为此,本研究选用家兔喂养高脂饲料联合免疫损伤形成实验性AS模型,观察兰黄胶囊对实验性AS家兔的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探讨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胆固醇血症是由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所致,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大力开发相关药物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中药注射剂因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丹红注射液由丹参与红花2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效,主要含有酚酸类、丹参酮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大量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中医“脑心同治”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涉及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性、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内皮、抗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系统、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另有一些研究也从不同程度上阐释了丹红注射液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与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发挥保护作用,但仍有一些未知的药理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笔者拟梳理当前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研究情况,以及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多通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介绍丹红注射液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变发生在心、脑、肾等主要器官的血管,可引起所属器官的缺血、坏死,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因此,积极研究并建立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对于探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光明中医》2012,27(7):1358-1360
高粘滞血症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变学发生障碍.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以倦怠疲乏、胸闷不适、头晕、头胀多梦、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心悸怔忡、肢体麻木、拘急不舒、舌质暗紫、舌苔腻等为主要表现.尽管高粘滞血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基于中医观点,以痰、瘀为其主要病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主要因素,因而有效地控制高粘滞血症,对防治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脂异常是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结果,临床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是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本人用通络调脂汤加减辨证治疗血脂异常时发现,本药在降低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从而调节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软化斑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并能减少他汀类药物用量,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