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媛 《中外医疗》2014,(8):9-10
目的调查ICU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制定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ICU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院内感染发生,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研究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85例,患病率为15.98%。按照感染部位分类,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多。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45岁、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20d、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6d可显著提高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P〈O.05)。结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需根据侵入性治疗、ICU住院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降低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生儿科患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特点,为预防新生儿病人的院内感染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强化重点环节管理,采取综合监控,护理措施到位,医护人员无菌现念强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院内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较高,存活的患者中二期翻修术后未发生再次感染的患者较多,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采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院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性别和年龄(±3岁)两因素1∶1配对,分析某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共计40例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99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40例,感染率4.0%,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日数(OR 95%CI:1.7321.908)、纯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OR 95%CI:3.8881.908)、纯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OR 95%CI:3.8884.144)、留置尿管(OR 95%CI:1.1454.144)、留置尿管(OR 95%CI:1.14518.891)、抗菌药物使用>2种(OR 95%CI:3.77518.891)、抗菌药物使用>2种(OR 95%CI:3.7755.786)、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OR 95%CI:0.9155.786)、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OR 95%CI:0.9152.871)是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命脉,医院感染管理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国内评价医院感染(简称NI)管理质量的指标和方法尚未统一,NI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从单一指标很难说明其控制质量[1].笔者对我院1997年至2000年院内感染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制定决策、资源分配等宏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年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患儿的医院内感染状况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近两年来我院NICU 153例院内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NICU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其次是血液感染.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及指导临床用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 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无侵袭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9.41%.2组在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的患者病死率 (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7%) , 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振劲  欧文新 《河北医学》2007,13(5):567-569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10326例住院患者出院病历,所发生院内感染3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年医院感染率为3.6%,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知识水平,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患者住院日,加强高发科室的监控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42例,对其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106例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在20天以上;89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其中94例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97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2例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95例患者进行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用药。结论: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长时间住院治疗、放、化疗治疗、年龄、手术感染、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可针对患者的高发因素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272例院内感染病例的调查分析赵文静,王春花(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关键词院内感染;调查;预防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医院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它不仅给医院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死亡。为了解我院的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96年度我院4114例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从4114例住院病例中查出院内感染272例,年度感染率为6.61%。内科院内感染率高于外科。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13-113,12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1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院内感染者及无院内感染者两组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114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20例;具有感染临床表现90例,30例感染表现不明显。两组比较院内感染组年龄大、合并其他疾病比例高、有创诊治措施多、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是影响院内感染危险因素(P〈0.05)。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对上述因素实施针对性措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吴国际 《安徽医学》2013,34(4):449-450
目的分析某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院内细菌耐药的现状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中医院113例院内感染患者资料,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判断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某院院内感染率为23.2%,导致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高龄、低白蛋白血症、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的使用。其中口腔黏膜和呼吸道系统是感染的常见部位。对细菌耐药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院内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耐药。结论对住院患者应当减少侵袭性的操作,增强患者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此外,需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合并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999~2004年的新生儿破伤风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破伤风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居首,其次是口腔、皮肤的感染;感染的发生与某些护理措施有关。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护理,减少感染的相关因素,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医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1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个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程、血浆白蛋白、院感前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123...  相似文献   

18.
周晟 《医学与社会》2011,24(6):28-29
目的:分析引起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135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的诊疗资料,比较分析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结果:选择62例院内感染者作为观察组,73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大、有创诊治措施实施多、预防应用抗生素比例高、住院时间长,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0.05);两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等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健全抗生素使用和管理体系,强化药物监管;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患者、医护人员的隔离管理措施;缩短住院时间,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近10年有关脑卒中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意识障碍程度、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使用等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同时对感染发生部位、院内感染致病菌特点也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接受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59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确定肝硬化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2例院内感染患者,最多见的依次为肺部感染、脓肿、自发性腹膜炎、切口感染,其构成比分别为26.50%、22.22%、17.09%和15.38%;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感染与腹腔积液史、肝功能分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胆红素以及并发症有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予以有效的抗生素,尽可能保护肝功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支持,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有效降低该病患者院内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