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4.
有关浊和毒的概念上迄《黄帝内经》,下至明清民国时期,医学文献均分别有散在论述。李佃贵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浊毒并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多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正常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致病有3个特点:(1)黏滞难解,易阻遏气机;(2)入血入络易伤气阴;(3)气血失调易瘀易积。浊毒为患所造成的病证,属于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证候群。临床常表现为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常伴有颜面晦浊、黯滞、少泽,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舌质黯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等脉证表现。因此,概括来说,浊毒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浊毒证则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中的病理状态。浊毒学说是研究浊毒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学说。浊毒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与浊毒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辨证论治规律的应用理论体系,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浊毒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规律,对完善中医学术理论、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并提高多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完善浊毒理论体系,扩大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本刊将从2010年1月号起开辟浊毒证治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同探讨、研究浊毒理论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现代有关浊毒理论研究的系统梳理,分析浊毒概念定义与表述存在的问题,在明晰浊邪、毒邪、浊毒概念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学者所言浊毒是指具有秽浊、黏滞、胶着特性的毒邪,是其属概念毒邪划分的结果,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其外延可包括脂毒、糖毒、蛋白毒、微量元素毒、尿酸毒等。浊邪在体内蓄积日久可转化为浊毒,浊毒与痰饮、瘀血同为病理产物性病因,三者之间既可相互兼夹,又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
8.
一、风风从内生的观点,在《内经》中尚未见有明确论述。《内经》所谓内风一证,是“入房汗出中风”,是使内而受风,并非由内而生风,仍属外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亦非论风从肝生,而是说风归于肝,亦即“风气通于肝”。此句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通篇所论之风,皆为六气之一的外来之风。二、实风虚风正风实风。风所从来的方向与当时太乙即北极星所在的位置和月建即北斗柄所指的方向一致。具体而言,如月建在子即十一月,风从北方来;在卯即二月,风从东方来;在午即五月,风从南方来;在酉即八月,风从西方来;春春夏之交风从东南来;夏秋之交,风从西南来;秋冬之交,风从西北来;春冬之交,风从东北来,都是 相似文献
9.
《内经》《难经》几个概念辨析江苏215003苏州市中医院欧阳八四高洁指导老师肖少卿主题词《内经》《难经》中医名词注释《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难经》在诸多方面阐发了《内经》的旨意,并大大丰富了有关内容,在主要观点上与《内经》保持了一致,但也涉及... 相似文献
10.
《内经》脾胃理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病理、病证分析、观点及对后世的影响等5个方面入手,阐述《内经》的脾胃理论,着重体现《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对后世医家的深远影响和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内经》血瘀理论陕西710061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刘素蓉王继红主题词《内经》血瘀/中医病机《内经》虽无血瘀一词,但有“留血”、“凝血”、“恶血”、“血凝”、“血泣”、“血聚”、“血闭”、“结血”、“衄血”、“脉泣”、“脉不通”、... 相似文献
12.
《内经》梦学理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梦学理论的临床应用(湖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刘建新主题词《内经》,梦,中医诊断学人类对于梦,始终有着各式各样的兴趣。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关于梦的理论以人体生理病理为基础,开辟了人类对于梦的认识和研究的新途径,是对以信仰倾向为主体的梦学的... 相似文献
13.
顾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7-8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以上文字可看出古代先贤早已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气”贯穿于整个《内经》理论体系的始终。据有人对《内经》的详细统计,其中单纯提“气”有近800余处,以气组成的气名多至2000余处,以气名分类的270余种。可见,“气”在《内经》理论中运用广泛。 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与《内经》理论的形成来看,“气”的概念十分明确。但由于以气组成的气名比较复杂,给人们造成了 相似文献
18.
19.
20.
1 《内经》养生的涵义《内经》中“养生”一词共出现 3次。其中《灵枢·本神》论养生时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这段经文提出一些养生的原则和措施。据此可以认为 ,养生虽在词义上是属于一种行为 ,但作为概念是与这种行为的原则和方法分不开的。《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在指出养生与协调脏腑功能的关系时说 :“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 ,殁世不殆”。这里同样体现了养生的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养生之道”一… 相似文献