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古俊蕊  杨静娟  董莉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95-1995,2001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住院的9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是针对公共安全问题、心理社会问题、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技能问题、社交困难等进行护理.结论:系统护理与康复活动相结合,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完全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童国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54-3054,3072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探讨精神科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2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多种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精神科护理管理应有新思路,满足患者多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160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住院精神病患者经治疗进入康复期后,随着精神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心理状况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因为他们不久将回归社会,开始新的生活,复杂的社会问题,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甚至成为不利于患者全面康复的心理障碍。为掌握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以便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对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160例,均为处于康复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男女各80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文化程度:小学43例,中学(含中专)10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不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自知力与治疗问卷表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自知力与治疗问卷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自知力与治疗问卷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康复,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住院康复期脑梗死患者108例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常规对照组执行神经内科脑梗死临床路径护理,心理干预组进行3次三维心理访谈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障碍类型作针对性心理干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行3次改良巴氏指数(BI)检测和瑞文智能(RW)测验。结果: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BI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和P<0.01)。常规对照组治疗1周后除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P>0.05)外,其余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治疗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RW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W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促进或加速康复期脑梗死患者的智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7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宣教等传统护理方法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选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同步性对比研究。结果出院时干预组患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756(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有利于病人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有针对性实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主要使用精神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护士观察量表(nurse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前,两组患者各评价量表评分情况均无差异(P0.05);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诊治的8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精神病量表(BPRS)及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干预8周末MRSS、SDSS评分分别为(31.4±18.1)、(4.1±2.4)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明显提高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干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期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测定,所有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SDS、SAS、UCLA孤独量表等各项主要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干预组患者的疗效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女性慢性精神病患者心理需要的影响。方法:根据马斯洛基本生理需要论,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对80例住院的慢性康复期女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需求调查,并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女性慢性精神病患者的高层次需求明显提高。结论:精神病患者同样有基本心理需要,需要医务人员加以重视和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需求层次,恢复社会功能,促进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张红英  吴伟娥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13-1714,1764
目的:观察应用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不良心理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期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测定,所有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SDS、SAS、UCLA孤独量表等各项主要因子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2010年6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两组均于干预前和干预第2个月末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第2个月末两组BPRS各因子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干预第2个月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均有促进作用,但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作用。方法 对 6 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用药物治疗并康复训练 ,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 ,进行对照观察 ,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在康复训练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复、重新回归社会起着独特的效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竹芳  汪云芳  刘佳  黄世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17-2117,21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 、服药依从性评定表测评,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服药依从性变化不大;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社会兴趣因子分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因子分变化不大,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7.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应用戴师社会基理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10日选取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社会基理论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应用戴师社会基理论的基本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住院用护士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WHO社会功能筛选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90天后各评定1次,靶问题或行为于出院6个月再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住院用护士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WHO社会功能筛选量表评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显效率、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6.829,P<0.01)。研究组、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X2=5.002,P<0.01)。结论:应用戴师社会基理论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等调适方法,避免复发的诱因,降低复发率,提高康复质量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心理干预用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观察其对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分组研究,B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A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评分均有所下降,A组SAS、SDS评分与B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用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设置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同期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及社会功能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