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评估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初期复苏成功率是使病人得到进一步救治的关键.本文对我县急救中心在2001年4月-2005年12月期间应用胸腹按压心肺复苏术和标准心肺复苏术抢救病人的情况进行资料分析,力求寻找提高急救医疗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呼吸心搏骤停是院外急救中经常遇到的急危重症。心肺复苏术(CPR)是院外急救研究的重点、热点,护士在现场心肺复苏的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医护配合默契、操作准确熟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开始CPR,提高现场CPR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结合多年来我们在院外急救工作中的经验,现将现场CPR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诊心肺复苏72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24例,死亡48例,成功率为33.3%.其中救护车转运途中出现心搏骤停的19例患者中,成功2例,死亡17例,成功率为10.5%.性别和年龄与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外伤组的复苏成功率比外伤组高(P〈0.05).随着心搏骤停至急诊科开始复苏的时间延长,复苏成功率下降(P〈0.01).抢救人员数≤4人组与≥6人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外伤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外伤患者.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出现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低.早期复苏和足够的人员参与抢救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43-145+149
目的观察心肺脑复苏护理与心肺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急救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心肺复苏护理)与观察组(心肺脑复苏护理)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后不同时间点GCS评分以及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总有效率、复苏当天、复苏第3天以及复苏第7天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心搏骤停是常见的院前急危重症,目前院前急救成功率很低。院前心搏骤停的急救应坚持"四早"原则,并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提高院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措施有:建立家庭自助急救体系;建立社区/乡村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制定简单易学的院前心肺复苏指南——成人院外的心脑复苏;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加大现场急救立法,消除法制障碍。  相似文献   

6.
院前早期电除颤抢救心搏骤停成功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远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130-131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者采取的主要措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成功率在体现院前急救医疗水平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1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泉云  赵开亮  杨新疆  曾宇  符兆亮 《海南医学》2005,16(10):49-50,133
目的 探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十二年间院内及院外急救的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急救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15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中,初步复苏成功26例,最终复苏成功仅2例,复苏成功率分别为22.5%、1.74%。1992年至2000年间复苏成功率较低,初步复苏成功率为9.68%,最终复苏成功率为0。2001年至2004年间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初步复苏成功率为37.74%,最终复苏成功率为3.77%。结论 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人员专业水平、抢救措施是否正确、抢救开始时间是否及时、对室颤者能否早期除颠、气道通畅与气管插管时机把握、患者原发病是否可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院前心肺复苏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用于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一组急救措施的组合。由于心搏骤停发生后的有效抢救期仅仅为数分钟,使该症的院前急救难度大大增加,这是院前复苏成功率难以提高的首要原因。根据院前急救的特殊性设计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心肺脑复苏技术,多年来一直是院前急救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心搏骤停是临床最危急重症,我院急诊科自2002年加入“120”急救网络,共接诊心跳呼吸骤停病人86例。为探讨心搏骤停的病因及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各方面因素,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尽早电除颤对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3例院内心博骤停后及时给予电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搏骤停发作时发生心室颤动7例,心脏停搏2例,4例未佩戴心电监护仪; 12例患者心搏骤停后2 min内实施电除颤,1例心搏骤停后6 min实施电除颤。12例患者给予1~3次电除颤,1例患者给予5次电除颤。复苏成功11例,死亡2例,复苏成功率为84. 6%(11/13)。结论心搏骤停后尽早电除颤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心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1例心搏骤停患者,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病急救指南予以CPR,根据患者是否存活分为CPR成功组与CPR失败组,评价患者的CPR成功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15例复苏成功,46例复苏失败,CPR成功率为21.13%.在CPR影响因素方面,复苏成功组的年龄低小于失败组,复苏开始时间短于失败组,院内复苏比例较高,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以可电击心律多见,与复苏失败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年龄、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结论 年龄、复苏地点、复苏开始时间、复苏前心律失常类型是影响CPR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雄文 《微创医学》2003,22(6):845-847
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开展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47例,心肺复苏成功72例,脑复苏成功30例,心搏骤停原因以不明原因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多见.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0.77min.结论院外复苏的特点是复苏率低、急救条件差、极少目击者会施行CPR、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搬运困难等.提出对策为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完善急救设备的配备、研究提高现场CPR成功率的药物和器械、建设城市住宅急救通道,对心搏骤停早期CPR患者及时转动回医院抢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63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脑复苏成功1例,心搏骤停原因以脑、心及肺疾病多见。结论卫生院心肺复苏的特点是:院外急救多、急救条件差、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4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等难以保证。但卫生院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潜力是大有可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提高必须从时间、高质量的急救技术和设备关键因素下手。  相似文献   

14.
王宁 《中原医刊》2009,(18):27-28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吸氧,心肺复苏药物应用等急救措施。比较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复苏时间、是否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异同。结果不同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因、不同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的早晚、有无气管插管,其抢救成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肺骤停的早期信号,这将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患者的病因、复苏时机、复苏措施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西宁地区有效人工通气建立的时机与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西宁地区呼吸心跳骤停行心肺脑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呼吸心跳骤停至成功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有效人工通气的间隔时间,分两组,即A组《5min;B组》5min.比较两组中各期的复苏成功率.结果:两组间三期复苏成功率均有显著差别(P<0.05或P<0.01).结论:西宁地区及时有效的人工通气是心搏骤停CPCR成功的关键,5min内行有效人工通气可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肺复苏抢救的心搏骤停急救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均采取心肺复苏救治,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细胞活性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加用纳洛酮静脉应用,观察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及24 h...  相似文献   

17.
心肺脑复苏(CPCR)是对心搏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只有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其操作步骤及方法,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CPCR成功率,多年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的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抢救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8.01我院急诊科及院前呼吸、心搏骤停需紧急实施CPR的患者226例,根据有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分为选择顺序组及常规组,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顺序组复苏成功56例(47.5%),高于常规组24例(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肺骤停的早期信号,做到早期CPR,并根据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选择适当的ABCD顺序,这将有助于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实用价值.方法将急诊室抢救或院内抢救的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纳洛酮复苏组与常规复苏组.前者在常规复苏基础上给予纳洛酮2.0mg+NS 20ml静推,且可在间隔半小时后重复使用;常规复苏组则行常规心肺脑复苏.结果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复苏组(其二组的复苏成功率依次为42.9%、14.3%、P<0.05).结论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谢钢  赵金臣 《医学综述》2014,(2):286-288
胸外心脏按压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有效措施,连续胸外按压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对于院外心搏骤停的急救,大多数目击者不愿意或者不能实施传统的心肺复苏,除此之外,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与传统的心肺复苏有相似的生存率及神经学预后。因此,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普通急救者只需实施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即可,提高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依从性和可行性。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法应当被大众熟悉,并期待更多的目击者参与到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