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阳八四 《中国针灸》1997,17(7):403-404
浅析针刺得气欧阳八四(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215003)主题词得气,针刺感应“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描述“吸则内针,无令气件,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灵枢·终始》亦云:“男内女外,坚拒匆出,谨守勿内,是谓...  相似文献   

2.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一语道出“得气”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针灸大成》亦强调指出:“宁失其时,勿失其气”。本文就“得气”的概念、指征、影响因素,促使“得气”方法,“得气”与补泻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1 “得气”的基本概念 “得气”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得气”现代称之“针感”,就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感应,早在金元时期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作了细致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  相似文献   

3.
呼吸补泻的源流和发展针刺补泻与呼吸并用的学说,首见于内经,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出。大气皆出,故名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茯。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故名曰补”。这一节的意思,是说:“吸气时进针,勿使气与针相逆。进针后须要留针,不让邪气散布;并注意要乘吸气时撚针,以得气为度(所谓得气,是医者感觉到针下沉紧;病者感觉痠麻重胀,并  相似文献   

4.
所谓得气,即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称之为“得气”。现代临床中又有称为“针感”者。针刺得气时,病人在针刺部位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向远处传递。医者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历代医家均认为得气是针刺产生效应的关键,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针刺得气的意义是什么? 答:针刺时,病人的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称为“得气”。针刺得气时,除了病人自觉痠、麻、重、胀等外,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及传导,即“循经感传”;医生则有针下沉紧感。如针下虚滑,病人无明显感觉,则未得气。得气与否及其强弱,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6.
<正> 一、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一词,渊源于《黄帝内经》“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什么是针刺之“气”呢?《灵枢》曰:“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说:刺中穴位以后,针下就好像有一条巷道、通路一样,往来窜行,这与针刺的感传现象相仿佛。此外,“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为实;觉酸为虚。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后用弹努循扪引之,引之气犹不至,针如插豆腐者死”等,针刺过程中病人的各种感觉如酸、痛或医生感觉针下沉重、紧满等都是“得气”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得气、针感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教材《针灸学》称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又名得气”。《实验针灸学》又根据《内经》对得气的论述将其分为受针者的针感和医者手下感两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得气与针感同义 ,可分别为患者和术者所检验。至于其与疗效的关系 ,《灵枢·小针解》曾明确指出 :“为针之要 ,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将其释为 :“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后世医家受此影响 ,对于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不断有所阐发 ,并创用一系列催气、行气的方法来促使得气的出现或促其强化 ,以追求理想的疗效。针灸理论及临床医师几乎均认为常用…  相似文献   

8.
麻聪聪  王季良 《四川中医》2013,(12):126-127
王师在施术时,亦强调精气神的灌注,医者应精神饱满,专注于指下针身感觉,以意守神,以神传气,以气驭力,得气的感觉要医者和患者同时感应者为佳。  相似文献   

9.
蒙珊  尹宏 《陕西中医》2006,27(4):506-507
“得气”一词首见于《内经》,现代称之为针感,一般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针灸临床非常强调得气感,因为它是针灸作用发挥的首要条件。针下辨气,是指针刺后,通过医者指端的触觉以辨析针下的反应,从而测知患者机体内抗病机能之盛衰消长,并结合临床表现,作为施行补泻手法和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本文以腰痛为例,探讨针下辨气在疾病不同治疗阶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欧阳颀  周巍  张春梅 《中国针灸》2007,27(10):773-776
讨论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需注意的5个方面。一是得气:得气是针刺取效的重要因素,头针针感应以医者指下有"如鱼吞钩"般的吸针感为主;二是针刺手法:手法的选择宜以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三是有效刺激量:只有当腧穴的刺激量强度与患者体内的感应状态相匹配时,才能发生能量共振,出现最佳治疗效果;四是治疗时机:中风偏瘫康复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早期使用头针治疗;五是康复训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需要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两者结合起了正相干性效应。临证中注意这5方面问题,可以巩固和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得气 ”为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针刺治疗必须在得气良好的情况下,施以适应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针刺得气的反应,主要是病者在局部部位有酸,麻、胀、困、沉的现象,医者指下有沉重之感,但无紧、涩,滞这些现象。未得气时病者无此感觉,医者亦感到空虚无物。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正> 1.何谓行针与得气?它有何临床意义? 所谓行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针刺得气而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简称为行针。得气是指针刺部位已经得到针刺的感应,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针感),医者手下有针下沉紧的感觉,称之为得气。  相似文献   

13.
“气至病所”出于《针经指南》,指下针得气后,医者通过一定手法使得气感达到病变部位,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手段,也是针灸疗法的精髓。
  1针刺气至病所的前提
  舒适安静的就诊环境很重要,最好除医生与患者外,没有其他人参与。让患者放松、集中精力,用心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使之“神定则气行”。医生施术时应全神贯注,“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专一其神,令志在针”。针刺过程中是否得气,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是气至病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1]。进针后施以行针手法,使针下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即是得气。在得气基础上,运用一些运针手法或辅助方法,使经气感传至病所。能否气至病所,还受患者身体素质的影响。对于年老或体弱患者,可用药物或针灸补益其气血,使气血相对旺盛,从而有利于得气并使之更快传至病变部位。正如杨继洲《针灸大成》所说:“令脉气?满,而得疾行至于病所也”。  相似文献   

14.
得气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气至”,《内经》中以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作为客观指标,并始终描述为针刺过程中医者的客观感应。清代后,至现代针灸学定义中多将得气等同于针感,尤以患者的感觉为重。随着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得气与痛感的区分及其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增多。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国际上对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仍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因而其客观化的评价标准及其生物学机制成为重要且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可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综合评价.并结合疗效,探索客观界定得气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刺疗法萌芽于砭刺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 ,从实践到理论 ,又从理论到实践 ,在针刺疗法中积累了系统丰富的经验 ,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得气” ,亦称针感 ,在针刺疗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古代医家均有精辟的记述 ,笔者就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浅谈一下有关“得气”的几个问题 ,以供参考。1 “得气”的临床意义  所谓“得气” ,又称针感 ,就是指进针后施行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 ,从针刺治疗和针刺麻醉以及经络感应的研究证明 ,是否“得气”或“得气”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古代医…  相似文献   

16.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得气”与否,是针灸疗法能否奏效的重要关键。而“行针候气”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得气”(即医者觉得针下沉紧,同时病者感到痠、麻、重、胀等针感),以调整经气,使气至病所,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所谓行针,是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感而行使的一种手法,也是针刺补泻手法的总称;候气,即  相似文献   

18.
“隐性得气”还是“隐性针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道正 《中国针灸》1997,17(10):602-603
“隐性得气”还是“隐性针感”田道正(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2)主题词得气,针刺感应笔者读了《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陈佑邦等主编)获益不少,尤其对“得气的辨别”,提出“辨隐性得气”,颇有新意,说明该书编者能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朝医四象体质的穴位针刺感应差异,探讨脏器大小与经络经穴针感之间的关联。方法:健康人为对象,以填写辨象设问表以及专家研讨的方式进行朝医辨象,并检测穴位针刺感应,比较组间的得气反应。结果:太阴人的足三里穴针刺传导感低于少阳人、少阴人的合谷穴无针感多于少阳人、左右侧足三里和合谷四个穴位均无针感的有2名均为太阴人。结论:“过热”体质的少阳人针刺感应强于“气涩”体质的太阴人与“过冷”体质的少阴人,证明针刺感应与体质一-经络-内脏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灵枢·终始》篇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金针梅花诗钞》篇亦云:“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由此可见,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特殊感觉和反应(即“经气”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