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3~78个月,19例结果良好,6例结果差(3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大多数结果良好。不同类型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技术和对脊髓保护的意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7例脊髓髓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1月症状明显改善21例,稳定3例,加重3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复发2例;按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Ⅰ级17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MRI是诊断脊髓髓内肿瘤的首选方法,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71.4%),部分切除8例(22.9%),活检2例(5.7%)。术后病理示室管膜肿瘤14例,胶质瘤9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表皮样囊肿3例,转移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囊肿1例。相比于胶质瘤(全切除率33.3%),室管膜瘤全切率(78.6%)相对较高(P<0.05)。术后发生感染1例(2.9%),无脑脊液伤口漏,无外固定松动或脱落,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19例(54.3%),Ⅱ级8例(22.8%),Ⅲ级5例(14.3%),Ⅳ级3例(8.6%)。术后6个月,McCormick分级Ⅰ级15例(42.9%),Ⅱ级9例(25.7%),Ⅲ级6例(17.1%),Ⅳ级5例(14.3%)。手术前后McCormick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McCormick分级改善6例(室管膜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节细胞胶质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转移性腺癌...  相似文献   

4.
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5,自引:12,他引:85  
目的: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脊髓髓内肿瘤临床和影像学的鉴别诊断,肿瘤囊腔及其空洞的形成机理,脊髓前动脉在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及各种肿瘤的手术切除技巧。方法:系统分析了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04例(116个)髓内肿瘤,包括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等十余种病理类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动物脊髓血管闭塞模型的研究。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率,亦无手术致残者。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满意疗效,并保证了患者良好的术后存活质量。结论:对于绝大多数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治疗及对不同肿瘤采取相应的微创性手术技巧。对于那些疯狂侵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要考虑一定剂量的常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脊髓髓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目的 本研究根据我科治疗脊髓髓内肿瘤的经验, 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我科经手术治疗的71 例脊髓髓内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肿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手术切除程度、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室管膜瘤占394 % , 星形细胞瘤占296 % , 脂肪瘤占127 % , 血管母细胞瘤占99 % , 全组手术全切除率为62 % , 而室管膜瘤可达929 % , 近全切除率为197 % , 部分切除或活检率为183 % , 手术死亡率为28 % 。结论 对绝大多数脊髓髓内肿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如室管膜瘤等多能做到肿瘤全切除, 对恶性肿瘤或切除不完全者应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段脊髓髓内肿瘤46例,其中全切除21例,大部切除19例,活检加减压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者33例,无改变者9例,加重者4例。随访34例,其中25例存活,17例恢复工作,3例可自理生活,另5例仍不能自理生活。死亡9例。本文重点讨论显微手术中颈髓的背切、肿瘤切除和止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圆锥髓内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2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648个月,症状明显改善8例,复发死亡1例,Mc Cormick分级:Ⅰ级6例,Ⅱ级2例。结论脊髓圆锥髓内肿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或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较困难,但争取手术全切或次全切除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8.
166例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 0 0 2年2月,我科收治的166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的病史资料,总结分析患者术前脊髓功能、肿瘤类型、手术方法、近期疗效、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本组室管膜瘤87例,星形细胞瘤41例,血管母细胞瘤16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脂肪瘤6例,其他少见肿瘤8例;术前以中度脊髓功能障碍者居多。165例(99.9% )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1例采用经肋骨横突入路。肿瘤全切除13 7例(82 .5 % ) ,次全切除2 0例(12 .1% ) ,部分切除9例(5 .4% )。出院时症状体征改善者84例(5 0 .6% ) ,稳定者5 1例(3 0 .7% ) ,加重者2 8例(16.9% ) ,死亡3例(1.8% )。获随访者62例,随访期平均5 .2 9年,随访结果死亡6例(9.7% ) ,存活5 6例(90 .3 % ) ,其中9例(16.1% )恢复工作能力,2 4例(4 2 .9% )生活能自理,15例(2 6.8% )生活能部分自理,8例(14 .2 %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结论:对髓内肿瘤宜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的态度,根据不同病理类型、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治疗策略,应用适当手术入路与手术技巧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对 3 6例脊髓髓内肿瘤行显微神经外科切除术 ,观察手术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 ,评价对脊髓功能的影响。结果  3 6例脊髓髓内肿瘤全切除 1 7例 ,次全切除 1 5例 ,部分切除 4例。 3 0例随访 6个月至 3年 ,恢复工作和学习 1 2例 ,生活自理 1 4例 ,生活需照顾 4例。