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血液诱导透析的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护理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焦虑心理普遍存在,观察组在透析第5周后无焦虑16例,对照组8例,两组结果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状态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将8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成音乐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音乐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及焦虑程度的影响。音乐组透析过程中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透析;透析前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HR、RR、BP以及精神状态和焦虑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音乐组HR和RR下降更快(P<0.01),焦虑程度减轻。音乐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R、RR、收缩压、舒张压(P<0.05)。同时,音乐可以改善血透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衡。结论:音乐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程度。因此建议把音乐干预作为常规透析治疗的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在行直接穿刺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肾内科住院的首次血液透析行直接穿刺的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护理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情绪、心理和行为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血液透析及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透析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均能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透析过程中发生重度焦虑3例(9.68%),对照组14例(45.16%),观察组发生重度焦虑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均P<0.01,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在行直接穿刺中实施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克服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抵触情绪,使其顺利完成透析,同时还能够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在我院透析2年以上的27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在透前、透中和透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对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能极大的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血液透析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入科室时协助患者填写焦虑评量表和情绪不安问卷,对50名患者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采取针对有效的护理干预。透析后对患者再次进行测评,了解干预效果。结果首次透析,本组患者中焦虑和情绪不安者占92%,对生活失去信心想放弃治疗占4%;再次透析后本组患者中焦虑和情绪不安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透析前的消极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透患者心理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尿毒症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血透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8.64±5.16)分、(77.96±6.15)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3.12±3.11)分、(42.66±2.17)分,护理后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护理满意16例,一般2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3.48%。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尿毒症血透患者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效果好,满意度高,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韩雪  李鹏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267-268
目的:了解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现象学方法,选择15名青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整理并分析笔录。结果得到6个主题:感觉不幸;正视疾病想了解血透更多知识;焦虑抑郁情绪加重;自责;透析影响性生活和谐;需要得到心理支持。结论多种因素导致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护理后Scr、BUN、β2-MG、iPT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能有效地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透析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与微炎症的关系,研究透析后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方向。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2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健康志愿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尿素氮(BUN)、血磷水平,于血液透析前、后观察记录1次。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血透前的血清IL-17、BUN、血磷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血透后BUN、血磷水平较血透前下降(P<0.01);血透后血清IL-17水平较血透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IL-17可能参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和微炎症的发病机制,血透后IL-17升高,透析后CD4+T淋巴细胞可能向IL-17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刘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96-19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在本院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透析前进行针对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另一组透析前不进行低血压的预防性护理,观察2组低血压发生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进行预防性护理的100例血透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进行预防性护理的血透患者。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成因是复杂的,准确估计和控制干体重,合理进行个体化透析,透析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2011年本院血透室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随机法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此基础上在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两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程度和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门诊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家庭为单位给予相关血液透析专科知识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应用惠邦血透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过程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除在透析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同时应用惠邦血透智能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和护理干预,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保证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患者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透析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蔡秀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51-152
目的:探讨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护理方式与疗效。方法:对首次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运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整体护理方式,观察患者是否能够顺利和舒适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果:56例首次血透患者有53例很好地完成了首次血液透析治疗,并能够坚持系统治疗,有3例患者在首次治疗时未能很好完成,优良率为94.6%。结论: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其克服焦虑、恐惧心理,消除抵触情绪,认真接受血液透析,并能够迅速适应血液透析,进而提高疗效,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是通过对10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发现61.5%的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结果针对抑郁产生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生活指导,合理饮食、调动家属积极性的护理对策,使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血透室护士重视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焦虑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82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定,判断患者焦虑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对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在干预4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关系.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家庭照料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和护理干预、透析超过3年的2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125名亲属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调查.结果 干预前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25名亲属的SCL-90测评显示:10个因子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5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此五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5).结论 运用心理危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亲属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血液透析时机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观察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及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ESDN)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前血尿素氮、肌酐以及透析期间并发症、存活率。结果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短,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较NOR-ESDN血透患者发生多。结论 ESDN患者透析时机的选择应早于NOR-ESDN患者,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血透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差异,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例血透患者过去一周情况进行调查评定,根据差异,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一个月后重新调查评定。结果 老年组主不良心理是偏执、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中年组则是人际关系过敏、躯体化、焦虑、抑郁、敌意,七个评定因子具显著差异性(P<0.01),心理护理干预后,除了偏执(P<0.01),其余评定因子差异性消失。结论 中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明显差异,经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消除差异,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在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提高和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58例透析病人采用舒适性护理措施.结果 提高了血透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度,减少了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治疗信心明显增强,生活质量随之提高.结论 舒适护理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内涵,全方位提高和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