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20例,其中可诊断为弥漫性脑肿胀者72例(60%),综合治疗后随访6个月至4年,获得了82%的满意恢复率,提出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标准为CT扫描发现第三脑室或(和)基底池消失而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认为外伤后低血压和低氧血症与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讨论了本病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合并弥漫性脑肿胀(DB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CT表现,将选取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分成两组,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A组,无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B组,对比两组病人GCS评分、瞳孔改变、颅骨骨折的比例、手术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29例,良好9例,死亡16例;GCS评分3~5分13例,单侧瞳孔散大2例,双侧瞳孔散大12例。B组43例,良好28例,死亡10例;GCS评分3~5分9例,单侧瞳孔散大9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结论:弥漫性脑肿胀是弥漫性轴索损伤CT主要表现之一,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病情多危重,预后极差。DBS对DAI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临床上常见,可以单独存在或与各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存在,是脑外伤后病死率很高的一种病症,是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重要因素[1].我院自1994年4月~2000年1月共收治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58例.其中保守治疗40例,手术治疗18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56.90%.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闭合性脑外伤,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过去DAI只能在尸检时才能作出病理诊断,近年来由于CT和MRI的广泛使用.使DAI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分析报告21例DAI的CT表现.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头外伤后数小时内(一般2~14h)脑组织弥漫性肿胀,患者昏迷深,GCS评分低,是重度颅脑损伤后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分析总结34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治疗、护理经验,探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1资料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死亡率很高,文献报道达80%。本文采用侧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并静脉滴注七叶皂甙钠,早基强的松龙治疗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36例,其中恢复良好20例,重残1例,死亡15例,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18例分析刘福生1刘百波2丁晓东2(1附院神经外科2610312神经内科)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文献报道其死亡率手术治疗70%,非手术治疗采用甘露醇、速尿、大剂量地塞米松等,其死亡率46%〔1〕。本文总结了近3年来对救治1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CT扫描进行诊断,确诊后实施脱水治疗、高压氧治疗、亚低温等治疗,观察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经手术治疗,35例(29.2%)死亡,6例(5.0%)植物生存,22例(18.3%)重度残疾,26例(21.7%)轻度残疾,31例(25.8%)恢复良好。结论:弥漫性脑肿胀的CT影像表现主要为第3脑室和基底池变小、闭塞,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手术、脱水、亚低温、大剂量激素等治疗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江文龙  茅觉飞  梁枫 《右江医学》2003,31(2):125-126
目的 :对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发病机理、CT征象、治疗作一探讨。方法 :对 2 789例颅脑损伤中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12 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 82例死亡 61例 ,保守治疗 46例 ,死亡 3 2例 ,总病死率为72 .7%。结论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表现与脑创伤及颅内高压程度有关 ;其发病机理是脑创伤后急性脑血管扩张 ,广泛脑水肿和脑缺血之间相互作用所致 ;综合治疗包括脱水疗法 ,大剂量激素疗法 ,亚低温疗法 ,大剂量巴比妥疗法及催醒剂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后常有遇到影像学表现为无明显颅内占位性血肿及中线结构移位的弥漫性脑肿胀,这类患者往往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而且预后差,至今仍是颅脑刨伤的救治难题。虽然核磁共振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引起的脑肿胀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设备昂贵不能广泛推广应用。CT扫描显示环池改变与脑外伤预后有重要关系,且环池改变一直被视为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作者自2002年6月至2008年11月收治此类患者23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CT扫描动态观察环池变化,观察环池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l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是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临床并非少见。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故CT扫描为确诊依据。其主要特征为脑室和脑池的形态变窄或消失。  相似文献   

12.
赵鹏洲 《医学文选》2001,20(5):639-640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 atic acute diffuse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肿胀 ,大部分合并急性硬膜下出血或硬膜外血肿或脑挫伤 ,部分则单独存在 ,临床较为常见。我科自 1996年 8月~2 0 0 1年 2月 ,共收治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6 8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男 49例 ,女 19例 ;年龄 5~ 76岁 ,平均 38.6岁 ;受伤原因 :车祸伤 5 2例 ,坠落伤 10例 ,硬物砸伤和打击伤 6例 ,皆为直接损伤 ;其中减速伤 43例 ,加速伤 17例 ,旋转性损伤 8例。1.2 意识瞳孔及神经定位征 …  相似文献   

13.
李进  张勋  王莉 《中外医疗》2009,28(8):165-165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这一新的病理概念、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本院近期收治的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员的诊断治疗分析。结果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在脑外伤中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探讨研究,进而总结出一套较为合适的救治方案。方法对本组134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的76例患者中存活55例占手术组的72.4%,死亡21例占27.6%;非手术组的58例患者中存活43例占非手术组的74.1%,死亡15例占25.9%。结论早期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崔明  左延卿 《安徽医学》2007,28(4):341-342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治疗方法。方法经CT证实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28例,其中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8例。结果保守治疗20例,死亡5例,手术治疗8例,死亡4例。结论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主要是保守和综合治疗,一般认为除需要清除颅内血肿外,手术对缓解脑肿胀所致的颅内高压无效,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1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 分析 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 :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 ;②伤后立即昏迷 ;③生命体征紊乱 ;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 :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 /或大脑中轴多发小出血灶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 ;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0 5cm) ;⑤合并其它颅脑损伤。结论 临床和CT表现二者结合 ,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7.
朱钦龙  温汉新  苏燕  彭虎子 《海南医学》2005,16(8):15-15,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颅脑损伤后出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4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形成机制及总结治疗措施。结果脑血管扩张,脑组织膨胀,脑体积增大是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伤情重,死亡率高,需要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张晓强  高山  王德明  王湘 《西部医学》2009,21(7):1157-1158,116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D以及DAI合并弥漫性脑肿胀(DBS)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根据CT表现,将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分成两组,无弥漫性脑肿胀者为A组45例,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为B组30例;对比两组病人GCS评分、瞳孔改变、手术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A组45例,良好23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15例,GCS评分3~5分20例,单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B组30例,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17例,GCS评分3~5分17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9例;手术A组10例,B组13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致残致死率高,合并弥漫性脑肿胀者病情更危重,预后极差。DBS对DAI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诊治体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17例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CT表现,采取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死亡9例,植物状态生存6例,2例清醒,生存率47.1%。结论对于单侧瞳孔变化的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CT显示基底池消失,采取积极去骨瓣减压,可提高其生存率。有些脑疝形成、呼吸停止的垂危患者,不能排除创伤性休克、误吸致缺氧等外周因素可能,也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特征,评价CT诊断它的价值。方法:对3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轻度昏迷2例,中度昏迷10例,重度昏迷20例。23例见弥漫性脑肿胀,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小出血灶16例(直径<2cm),脑干小出血灶7例,胼胝体出血灶3例,脑池及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室出血4例,脑室、脑池普遍受压变小、消失2例,中线移位13例,单一病灶损伤5例,多处病灶损伤27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其病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诊断主要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CT具有特异性,是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