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明显提高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率 ,改善生活质量 ,是髓内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SLT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应用接触式激光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3月-2003年4月期间入院所有脊髓髓内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接受常规显微手术,B组接受接触式激光器配合显微手术。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术后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评分,评分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A组30例,肿瘤全切11例(36.67%);近全切除14例(46.67%),大部切除5例(16.67%)。B组25例,肿瘤全切16例(64.00%);近全切除8例(32.00%)。大部切除1例(4.00%)。对两组治疗前后ASI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术后3个月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⑴接触式激光可以精确地切除和汽化髓内肿瘤,减少副损伤。⑵接触式激光器配合显微手术与单纯使用显微手术相比增加了脊髓髓内肿瘤的切除率和术后功能好转率。⑶术后6个月内脊髓功能恢复良好,6个月后病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经一侧半椎板入路在显微切除椎管肿瘤中的应用。方法经一侧半椎板显微切除69例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瘤31例,脊膜瘤19例,上皮样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4例,海绵状瘤3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椎管转移2例。肿瘤位于颈段19例,胸段34例,腰段16例。结果除2例髓内星形细胞瘤外,其余肿瘤均获全切,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一侧半椎板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后部的肌肉、韧带和骨结构,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髓转移瘤(ISCM)的MRI特征及其病理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确诊的ISCM,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15例转移瘤均为单发,位于颈髓3例,胸髓5例,胸腰段脊髓圆锥部7例.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12例,低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14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肿瘤均呈明显强化,7例呈环形强化,4例结节状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结论 ISCM的特征性MRI表现为脊髓内明显强化的环形或结节状病灶,结合临床病史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水平与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资料完整的脊髓CA病例,所有患者均经MRI确诊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病灶全切10例,次全切1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9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他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MRI表现、术中所见、手术切除情况、术后MRI表现及随访结果,并采用McCormick评分标准评价术前术后脊髓功能.结果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40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症状改善30例,无变化8例,加重2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后正中入路是安全有效切除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方法,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有症状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5.
脊髓髓内畸胎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2例髓内畸胎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颈及颈胸段脊髓内4例,胸髓内2例,圆锥部6例。结果髓内畸胎瘤患者脊椎平片多见脊柱骨性畸形,MRI检查肿瘤多为混杂信号影,术中见肿瘤呈囊实性,与正常脊髓组织无明显分界,肿瘤全切困难,可次全切除,术后肌力障碍恢复良好。结论脊柱平片及MRI对髓内畸胎瘤有定性及定位意义,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髓髓内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脊髓髓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的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术后2例肌力较术前出现暂时性减退,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6个月恢复正常;1例截瘫患者肌力由术前Ⅰ级恢复至术后Ⅲ级,6个月恢复至Ⅴ-级,2年后肌力恢复正常,大小便障碍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疼痛症状术后完全缓解;3例术后出现深感觉障碍,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7例遗留有载瘤神经支配区的麻木;其余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与脊髓关系密切,临床症状较重,影像学特点没有明显特异性,显微镜下精细操作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手术技术和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至2005年治疗的10例多节段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髓室管膜瘤6例,胸髓室管膜瘤3例,1例术后复发肿瘤累及胸、腰髓并累及椎旁。平均累及脊髓9.4个节段。双下肢截瘫4例,高位截瘫6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呼吸困难4例。MRI可见脊髓空洞形成8例。手术采用椎板复位9例,C-D钉棒系统脊柱后路内固定1例。术后患者肌力恢复7例,无改变3例。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术后复查MRI无肿瘤残留9例,1例部分椎旁肿瘤残留。结论 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达到镜下多节段室管膜瘤全切,患者术后症状大多数可以明显改善。多节段椎板切开术后应考虑椎板复位或脊柱内固定,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特征、手术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护、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疗效预后等。均行显微手术,术后辅以放疗。采用McCormick分级和MRI影像评估手术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14例,活检11例。随访3个月~2年,术后近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32例,无变化23例,加重4例。肿瘤复发13例,其中胶质母细胞瘤11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例。结论有明确边界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首选显微手术治疗,尽可能全切除肿瘤;为保留脊髓功能,对边界不清的高度恶性胶质瘤可行部分切除或活检,以明确诊断和减压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