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客家人围生儿出生缺陷状况,为围生儿出生缺陷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广西客家人集结居住地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月报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客家人围生儿出生缺陷率为6.02‰(318/52 812),其中,博白县为5.44‰(186/34 187),陆川县为7.09‰(132/18 625),围生儿出生缺陷儿的主要诊断前3位排序依次为:唇裂合并腭裂42例(13.21%)、胎儿水肿综合症36例(11.32%)、唇裂26例(8.17%).结论:广西客家人围生儿出生缺陷较低,加强围生保健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及探讨近10年来我院围生儿死亡原因的分类现状,以提高围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我国围生期分类标准,对我院10年间394例围生儿死亡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围生儿死亡率为2.28%,死胎占55.33%,死产占8.38%,新生儿死亡占36.29%。早产、畸形、脐带、胎盘因素是造成我院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监护,产前筛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对2OOO-2006年的248例围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率为16.4%。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早产、先天缺陷。其中36例死胎的孕妇从未做过孕期检查。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产前检查和筛查。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刘金霞 《实用新医学》2008,9(3):243-244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变化趋势、死亡原因,了解死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怀柔区第一医院65例围生儿死亡资料及其中29例尸检结果,对围生儿死亡百分比、死因构成、死因顺位进行比较。结果9年间围生儿死亡率无下降趋势,平均死亡率为63.7,万,平均尸检率为41.5%。死亡原因排序为畸形、脐带因素、早产、缺氧性因素,其中死胎中以脐带因素为主。结论加强围生宣教,尤其对流动人口管理。鼓励和争取尸检,对提高围生儿死亡诊断水平及完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围生儿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原因的构成比已作为评价群体卫生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反映围生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 10余年来唐山市全面开展了围生期保健工作 ,明显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围生儿死亡状况 ,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对唐山市近 10年来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死亡评定结果进行分析 ,探讨围生儿死亡动态变化规律 ,以明确围生期保健工作重点 ,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4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1日唐山市区所辖有产科的医院 6家 (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 1995~ 2 0 0 0年的 16 1例围生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加强预防对策 ,降低围生儿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产科 1995~ 2 0 0 0年住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 16 1例 ,男 79例 ,女 82例。围生期定义按WHO规定 ,出生时体重≥ 10 0 0g或满 2 8周至产后 7天。统计围生儿总人数、死胎、死产数和出生后 7天内 (围产新生儿 )死亡数 ,计算各年围生儿死亡率及构成比 ,并分析死亡原因。2 结 果2 1  1995~ 2 0 0 0年围生儿病死率见表 1。从表 1的统计资料中看出 6年中 ,围生儿出生12 0 93例 ,死亡 16 1例 ,围生儿死亡率 1…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回顾性分析古交市2004—2008年180例围生儿死亡资料,分析引起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达到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病残儿出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制订围生儿出生缺陷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2012年在临县3所县级医院住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年间临县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排序依次为神经管畸形、唇腭裂、脑积水、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加大健康宣教普及力度,做好婚前保健和围生期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1990年9月至2008年底,笔者所在医院共分娩11 085名新生儿.围生儿(孕满28周至产后1周)死亡107名,死亡率为0.96%.其中死胎52例(占49%),死产10例(占9%),新生儿死亡45例(占4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佛山城区围生儿的死亡原因,研究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对佛山城区住院分娩的8833例围生儿中102例死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病死率逐年下降,死胎死产率无明显下降,围生儿死亡前六位依次为畸形、宫内缺氧、肺部疾病、早产、窒息、颅内出血。结论 开展优生咨询,做好婚前及产前检查,防治妊娠合并症,处理好高危妊娠,加强产儿科合作,建立NICU,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助时  金婷  冯丽 《中外医疗》2010,29(2):88-88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旨在通过加强围生期管理,控制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4例围生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死亡围生儿中死胎12例(50%)、死产2例(8.33%)、生后7d内新生儿死亡10例(41.67%),其中经产妇16例(13例从未产检过),初产妇8例。