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监测质量和含麻疹类疫苗日常接种/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晋江市2011—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措施。结果 2011—2012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7例,病例呈高度散发,发病年龄以未满8月龄的儿童和14周岁以上成人为主,主要集中在7-9月,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2/10万。含麻疹类疫苗报告接种率、4轮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含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2012年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结论应继续强化麻疹疫情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规范病例报告,提高监测敏感性;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免疫策略。方法通过麻疹病例专报系统收集西安市2005-2018年麻疹报告病例和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数据,描述性分析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和MCV覆盖率。结果西安市2005-2018年共报告麻疹2497例,年均发病率为1.84/10万(2005年vs2018年:13.81/10万vs0.06/10万);3-6月份发病占65.44%;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区、郊县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49/10万、1.94/10万、1.08/10万;0-4岁儿童年均发病率为20.62/10万,其中0岁儿童为50.23/10万。在8月龄-6岁儿童病例中,无MCV免疫史占63.14%。2008-2018年适龄儿童第1剂和第2剂MCV常规免疫接种率均>95%;2005-2018年目标儿童MCV补充免疫接种率均>95%。结论2005-2018年西安市麻疹发病率继续呈下降趋势,但仍未达到消除麻疹目标。需努力提高儿童两剂次MCV及时接种率,做好MCV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海口市消除麻疹的工作经验,指导免疫措施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方法 对海口市2009—2015年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资料、免疫监测资料和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海口市MCV的基础免疫(MCV1)年平均接种率达到99.00%以上,及时接种率为87.23%,含麻疹成分疫苗第2针(MCV2)年平均接种率达到98.00%以上,及时接种率为81.12%.流动儿童查漏补种MCV的补种率最低为16.13%,最高为95.12%.学生查验接种证补种(查证补种)MCV的补种率最低为56.25%,最高为100%;麻疹抗体阳性率:流动儿童在92.00%以上,常住儿童在93.00%以上,18~50岁成人在85.00%以上.年平均发病率为0.203/10万,以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0.691/10万,患者以<8月龄(占18.75%),8月龄~1岁(占31.25%)和≥20岁(占37.50%)人群为主,8月龄~1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10%,>1~2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33.33%,≥20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16.67%.结论 海口市麻疹免疫措施实施仍存在漏洞,特别是补充免疫措施的实施不够扎实.近期应注重抓好补充免疫措施的落实来推进消除麻疹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阜阳市2009 -2011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效果进行分析,为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2011年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免疫状况,并根据麻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MV强化免疫平均报告接种率达98.45%;麻疹发病率由强化免疫前5年(2005-2009年)的8.96/10万迅速下降到2010-2011年的0.27/10万,下降了96.99%;麻疹发病高峰依然是4~5月;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实施前后发病年龄均集中在8月龄~4岁和5~14岁两个年龄段.结论 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大幅度降低麻疹的发病率,使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大力加强常规接种工作,将麻疹发病控制在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平顶山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13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27例,报告发病率为25.83/100万;流行毒株主要是麻疹病毒HIa等5个基因型。3~4月份是发病高峰;0~2岁龄儿童为主,占报告发病数的83.46%,其中小于8月龄病例48例(37.80%);8~12月龄病例59例(46.46%),确诊病例中80.31%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结论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免疫空白、原发或继发性免疫效果下降是造成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示麻疹防控任务艰巨,应进一步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规范开展病例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6.
莫英瑛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99-2101
目的了解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湘西自治州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696例,年均发病率11.41/10万;麻疹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末夏初流行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3-7月,4-5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女性为1.58:1;发病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8月龄的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7.72%。结论提高麻疹疫苗免疫的及时率和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评价2009-2013年腾冲县麻疹防控策略的效果,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腾冲县含麻疹成份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率、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综合评价预防控制麻疹的效果。结果 2009-2013年腾4307冲县常规免疫MCV1、MCV2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8.92、99.21%%和99.41%、97.89%,SIAs及查漏补种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为98.41%和99.17%,二类麻腮风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接种率为71.13%,人群麻疹抗体平均阳性(≥1∶250)率96.77%,保护性抗体阳性(≥1∶800)率83.61%,2009年发病率0.16/10万,2010-2013年无本地病例报告,输入性病例2012年发生5例,2013年发生1例。结论 将常规免疫接种维持在较高接种水平基础上适时进行MV SIA,并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接种及时率以及加强监测、评估、管理和督导是保障消除麻疹目标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移民城市麻疹预防控制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对儿童和成人麻疹的控制效果。方法比较麻苗查漏补种与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变化,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年期间累计麻疹发病数为729例,成人发病数占累计发病数的56.10%;未到麻苗初种年龄的8个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数占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数的27.69%。2006-2009年累计对儿童麻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共60 189人,儿童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6年196.66/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P0.01)。2005-2009年累计对成人进行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共697 054人,成人麻疹发病率从干预初期的2005年的13.15/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57/10万(P0.01)。在未对富士康高危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的2005年,职工的麻疹发病率高达50.55/10万;当连续4年对新招聘员工开展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措施后,至2009年麻疹发病率降至2.61/10万,发病率下降了94.84%(P0.01)。2009年对儿童采取由麻苗查漏补种干预改变为扩大年龄组强化免疫干预后,麻疹发病率由2008年的111.22/10万,下降至2009年的8.55/10万,降幅高达92.31%。采取干预措施前,麻疹发病呈夏季高发,干预后夏季发病高峰消除。结论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优于查漏补种干预效果;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大幅度降低移民城市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持续开展儿童扩大麻苗强化免疫干预和对重点成人麻苗强化免疫干预是达到2012年中国消除麻疹目标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6):492-495
