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参与对T、B淋巴细胞的调节;部分NK细胞表面带有Fc受体,能通过细胞介导性细胞毒(ADCC)作用溶解抗体致敏细胞。因此,NK细胞在宿主抗肿瘤及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肾脏病尤其是肾衰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患肿瘤和感染。本文对此类病人NK细胞活性及ADCC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分布于外周各淋巴器官及血液循环系统,在抑制受体和活化受体的信号调控下发挥细胞毒效应,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如TGF-β和IL-10.妊娠期胎儿作为异基因移植物,滋养层细胞不停的入侵母体并引发一定的炎症反应,NK细胞对于维持胚胎耐受和免疫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检阅相关文献对NK细胞在妊娠期的主要功能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赵延峰  张宁宁 《医学综述》2010,16(14):2173-2176
HLA-G诱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是保证胎儿免遭母体排斥、妊娠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HLA-G属非经典HLA-Ⅰ类抗原,可在胎盘绒毛外滋养细胞选择性高表达,主要通过与NK、T细胞表面的杀伤抑制性受体结合,激活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杀伤及细胞毒活性。滋养细胞HLA-G表达降低或异常表达,影响其与NK、T细胞的结合而阻碍抑制性信号转导,母胎界面出现NK细胞表型以及NK、T细胞功能异常、功能性细胞因子分泌改变等妊娠期免疫紊乱现象,造成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攻击,导致引发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4.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家转  郭坤元 《医学综述》2006,12(16):961-963
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研究的进展对NK细胞如何选择性的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而避免杀伤正常细胞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NK细胞表面的主要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包括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自然细胞毒受体等。临床资料显示,异基因骨髓移植中供受者之间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配体错配引发的异源反应性NK细胞活性可以防止白血病细胞复发。本文主要阐述NK细胞的受体是如何调控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及调控NK受体-配体间相互作用提高抗肿瘤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联合应用NK细胞及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自然杀伤(NK)细胞及细胞毒T细胞(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作用。方法提取NK细胞及CTL,分别用白细胞介素-2(IL-2)(6 000、600IU/L)及植物血凝素(8μg/mL)活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受体,将NK细胞及CTL互为靶细胞及效应细胞进行细胞毒性实验;以黑色素瘤B16细胞为靶细胞检测CTL的杀伤率。结果 NK细胞表面受体NK1.1+的百分比在87%以上,NKp46+在90%以上;CTL表面受体CD3+的百分比在99%以上,CD8+在98%以上。NK细胞与CTL相互无细胞毒性,联合应用NK细胞与CTL明显增加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联合应用NK细胞及CTL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有协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NK细胞表面表达非抗原特异性的受体。按分子结构分类,NK细胞受体可分为Ig超家族和C型凝集素超家族。按其介导的功能,可分为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AR)与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IR)。NKAR包括介导ADCC的CD16,介导自然杀伤的NKR-P1、与DAP12相偶联的KAR,以及协同刺激受体等。它们多依赖胞浆内ITAM模体传递激活信号。NKIR主要包括KIR与CD94/NKG2复合体,其特异性配体为MHC-I类分子,与NK细胞识别自体细胞密切相关。NKIR需要与NKAR共聚,借助胞浆内的ITIM模体来抑制激活性受体的活化及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1):1037-1039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病毒侵染及恶性肿瘤转化的细胞,从而发挥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肿瘤细胞扩散转移是肿瘤治疗所面临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NK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能有效防止肿瘤转移。本文主要对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微环境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NK细胞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观察分枝杆菌多糖(MPS)制剂对健康志愿者NK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MPS制剂可增强健康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P<0.05),表明MPS制剂具有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未见MPS制剂对T细胞功能及其亚群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γ-干扰素(IFN-γ)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因子,它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并增强它们的细胞毒活性,介导寄生虫感染时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在抗寄生虫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肿瘤多价转移因子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并观察抗肿瘤多价转移因子(M-TF)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肝癌细胞悬液,胃癌细胞悬液免疫山羊,取其淋巴组织均匀浆透析法制备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HCC-STF)和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GC-STF),用肝癌,胃癌及大肠癌混合细胞悬液免疫山羊,制备M-TF。比较其理化性质及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结果:三种转移因子理化性质十分相似,肽类,核苷酸类物质及氨基酸俯含量相近。HCC-STF能明显增加肝癌患者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肝癌7721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GC-STF能明显增加胃癌和大肠癌患者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胃癌7901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M-TF能显著增加肝癌,胃癌及大肠癌的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7721和790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其增加效果与HCC-STF及GC-STF比无明显差异。