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产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34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阴道分娩876例,选择性剖官产464例.采用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改良的布里斯托问卷,ICIQ-FLUTS)调查初产女性产后6~8周尿失禁的发生情况,比较阴道分娩与选择性剖宫产者尿失禁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初产女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发生尿失禁共计345例,发生率为25.8%;阴道分娩组的尿失禁发生率(28.7%)明显高于剖官产组(20.3%)(X2=11.180,P<0.05);分娩方式、常喝咖啡或茶、有尿失禁家族史、妊娠期尿失禁、慢性咳嗽、便秘、阴道前壁膨出与尿失禁发生有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咳嗽、便秘、尿失禁家族史、孕期尿失禁是初产女性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官产是尿失禁的保护因素.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早期尿失禁的发生率高于剖官产,阴道分娩、慢性咳嗽、便秘、尿失禁家族史和孕期尿失禁是初产女性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女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前尿失禁的种类及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是,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尿失禁,它们属于功能性尿失禁;而由尿瘘和畸形所致的尿失禁属于结构异常性尿失禁。通常意义上的尿失禁主要是指功能性尿失禁。一、常见尿失禁的治疗原则1.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400例孕产妇,调查分娩方式,比较尿失禁组与非尿失禁组的一般情况、新生儿体重等。结果顺产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与非尿失禁组比较,新生儿体重、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新生儿体重过重、产钳助产及孕期发生尿失禁可能是引起产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93例,了解一般情况、生育史、分娩史、绝经、诊断及手术方式.根据术前有无尿失禁分为尿失禁组(n=54)和无尿失禁组(n=39).电话随访术后半年尿失禁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尿失禁组的年龄、孕次、产次较无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绝经与否及绝经时间在尿失禁组与无尿失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总发生率(31.2%)较术前(58.1%)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年龄、孕次、产次是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的高风险因素,绝经非相关因素,手术可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地区2087岁成年女性3017例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体重、身高并进行妇科检查。经单因素分析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西安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9.23%(882/3017),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分别为18.13%(547/3017)、4.57%(138/3017)和6.1%(184/3017)。随着年龄的增长,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明显增加。压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及其他类型尿失禁的构成比分别为62.02%(547/882)、15.65%(138/882)、20.86%(184/882)、1.47%(13/882)。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中,轻度、中度、重度所占比例分别为88.78%、10.32%和0.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分娩方式、盆腔器官脱垂、体力劳动、慢性咳嗽、吸烟、便秘、体重指数是西安市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西安市区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比较高,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以轻度尿失禁为主,中重度尿失禁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尿失禁中以压力性尿失禁为主,其他依次为混合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年龄、分娩方式、盆腔器官脱垂、体力劳动、慢性咳嗽、吸烟、便秘、体重指数是西安市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尿失禁发病及影响因素,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190例妇女产后复查的病案资料,结合其产后6-8周临床表现,按照是否出现产后尿失禁分为两组,进一步分析产后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90例妇女中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为12.11%,孕期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6.84%,产时年龄、孕周、产次、孕次、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尿失禁,是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生产、孕周长、产次孕次增加、经阴道分娩、出生体重偏大以及孕期尿失禁,可增加产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临床工作中应结合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后尿失禁的防治工作,改善女性盆底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现状和生活质量,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在问卷星平台随机对1000例成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人均月收入、生活环境、是否分娩、生过几个孩子、分娩方式、月经状况)、尿失禁诊断问卷简体中文版、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将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作为因变量,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人均月收入、生活环境、是否分娩、生过几个孩子、分娩方式、月经状况、尿失禁亚型作为自变量,其中年龄为连续变量,其他自变量为分类变量,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915份。被调查对象的年龄≥24岁,平均(36.39±8.8)岁。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检出率为21%,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的检出率分别为16.7%,7.2%和3.0%,压力性尿失禁占比最高。30岁以上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尿失禁的检出率增加(P<0.05),高峰年龄段为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为42.9%。混合性尿失禁人群生活质量较低,其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人群(P<0.05)。对尿失禁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2000元/月(与人均月收入≥10000元/月比较)、家住城镇和农村(与外地务工人员比较)、都是剖宫产(与顺产、剖宫产都有的人群比较)、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人群(与混合性尿失禁人群比较)生活质量得分较高(P<0.05)。结论成年女性人群尿失禁检出率较高,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的亚型,年龄越大,尿失禁检出率越高。尿失禁人群生活质量与其收入、生活环境、分娩方式、尿失禁的亚型相关,对收入高、外地务工人员、顺产、剖宫产都有、混合性尿失禁患者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1何为尿失禁以及临床表现特征患者的膀胱括约肌受到不同的损伤或者是其神经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的排尿自控能力完全丧失,尿液会不自主地流出体外,称之为尿失禁。尿失禁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以及充溢性尿失禁。出现尿失禁的相关病因包括以下四种:手术,成年人主要为尿道狭窄修补术或者是前列腺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方法 对我院门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由一般情况、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生活质量问题. 结果尿失禁越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绝经与否及是否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影响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失禁患者普遍担心尿失禁日益加重会影响生活,多数人因为害怕尿失禁而顾虑咳嗽或打喷嚏. 结论尿失禁患者广泛存在健康教育需求,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良好的生活和专业知识支持,提高她们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早期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江长琴  梁朝朝  徐明  张翼飞  张力  陈晶 《安徽医学》2017,38(12):1606-1608