通过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喀什地区2009-2013年麻疹病例基本信息及免疫史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麻疹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的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VE)对含麻疹疫苗接种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2009-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4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23/10万;4~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高发县区相互毗邻,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9.68/10万);散居儿童占总病例的81.61%。8月龄~3岁儿童MCV估算接种率86.69%~92.87%,病例中MCV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73%。麻疹排除报告发病率年均2.65/10万。喀什地区麻疹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年份波动较大;为进一步控制麻疹疫情,需提高MCV两剂接种率和首剂及时接种率,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巴中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巴中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巴中市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7/10万-4.48/10万之间,〈1-5岁儿童占76.71%,冬春季高发,呈现季节性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24.10%、无免疫史占43.37%、不详史占32.53%;报告麻疹病例检测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67.87%,检测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4.42%。结论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累积,免疫屏障薄弱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增强麻疹监测敏感性和质量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3年北京户籍(京籍)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京籍麻疹病例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海淀区共报告麻疹病例587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3/10万-13.2/10万之间,其中京籍麻疹179例,5年间京籍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1/10万~4.5/10万之间,2011年发病率最低(0.1/10万)。京籍麻疹病例中,137例(76.5%)在2-6月发病;<8月龄和15~44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67.1%;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的占28.5%,无免疫史的占34.1%,免疫史不详的37.4%;临床诊断73例,实验室诊断106例,送检的8份麻疹病毒分离阳性标本中,H1基因型6例,D8基因型2例。结论 海淀区2009—2012年麻疹发病率大幅下降,2013年又回升,京籍麻疹发病也有同样的趋势。该区应提高8月龄儿童首剂MCV及时接种率;加强重点区域和职业人群成人MCV的接种工作,减少免疫空白;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监测,及时发现麻疹病毒毒株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1990-2011年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监测和控制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柳城县1990-2011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2011年柳城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 06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24/10万,近10年麻疹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2-5月为高发季节,2001年采取强化免疫策略后,小于8月龄和大于15岁年龄组麻疹病例所占比例增加.在2000-2011年报告的138例麻疹病例中,43例无免疫接种史(31.16%),34例有免疫接种史(24.64%),61例免疫接种史不详(44.20%).结论 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常态化的查漏补种工作,有效防止麻疹暴发流行,将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2010-2014年合肥市麻疹病例的流行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合肥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469例,年均发病率为1.36/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6月份,小于8月龄和大于18岁病例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0.54,P=0.032),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的构成比逐年下降(P<0.001),发病前7~21天有医疗机构就诊史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3.02,P<0.001)。结论 适龄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控制院内感染,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呼和浩特市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对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8例、14例、125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3/10万、0.49/10万、4.35/10万.发病以4、5、6月份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83.44%.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城区,占总发病病例数的82.16%.发病年龄最小为3月龄,最大为48岁,<5岁婴幼儿和>20岁成人为高发人群,占总发病例数的94.90%.结论 易感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在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的前提下,提高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接种率,定期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建议对大年龄组重点人群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5.
兴宁市1996-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万敏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24-925
目的 了解兴宁市麻疹流行状况,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兴宁市1996-2005年疫情年报及麻疹个案调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05年兴宁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06例,年均发病率为1.8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15岁学生,占病例总数的57.4%;全市29个乡镇均有麻疹病例报告;每年3~6月为高发季节,占发病数的62.60%;病例中有明确麻疹免疫史的占18.45%,无免疫史的占32.04%,免疫史不详的占49.51%.结论 兴宁市麻疹疫情呈散发流行,今后应加强麻疹常规接种,提高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定期进行查漏补种,重点加强学龄前儿童入园、入托、入学的查验证、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百色市麻疹疫情长期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控制和实现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麻疹发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系统(MSS),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百色市1996—2013年麻疹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降至最低水平(0/10万)。2008年后的发病高峰后移2~3个月,发病年龄仍以1~14岁为主,但2013年发生的暴发疫情病例中1岁组和15岁组的发病占比增加,出现发病年龄双向位移的趋势。8月龄~14岁患者中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3 032例,占61.59%。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免疫空白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近年采取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是有效的。应进一步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95%,提高监测质量和早期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以及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920lO年麻疹流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9—201O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O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22/l0万,较2009年的0.65/lO万下降66.15%,为历史最低水平。发病呈高度散发,病例仍以小年龄儿童为主,以l~7岁病例最多。2009年和2010年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两年病例的77.55%、75.8l%。结论贵州省2008年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显著。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提高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开展查漏补种,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5—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日照市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071/10万,初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2005—2010年均以3~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年龄别发病率以1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麻疹病例主要为无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nuated live vaccine,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共发生麻疹暴发疫情3起,其中2起暴发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结论日照市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高质量的强化免疫(SIA)和查漏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应继续保持和巩固高水平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做好暴发疫情的预警与控制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成都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成都市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2009-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69例,年平均发病率0.55/10万;3~8月是发病高峰,发病304例(82.38%);≤1岁儿童和15岁以上人群296例(80.2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为306例(82.93%)。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加强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及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并有计划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鱼台县麻疹发病情况,探讨流行因素.方法:根据鱼台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鱼台县2005~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6年鱼台县共发生麻疹98例,发生麻疹爆发9起,爆发病例占全县发病总数的45.93%.所有麻疹病例中,<8月龄儿童占15.31%,8月龄~14岁年龄组占38.77%,15岁以上年龄组占45.92%,有免疫史27例占27.55%,无免疫史占34.69%,免疫史不详者占37.75%.39.80%病例有医院感染和病例接触史.结论:要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暴露、做好传染源隔离治疗和现场应急处理也是重要的麻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