结论:M-TF具有免疫调节性强,抗肿瘤谱广的特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肺血栓栓塞症(PTE)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入选2007年3-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的20例PTE患者为PTE组,20例同期入院的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非PTE患者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提取单个核细胞总RN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两组NK细胞表面受体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共筛选出NK细胞识别受体相关基因mRNA片段18条,PTE组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自然细胞毒效应受体(NCR)mRNA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其中7/9的KLR tuRNA及NCR1 tu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值分别<0.05、0.01).结论 PTE过程中NK细胞的自然杀伤功能受抑制,其介导的固有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调节异常可能是获得性PTE的重要机制之一,为阐明PT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珠子参总皂甙的免疫学筛选实验基础上,本文以~125I-UdR核素释放试验,观察了纯系小鼠(C_57BL/6)NK细胞活性,其细胞毒结果表明珠子参总皂甙具有明显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的作用,提示其免疫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NK细胞表面的受体有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C型凝集素受体和自然细胞毒性受体.KIR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家族成员,表达在NK细胞和少数T细胞的表面.KIR在功能上有抑制型和活化型两种,它们可与靶细胞膜上的MHC-Ⅰ类分子结合传导抑制性或激活性信号,使NK细胞在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KIR的结构、功能及其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原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并分析探讨宿主NK细胞受体NKG2D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对41例高原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并行相关分析。结果高原胃癌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26±7.51)%、(32.18±5.14)%,胃癌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胃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有关。高原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NK细胞可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往认为启动NK细胞活性的表面分子包括CD2、CD16和CD69.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这些分子并不直接参与NK细胞自然细胞毒活性的启动.后来研究发现,在人类MHC特异性受体p50和NKG2C异二聚体在NK细胞对HLAI +靶细胞的杀伤中发挥作用.但是NK细胞主要溶解HLA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杀伤(NK)细胞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与特异性免疫应答无关的细胞毒淋巴细胞,是免疫监视的重要效应细胞。NK细胞不仅能杀伤某些肿瘤细胞,而且能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γ-干扰素抗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IFN-γ)是由活化的Th1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CTL)产生的致炎因子。其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IFN-γ生物学活性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与特异的受体结合后可显示多种功能,如激活巨噬细胞(MФ)并增强其活性;激活中性粒细胞;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并抑制Th2细胞增生;促进CTL成熟及活化等.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杀伤(NK)细胞是T细胞后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另一类抗肿瘤免疫细胞。NK细胞的活性主要受其表面受体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胶质瘤较强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使NK细胞免疫治疗效率较低。本综述从胶质瘤-NK细胞交互作用角度讨论NK细胞在脑胶质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靶向NK细胞的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因子疗法,重点讨论了基因修饰的NK细胞在胶质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趋势,以及胶质瘤细胞的相关免疫逃逸分子机制,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sMI-CA)含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NK细胞2族成员D(NKG2D)受体的表达及其杀伤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n=28)和正常对照(n=21)血清sMICA的含量,并动态分析6例食管癌患者经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后血清sMICA含量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受体的表达,胞内染色法分析NK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明显升高,但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显著影响。食管癌患者外周血阳性表达NKG2D的NK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同时其细胞毒活性亦明显降低。而且与治疗前相比,40~60Gy的放疗剂量时NKG2D阳性的NK细胞数增加,同时其NK细胞毒活性最强。结论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sMIC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适量放疗可使NK细胞毒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NK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HIV/SIV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及如何发挥抗病毒作用成为近几年艾滋病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中发现,伴随HIV/SIV的感染,NK细胞亚群比例发生改变同时伴有功能缺陷,这种变化与HIV/SIV慢性感染阶段病毒复制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并且由于归巢受体表达的改变引起NK细胞在HIV/SIV感染者体内不同组织间的重新分布.NK细胞表面的受体KIR3DL1和KIR3DS也表现出对HIV感染的抵抗作用.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NK细胞的抗HIV/SIV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