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盐酸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盐酸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舍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体评定量表及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盐酸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组治疗第2周就起效,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AMD量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舍曲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阿米替林组。结论:盐酸舍曲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物,适合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舍曲林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部分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舍曲林组)49例和对照组(阿米替林组)49例,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为期8周,采用HRSD、CGI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以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和阿米替林的显效率分别为65.9%和62.8%,无显著差异;治疗2周末、4周末舍曲林组HRSD减分率优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显著(P〈0.01);舍曲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1%,低于阿米替林组的35.19%。结论:舍曲林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效果稳定的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首选药物,适合于I}缶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双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舍曲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 3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别应用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 ,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和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舍曲林组与阿米替林组HAMD和CGI评分下降无显著差异 ;舍曲林的胆碱能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P <0 .0 1 )。结论 舍曲林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 ,而舍曲林有耐受性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定5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基本近似,帕罗西汀较阿米替林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乌灵胶囊和阿米替林治疗轻度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对轻度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乌灵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42例,口服阿米替林,50~50mg/d。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83.33%,两组间疗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2%,主要为口干、便秘、嗜睡、排尿困难等,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灵胶囊能有效治疗轻度抑郁症,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宁艳玲  王文霞  马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32-732,741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米氮平或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第1、2、6周的HAM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21.11±1.03、17.14±4.27、7.22±4.23,研究组分别为18.72±2.13、13.89±4.17、6.92±4.26;CG I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2±0.71、3.07±0.71、1.85±0.71,研究组分别为3.04±0.63、2.26±0.68、1.62±0.76。两组比较第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6周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阿米替林组显著高于米氮平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定5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基本近似,帕罗西汀较阿米替林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 59例患者分为曲唑酮、阿米替林两组 ,初始剂量为 50 mg/d,1 0 d内加至 1 50~ 30 0 mg/d,疗程 6周 ,用汉米顿抑郁量表评定效果。结果 :两组抗抑郁疗效相仿 ,汉米顿抑郁量表总分、几个因子分的减分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曲唑酮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 ,阿米替林组为口干、便秘等。结论 :曲唑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9.
用国产马普替林和阿米替林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研究,将38例病人随机分为马普替林组20人,阿米替林组18人。结果发现,马普替林较阿米替林显效快,HRSD评定显示用药前两周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按门诊先后顺序,将排除严重内科疾患的抑郁症患随机分为米氮平级和阿米替林组各31例,分别采用米氮平(15-60mg/月)和阿米替林(75-250mg/月)治疗6周,采用Ha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6周后两药均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HAMD减分率均>50%),而且近期疗效相当。治疗第一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减分率与阿米替林组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说明米氮平起效更快,米氮平有TESS评分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不良反应,结论:米氯平治疗抑郁症近期疗效肯定,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50~300m g)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及治疗l、2.6周分别采用H AMD、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疗效接近,万拉法新起效快于阿米替林,两组副反应发生情况万拉法新组明显小于阿米替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副作用小,治疗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单相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使用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和对照组(39例,使用舍曲林单药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在治疗1、2、4、6、8周末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价,使用不良事件记录表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完成研究42例,对照组完成研究36例,两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3.8%和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研究组临床痊愈率(45.2%)高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研究组在第1、2、4周末HAMD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0.5%和3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6)。结论:相对于单用舍曲林,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较快,具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顾卫霞  董伟  陈慧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491-2492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马普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与马普替林疗效相当,但舍曲林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片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合舍曲林片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片,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分数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片治疗老年期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良好,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卞正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384-1385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伴焦虑症状的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的对照研究,治疗8周.疗效及安全性采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结果80例完成观察.有效率米氮平组92.5%,阿米替林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81,P<0.05).治疗第2周时,在对抑郁的疗效上,米氮平组显著较高,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在对焦虑的疗效上,米氮平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有效率皆比阿米替林组为高,且起效快.米氮平副反应明显较少.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抗焦虑起效快且持续存在,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抑郁症尤其是伴焦虑症状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认识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方法 收集国内医药杂志上公开发表的9篇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抑郁症研究的文章,作Meta分析.结果 西酞普兰自身对照比较的治疗效应较大,与阿米替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效应偏小;西酞普兰的口干、嗜睡、视力模糊、心动过速、便秘、头晕、震颤,显著少于阿米替林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强度偏大.结论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无差异,但不良反应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米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的抑郁与舍曲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67例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9例,分别为米氮平组、舍曲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周期为8周,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量表)和Hamiltion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舍曲林组、米氮平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后2周的CSDD评分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和8周CSDD评分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 P<0.05),两组间比较米氮平组CSDD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舍曲林组有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伴抑郁有效,与舍曲林对比疗效相当,但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抑郁患者随机分配至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组(各31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10-40mg/d,1次/d,阿米替林150—300mg/d,1/d,观察期为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D,安全性评价用TESS、实验室检查及查体。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良反应发生率西普酞兰组显著低于阿米替林组(P〈0.05)。结论两药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副反应少且轻,日服量小,服药方便。  相似文献   

19.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 ,分为帕罗西汀组 31例 (男 17例 ,女 14例 ;年龄平均 4 0± 13岁 ) ,口服帕罗西汀 2 0mg ,1次 /d ;阿米替林组31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5例 ;年龄 4 1± 13岁 ) ,口服阿米替林 75mg ,3次 /d ,疗程 6周。结果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 ,总有效率分别为 87%和 77% (P >0 .0 5) ,帕罗西汀的主要副作用有口干 ,便秘等 ,较阿米替林程度轻但发生率低 (P <0 .0 1)。结论 帕罗西汀的抗抑郁作用与阿米替林相当 ,副作用少 ,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