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自1980年以来,遇到28例原发性痛风误诊病例,原发性痛风诊断依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所拟标准。误诊以门诊及住院第一诊断为依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男性。年龄35岁~78岁。均龄54岁。误诊时间3月至30年,平均8.6年。阳性家族史一例。 1.2 临床表现 ①骨关节方面:有关节肿痛,关节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痛风2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徐忠星为了解原发性痛风临床流行病学情况,笔者对我院1987~1993年按1985年美国HOLMES提出的三点诊断标准诊断的26例原发性痛风住院患者分析如下。一、结果:26例原发性痛风,男性23例、50岁以上16例、脑力...  相似文献   

3.
痛风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痛风患者晚期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可破坏骨质 ,压迫血管、肌腱引起功能障碍 ,压迫皮肤引起皮肤溃破、坏死等 ,均需手术治疗。我科于 1998年9月~ 2 0 0 3年 2月共手术治疗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2 8例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5例 ,女 3例。年龄 4 6~ 76岁 ,平均年龄 6 1岁。病程 5~ 2 9年 ,平均11.2年。 11例切除单个痛风石 ,15例切除 2个 ,1例切除 3个 ,1例切除 5个 ,共切除痛风石 4 9个。术前测量切除痛风石直径 1.1~ 3.3cm ,平均 2 .4cm ,其中趾间关节 12个 ,跖趾关节 15个 ,趾跗…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风12例误诊原因探讨大连铁路医院内科(116001)范实昌,周辉本文就近5年来我科收治12例原发性痛风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误诊原因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8~70岁,40岁以上11例,病程4~...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痛风是一组源吟代谢紊乱的疾病[1]。由于临床特征不典型,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根据1985年美国HOIMES提出的三点痛风诊断标准[2],现对我院诊治的痛风病人26例误诊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3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5岁;30岁以下1冽,30~50岁9例,50岁以上者16例;脑力劳动者18例,体力劳动者7例,学生1例1.2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热痛15例,其中3例伴有畏寒、发热;关节酸痛、畸形、强硬、活动受阻14例,其中8例既往有明显的关节红、肿、热、痛史;反复关节疼痛、头昏、乏力、浮肿4例。病变部位在左(或有)…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与肾脏、关节等组织的尿酸盐沉积,并由此引起的炎症。较典型的变化是出现含有针状尿酸盐结晶的痛风石。由于本病比较少见,加上临床医生对此警惕不足,尤于早期或症状不典型时,易造成误诊。兹将本文三个单位误诊的12例(依文中单位顺序,分别为6、3、3例)做一分析,以供参考。一、病例资料与有关事项本文12例的临床资料和有关事项可简要地归纳如表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羟氯喹与秋水碱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比组均各为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采用羟氯喹进行治疗,对比组基于常规治疗之上予以秋水仙碱,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与对比组痛风急性发作次数、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次数与治疗前相较有显著减少(P<0.05),且血尿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1例产生不良反应,占3.1%,对比组12例产生不良反应,占3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慢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羟氯喹与秋水仙碱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采用羟氯喹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其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均优于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可将其作为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4~2008年诊治的12例原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全部经过内科治疗,治愈8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3例。结论腹腔穿刺是诊断原发性腹膜炎常用的手段之一,腹水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如0.3×109/L,应高度怀疑原发性腹膜炎,腹水中多形核白细胞50%则可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2例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1例非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作期老年组的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关节X线改变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尿酸、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糖尿病、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痛风易误诊,两组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时不典型,红、肿、热、痛可能有部分缺如。少数人血尿酸水平呈波动性,尤其对老年人不能以血尿酸正常而否定诊断,有时需反复检查。老年痛风患者发病往往与长期使用利尿剂或肾功能减退有关,且有合并症者占75%以上,所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尿路感染等合并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80年以来共诊治原发性痛风36例。本文对其临床特点和诊断问题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男35例 ,女1例。年龄34~76岁 ,平均52岁。干部18例 ,教师4例 ,工人6例 ,农民3例 ,其他5例。病程1个月~38年。经血尿酸测定均大于420μmol/L。其中有痛风阳性家族史2例。36例中首次确诊痛风者25例(70 %) ,误诊11例(30 %)。其中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 ,风湿性关节炎1例 ,足背丹毒3例 ,慢性肾炎2例 ,肾结石1例。误诊时间最短2天 ,最长32年。1 2临床表现求诊时单一关节侵袭者…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原发性痛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2例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1例非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发作期老年组的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关节X线改变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尿酸、血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合并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合并糖尿病、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痛风易误诊,两组误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时不典型,红、肿、热、痛可能有部分缺如。少数人血尿酸水平呈波动性,尤其对老年人不能以血尿酸正常而否定诊断,有时需反复检查。老年痛风患者发病往往与长期使用利尿剂或肾功能减退有关,且有合并症者占75%以上,所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尿路感染等合并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痛风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正育 《中国校医》2005,19(4):426-427
痛风(gouf)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是由嘌呤生物合成加速(比例10%)或尿酸排汇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继发性痛风是由如肾脏疾病,血液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结节肿性慢性关节炎及尿酸肾病。目前,我国城市住院的痛风人数正呈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健营养》2003,(4):41-41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  相似文献   

14.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大多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糖脂代谢紊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PIH)系指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在 0 .6 88kPa以下的一种病征。 1938年Schalterbrand首先报道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 ] ,1970年Lasacter将它命名为“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1 ] ,典型症状是与体位关系明显的头痛 ,可伴有眩晕、呕吐、精神障碍、植物神经症状等。本文就我院 6年来收治的 19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对其诊断、治疗、发病机理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 7例 ,女 12例 ,年龄 19~ 4 9岁 ,平均年龄 38岁 ;急性起病 12例 ,亚急性起病 7例 ;病程 10~ 30d ,平均 2 0d ;病前情绪激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治疗疗效方法。方法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2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压100/70 mmHg10例,(1 mmHg=0.133 kpa),多数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血压90/60 mmHg12例,无效1例。结论治疗措施均仅能减轻症状,尤其是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现象,但不能迟缓病理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而就诊,临床上很容易误诊,本研究收集近10年曾在外院误诊后经我院诊断的原发性痛风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预后多数不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术前最难确诊的恶性肿瘤之一。我院自1989~2002年13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输卵管癌20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我院自1989~2002年13年间收治的2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72岁,平均55.8岁。41~50岁7例(35%),>50岁13例(65%)。绝经12例(3/5),绝经时间3~22年,9例超过8年。既往多无妇科疾病,一次妊娠3例,其中2例继发不孕,余妊娠2次或以上。临床表现有阴道流液12例(1余月~1年),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激素、环磷酰胺加中药柴苓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1岁~30岁12例,31岁~40岁15例,41岁~61岁3例,病程1年以内18例,1年~3年12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空回肠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征,除手术病理证实外缺乏其他有效的诊断方法,极易出现误诊。收集我院1972年1月~2003年12月38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误诊病例,将其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