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尽管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局部晚期(T3期和T4期)以及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新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结果,但从外科处理的角度,仍然有诸多争议存在.包括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多脏器切除的扩大根治指征、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和肺转移的最优化处理策略等.R0切除是转移病灶的首选处理策略,但仅适用于部分患者.利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的转化治疗策略将部分不可切除的转移肿瘤转化为可切除,也为进一步的外科治疗创造了机会.本文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和肺转移的外科治疗为切入点,简要阐述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胃肠道肿瘤治疗中,被证实可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并延长总生存期.因此,其在局部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被逐渐重视.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基因阳性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值得期待.大量研究证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于KRAS基因野生型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并延长总生存期;而贝伐珠单抗在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转化治疗中的作用正在评估中.对于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虽现有的证据显示,分子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未能带来长期生存益处,但最终结论仍存议甚多.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西妥昔单抗在二期临床研究中未能显示治疗获益,贝伐珠单抗的作用同样需要在三期临床研究后进一步证实.与晚期肿瘤单一治疗模式不同,在肿瘤综合治疗中,需要系统评估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手术以及放疗之间可能的相互影响及协同作用,制定出科学并适用于临床实践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赖个体化治疗,即针对不同个体的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等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组合。尽管结直肠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研究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常用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多低于70%,不同种族人群或个体间存在显著的药物敏感性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遗传学分析、20%~4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有可能接受了错误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根据病人状况和治疗目标设定治疗策略是目前结直肠癌重要治疗原则。对于潜在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更高的肿瘤缓解率将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的概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延长总生存期甚至治愈的目的,因此选择客观缓解率高的联合方案更适合;对于不可切除但肿瘤进展迅速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缩小肿瘤、延长肿瘤控制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应作为主要治疗目标,因此具备近期疗效高的联合方案适于该类病人;对于肿瘤进展缓慢的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选择毒性反应相对较小的方案延缓肿瘤增长应作为合理的策略,单药对该类病人也具有一定价值。临床研究证实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进一步提高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以及生存期,但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如何根据病人状况及肿瘤特点,通过多学科协作分析,筛选出分子靶向药物敏感的疗效预测因子、探讨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探寻其耐药机制,合理应用分子靶向药物,优化最佳治疗方案,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是实现治疗目标、改变病人疾病转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疗效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同治疗药物疗效的文献并综述。结果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新药层出不穷,靶向药物尤为突出,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的试验也越来越多。根据患者RAS/RAF基因突变状态及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生存获益有巨大差异。结论 精准医学愈加重要,筛选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靶向治疗等可使相当多的患者受益,但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以及初诊即无法手术的患者依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困扰。新辅助治疗的实施可使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预后有进一步的提高。新辅助治疗指手术治疗前通过全身或介入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使肿瘤减负的一种治疗手段。新辅助治疗目的:(1)降低肿瘤局部负荷,使不可切除的肿瘤获得切除机会或更大的切除成功率;(2)使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范围,保留更多正常组织;(3)通过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手术以后的治疗;(4)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预防术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
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比较多见的有胃癌、结直肠癌等.以往,这些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近来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其综合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显现,尤其是化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上进一步得到了循证医学的证实.胃肠癌、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胃肠间质瘤的嗣手术期化疗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  相似文献   

8.
2009年美国新增40 870例结直肠癌患者,过去几十年人们仅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而现阶段新药物在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已取得显著效果。这些进步来源于新细胞毒药物和靶向治疗的结合。转移性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9.
转化医学是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问题为导向、成果应用为目标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前期阶段、早期阶段及转移复发尤其肝转移的分子事件研究是结直肠癌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最早期的分子事件及其标志物.对提高结直肠癌筛查效果、预测肝转移及预后估计等均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微环境理念.不仅在研究与设计干预阻断转移浸润的分子靶向药物方面、同时在对外科肿瘤手术切缘与新辅助治疗的必要性方面将有新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早期诊断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已属于晚期.这些病人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外科技术、放化疗技术以及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有了长足进步.本文对近年来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资料的关系,为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检测长海医院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合其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ras基因突变者56例(28%),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分化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筛选对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靶向治疗药物有效的结直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常见胃肠道肿瘤之一,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耐受性较低,治疗风险以及复发可能性较大,一般通过化疗等进行治疗。术前放化疗通过有效缩小肿块、及早杀灭转移细胞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术前放化疗并不适宜所有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的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分析,需要确定其患者的敏感性。笔者对术前放化疗在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研究以及敏感性预测新进展进行综述,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治疗理念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的规范性多学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占世界第3位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排第4位。至20世纪90年代初,外科治疗独领风骚,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后,各种治疗方法(或方式)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相继问世并应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进入21世纪后,多学科综合治疗逐渐在国外开展起来,使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结直肠癌患者2002年的5年生存率就提高到64.1%。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病程中发生肝转移的概率达40%~50%,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不利因素。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是唯一可能达到近似根治效果的治疗选择。对于判断为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经过综合治疗,使肿瘤缩小,进而将初始不可切除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病灶,称为转化治疗。转化治疗可分为以化疗±靶向为主的系统治疗及局部治疗。本文重点综述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相关研究成果:(1)梳理肝转移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标准;(2)探讨疗效评估、手术时机及肿瘤侧性对转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等临床问题;(3)总结转化治疗方案新进展,包括经典双药方案、三药联合的加强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种局部疗法以及门静脉栓塞/两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在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综述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现有问题,以期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治疗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8):I0004-I0008
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获得潜在治愈的唯一机会。转化治疗对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转化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尽量应用具有最高效率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尽可能高的转化切除率。为进一步规范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合理应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肝脏外科、结直肠外科和消化道肿瘤内科专家,结合该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中靶向药物合理应用的专家指导意见,旨在为我国外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氟尿嘧啶类药物、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抗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是目前结直肠癌治疗中的5类基础药物.根据不同的临床证据,其各自定位和彼此组合亦不相同.目前,结直肠癌药物治疗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包括:(1)开发新药与新型药物组合;(2)评估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3)优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最佳配伍方案;(4)探索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模式.现结合201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大会(ASCO-GICS)的相关数据,分别就以上问题作一简介,以示抛砖之意.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肿瘤,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写了许多瘤种的诊治指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同微卫星状态结直肠癌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差别,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无论是在后线、一线、辅助还是新辅助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KEYNOTE-177研究已经成功地改写了指南...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新一代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及伊利替康(开普拓)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每年全世界仍有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随着对发病研究的深入,不断发现肿瘤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从而能够开发新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指南》)也应运而生,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水平。本文通过解读2013版的《指南》内容,提出应该重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基因检测.以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强调多学科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疗中的作用,并合理选择分子靶向药物。同时.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时机选择、微创手术的应用和肝转移灶的局部’冶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联合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门静脉栓塞、射频消融等多种治疗方案对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新进展,探索适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从而控制疾病快速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以TACE为主导的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新进展的文献,就联合方案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新进展以及各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与特点进行综述。结果对于晚期原发或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与单一的治疗方案相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两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各种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多种介入治疗方式的快速发展,都为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带来利好因素。结论我们应该加强对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重视,提高对晚期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认识,积极推动联合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