目的 了解安徽省女性尿失禁患者患病情况及就医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个城市作为调查现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收集成年女性资料信息.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UI-SF)第4个条目作为尿失禁类型的诊断.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95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3份.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诊断尿失禁患者248例,占调查对象的15.00%.尿失禁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占63.71%,急迫性尿失禁占20.56%,混合性尿失禁占15.73%.人群对于尿失禁认识水平不足,尿失禁患者中,没有就医意向的比例高达60.48%.结论 安徽省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最高;人群对于尿失禁认识水平低下,尿失禁患者就诊意向较低.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提高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了解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我院门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由一般情况、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生活质量问题。结果尿失禁越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绝经与否及是否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可影响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尿失禁患者普遍担心尿失禁日益加重会影响生活,多数人因为害怕尿失禁而顾虑咳嗽或打喷嚏。结论尿失禁患者广泛存在健康教育需求,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良好的生活和专业知识支持,提高她们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早期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社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探讨女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石家庄市某社区1 500名20~80岁不同职业的常住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女性尿失禁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问卷式调查.结果 石家庄市社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总患病率为44.30%(567/1 280),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61.90%(351/567),急迫性尿失禁占20.10%(114/567),混合性尿失禁占18.00%(102/567).不同年龄妇女3种类型尿失禁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女性尿失禁可能的影响因素做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阴道分娩和体质指数>30 kg/m2进入回归方程,OR值分别为1.205、1.268、4.206.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对女性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年龄、分娩方式和肥胖是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张力性尿失禁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国际尿失禁问卷结合产科特点,对165例初产孕妇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孕期的发病情况,分析妊娠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尿失禁组平均年龄大于非尿失禁组(<0.05);两组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年龄、孕次、孕周、孕期增加体质量指数(BMI)、尿失禁家族史、胎先露、孕期有意识行盆底肌肉训练与孕期张力性尿失禁有关(<0.05)。文化程度、孕前体质量、孕晚期体质量、孕前BMI、孕晚期BMI、新生儿体质量、胎方位、孕期营养指导与孕期尿失禁无关(>0.05)。结论年龄、孕次、孕周、孕期增加体重指数、尿失禁家族史、胎先露是孕期张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尿动力学检查在BPH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进行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测定、漏尿点压测定(LPP)和尿道压力图(UPP)测定,比较其结果.结果在134例患者中,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122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者10例,混合型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者2例.急迫性尿失禁组和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MV、VFD、BC、PdetQmax、MUP、C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对BPH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尿失禁类型、程度以及尿控能力作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与分娩有关的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对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400例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产妇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尿失禁的关系,探讨与尿失禁发生率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①368例产妇中有51人(13.86%)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②剖宫产、阴道顺产、产钳助产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22%(7/166)、19.34%(35/181)、42.86%(9/21),产钳助产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顺产组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③阴道分娩组中与产后尿失禁有明显关系的因素有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体重指数、产钳助产和产后尿急尿频等症状,而与硬膜外镇痛、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术、新生儿体重、产后哺乳均无明显相关性;④剖宫产中影响产后尿失禁的因素只有孕前尿失禁的发生,而与是否临产后剖宫产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剖宫产与产钳助产和阴道顺产相比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产后42天内尿失禁的发生率;②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高体重指数和产后出现下尿路症状可增加自娩后尿失禁发生的机率;③产后尿失禁以轻度为主,加强孕期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16.
魏喜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3,(24):3241-3242
老年女性尿失禁临床较多见,其发病原因较多,如机体衰老,尿道周围和盆底组织萎缩;器官出现退行性变,膀胱容量逐渐减小;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下降导致尿道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减退;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分娩损伤、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等引起的括约肌功能减弱等。尿失禁类型也较多,常见的有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7.
翁钰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92-93,10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术后患者发生尿失禁的情况及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1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失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尿失禁影响因素调查表及其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进行,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个月。结果调查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有32.1%(69/215)的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现象,但是程度轻重不同。与无尿失禁组比较,尿失禁组的患者年龄、不同的IPSS评分、膀胱功能是否失代偿、术前是否存在尿失禁、术后膀胱有无痉挛等因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术后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的年龄、膀胱功能、术前存在尿失禁。结论影响BPH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年龄较大、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及其术前存在尿失禁。对于高危BPH患者手术时机的准确把握及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有效的预防及其治疗措施对于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尿失禁是当前全球性的社会及医疗卫生问题,掌握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的特征则为研究和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女性尿失禁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引起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等,并对我国尿失禁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及不足做了说明,为我国今后对尿失禁流行病学的研究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希望尽快完善我国尿失禁流行病学的基本数据,尽早全面开展该领域的工作,让我国的尿失禁患者都能得到良好、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检筛查出辽河油田压力性尿失禁女职工273例,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盆底肌锻炼等保守治疗,对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辽河油田女职工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较高。盆底肌锻炼等保守治疗对于轻、中度尿失禁有一定效果。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可明显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混合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在女性尿失禁中占很大部分。本文综述了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总结了国外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各种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指出了对于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国外尚缺乏单一且有效的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