12例死胎中畸形5例(41.67%),10例新生儿死亡中有6例为剖宫产(60%)。结论提高产前诊断及产科医疗水平,尤其是B超诊断水平,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保障;选择适宜的分娩分式,加强周边地区高危妊娠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围产儿病死率是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及围产保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我院近5年来105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明确我区围产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围生儿及0~4岁小儿死亡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降低小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德阳市2006年1~12月全市围生儿及0-4岁小儿死亡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率最高(61.05%),其中死亡多发生在县及县以下区域,死亡最多见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HIE;而2~4岁小儿意外伤害死亡也不少见。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早期诊治及抢救水平,加强基层医院的硬件投入,增强各种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死亡变化趋势,了解死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93例围生儿死亡资料及其中22例尸检结果,对围生儿死亡百分比、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进行比较。结果:3年间,围生儿死亡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平均死亡率9.58‰,平均尸检率23.66%。死亡原因排序为:畸形、脐带因素、母体因素、胎盘因素等。其中死胎死产中以脐带因素(31.25%)为主;新生儿死亡以呼吸窘迫综合征(22.2%)为主;畸形引产以神经系统等致死性畸形(72.2%)为主。结论:加强围生宣传、规范有效的产前检查,鼓励和争取尸检,提高围生儿诊断水平,完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脐带异常致围生儿不良结局的认识。方法:回顾6年来围生儿死亡数,分析致死因素,着重分析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6年中围生儿死亡67例,病死率9.81‰,致死因素中脐带因素占首位,为35.82%,主要包括挤带扭转、缠绕、脱垂、前置血管破裂、打结,分别占脐带因素致围生儿死亡的54.17%、25.00%、8.33%、8.33%、4.17%。结论:脐带异常易致围生儿死亡,要充分了解脐带病变的内容及应变措施,并加强监护,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张学真  何平 《广东医学》2006,27(7):1028-1030
目的 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孕期规范监护,以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136例围生儿死亡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 围生儿病死率为13.09‰,胎儿先天缺陷占49.26%、早产占13.23%、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共14例,占10.29%,梅毒感染占8.09%、脐带因素占7.25%、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占5.88%,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规范监护,推广专科专管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及时有效治疗妊娠并发症,提高新生儿抢救水平,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长远策略。  相似文献   

18.
脐带绕颈是分娩过程中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孕期可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死亡。产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生儿死亡。为了解脐带绕颈及分娩方式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我们将近三年来发生的510例脐带绕颈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汤雪娟  刘霞  杨江帆  陈华  朱山林  谭洁  卢江炜  肖霞 《浙江医学》2011,33(1):144-145,150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死于难产或产科并发症的围生儿的概率明显下降,而先天畸形和异常的围生儿死亡尤显突出。每年我国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它既增加了围生儿的死亡率,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本文旨在探讨围生期干预措施对减少围生儿先天畸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太原市城区围生儿死亡危险因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为降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太原市妊娠危险因素电子监测系统,监测指标共分为4类58项,分别为妊娠危险因素16项、产妇健康状况13项、分娩情况12项、新生儿健康信息17项。本次研究选择2006年太原市7个城区报告围生儿19963例进行分析,其中死亡围生儿(包括死胎、死产、7d内死亡)118例,城区围生儿死亡率为5.90%。x^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用于多因素分析。结果:父亲吸烟、产前检查、家庭住址、家庭收入、怀孕月份、产妇年龄、母亲遗传病、父亲遗传病、围生儿性别等9种因素对围生儿死亡影响显著(P〈0.10);其中,父亲吸烟影响较大,OR为1.652。结论:太原市应加强一级预防,倡导孕期控烟,推广集中供暖,预防围生儿死亡发生,同时开展孕前健康教育,提高叶酸增补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